发现滇金丝猴
1890年冬,法国传教士彼尔特在云南与西藏交界的察里雪山组织当地猎人捕获了7只年龄、性别不同的滇金丝猴,并将其头骨和皮张送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也是全球第一次有关滇金丝猴的科学考察。
1897年,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根据这7只标本首次为滇金丝猴进行科学描述,并正式命名。但此后近一个世纪,科学界再也没有关于这个物种的任何信息,对这个物种的生态习性都没有任何了解。
1960年,中国动物学家彭鸿绶教授偶然在云南德钦畜产公司看到了8张滇金丝猴皮张,意外地证实这个神秘物种仍然存在。
滇金丝猴的珍贵程度
滇金丝猴又叫“黑白仰鼻猴”,属于世界瞩目的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仅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缘横断山系的云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之间面积约2000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
据初步调查,滇金丝猴尚存13个种群,约2000只,十分珍贵。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滇金丝猴分布的重点地区,有8个种群,约1000只至1200只,占整个滇金丝猴种群的半数以上。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把滇金丝猴列为亚洲灵长类的研究重点,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日本灵长类研究所等国际机构都对滇金丝猴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
我国政府1977年就把滇金丝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继大熊猫后,滇金丝猴被列为第二国宝。
经过几十年艰辛的保护,虽然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至今仍未摆脱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滇金丝猴被奉为“神灵”
滇金丝猴是世界上除人类以外最高的灵长类动物,长年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带,是生命力最顽强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的活动范围从海拔2500米至5000米,活动量大,活动范围广,猴群活动范围达上百平方千米。
滇金丝猴终年生活在冰川雪地附近的寒温性针叶林中,它们的食物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有很大的差别,主要以云杉、冷杉树的附生植物松萝、苔藓、地衣和蔷薇科、槭树科等阔叶树的嫩叶、花和果为食。随着季节不同,其采食植物的种类也有一定变化。
但它们从不食用村民的庄稼,这也是它长期以来能够与人类和谐相处,被当地少数民族奉为“神灵”的缘故。
拓展阅读
滇金丝猴虽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但比较粗大。身体背面、侧面、四肢外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在背面并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颈侧、腹面、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