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具有使命感和目标感

具有使命感和目标感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有意思的是,乔布斯的很多合作伙伴都喜欢被他训斥,或者说,他们喜欢乔布斯的训斥给他们公司带来的效果,并且欣赏他的激情。不是的,因为他们深深地被乔布斯的使命感和目标感所感染。回顾乔布斯带领苹果走过的路程,如果没有崇高使命感和目标做支撑的话,是很难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乔布斯也总是给自己的工作注入一种使命感。其实在很多人印象中,乔布斯不是苹果的领袖,而是一位励志演说家。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是一对老对手,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朋友,在乔布斯的眼里,一个心胸不够宽广的人是说不出什么有大格局的话的,一个缺少使命感的人也是讲不出什么有责任的话的。

或许因为他们对使命感和目标感有很多共同的理解,这也是让他们既互为对手也互为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

《连线》杂志是一家非常关注苹果公司发展和乔布斯动向的杂志社,其总编安得·卡尼曾这样分析过乔布斯:乔布斯每做一件事都有一种使命感。与其他充满信仰的人一样,他对自己的工作饱含激情,他对工作的专注使他经常对员工大喊大叫。但是有意思的是,乔布斯的很多合作伙伴都喜欢被他训斥,或者说,他们喜欢乔布斯的训斥给他们公司带来的效果,并且欣赏他的激情。

这就是乔布斯的魅力,难道员工真的是喜欢被“大喊大叫”么?不是的,因为他们深深地被乔布斯的使命感和目标感所感染。

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的人,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成功时候的喜悦和奋斗过程中的经历,他们因为拥有使命感而倍加努力,把脚下的每一块绊脚石都当做自己成长的试金石;又因为拥有目标感而更加有力,把人生的理想都化作一个个小目标一一去攻克,最终实现人生的梦想。回顾乔布斯带领苹果走过的路程,如果没有崇高使命感和目标做支撑的话,是很难屹立于世界之林的。

沙哈尔是世界著名的成功大师,他总结出三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下面故事中就是代表这三种境界的人:

在文艺复兴时期,一天中午,达·芬奇路过一个工地,酷暑时节的阳光非常强烈,师傅们都在挥汗如雨。达·芬奇很好奇,他走上去问一位师傅,你在干吗?这位师傅生气地说:“难道你不会看吗?我在砌砖头啊!”

达·芬奇只好去问第二位师傅。这师傅亲切多了,回过头平静地说,我在砌一堵墙。然后继续他的工作。

达·芬奇还是不明白,就去问第三位师傅,师傅你在干什么啊?这位师傅从容地停下手中的活,转过身面带微笑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工地,然后微微仰起头充满神往地说:我啊,我在建一座教堂。

如果把工作仅当成赚钱手段,便没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味,工作时就只是盼望着下班、休假和加薪;如果把工作当成事业,则既会关注财富的积累也希望事业得到更好地发展,但是享受生活的同时难免受累于对权力和声望的追逐。

如果把工作当成人生的使命,人生的境界就会大有不同。怀着使命感工作,那工作本身就是我们的理想,就是我们的人生的价值,就是我们生下来的意义。

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每年用掉1亿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那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工作?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亿美元,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多,不过也足以让他在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但他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拍片呢?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雷石头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很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多数人看来是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作了很重大的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的一切总是围绕Viocorn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小时。 他们哪来这么大的工作热情呢?——这就是工作的使命感在驱使着他们自己的内心。

乔布斯也总是给自己的工作注入一种使命感。当iPod诞生的时候,人们都只视它为一个单纯的音乐播放器,乔布斯却认识到这个产品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并在发布iPod的时候表示:“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其实在很多人印象中,乔布斯不是苹果的领袖,而是一位励志演说家。人们常常被他具有领袖气质的演说所吸引。乔布斯曾经说过:“他的目的并不是作为最为富有的人而死去,而是每天晚上上床的时候想着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干出了非凡的事业。你也应该让自己从思想上准备好干一番大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