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李 峻
目标内容:懂得诗词、楹联等的史料价值,汲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多彩,硕果累累。仅从文学作品来看,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作品的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人借助文字、声音等表现形式来抒发个人的思想、情绪和情感。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文学作品是古人为后人留下的丰富史料,作品中蕴含了宝贵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既可折射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又能结合其他史料印证历史史实。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诗词和楹联是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甚广、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文学作品挖掘出历史过往的信息,彰显文学作品本身具备的史料价值。
一、诗词和楹联的概念界定及史料价值
诗词,是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文学作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古诗最繁荣的时期是唐朝。词起源于隋唐,发展和辉煌于宋朝。可以说,“诗言志”“词抒情”,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楹联,俗称“对联”。“所谓楹,即厅堂前的木柱。顾名思义,楹联就是张挂或雕刻在楹柱上的一组对仗句。”(谷向阳,《中国楹联学概论》,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继诗、词、曲后兴盛的一种样式。楹联注重“对称美”和“抑扬律”。楹联的创作在清朝达到顶峰,至今在民间仍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各种形式流传。
诗词和楹联是文学作品,属于用文字表现作者所思、所想、所看、所为的文字史料。因此,从诗词和楹联中发现蕴含“历史”要素的关键词,从中发现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核心观念等信息,并从引注、转注中的作品题目、作者、作品发表时间等内容中提取历史信息,这是培养学生提取整理历史信息的重要史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的历史信息和其他史料进行相互印证,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史实的逻辑思维,通过证据和解释、想象和求证的思维、表达过程,让学生知道作为文学作品的诗词和楹联,它们属于文字史料,通过史学方法的逻辑推理、相互印证,它们可以间接印证历史、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以唐诗为例,唐诗能表现大唐的繁荣与恢宏、盛极而衰落,能反映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如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唐宣宗的诗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岑参的诗句“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孟郊的诗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可以从中发现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甚至自然地理、个人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信息。
2.间接印证历史和走近历史真相
以唐诗为例,运用史学方法剖析唐诗,让后人发现唐诗,走近唐朝。
一是以诗证史。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过很多“晒薪”诗句:“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和“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等,这些“晒薪”诗句是白居易个人生活现状的自然流露,属于无意史料。这些无意史料印证了《日知录》(卷12,《俸禄》)和《通典》(卷16,《选举六》)中关于唐朝高薪养廉的思想,也印证了唐朝官员高俸禄的史实,正如唐人沈既济所说:“禄利之资太厚,得仕者如升天,不仕者若沉泉,欢愉忧苦,若天地之相远也。”这些唐诗作为无意史料能印证历史史实。
二是以诗补史。
唐朝元和以后绘画作品中出现仕女妆容有“八字眉”的特点,但唐朝书籍中没有记载,而白居易的《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以及秦韬玉《贫女》:“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中描写了这种妆容。这些诗句丰富了图像史料背后的信息,并以诗补史,体现唐诗的互证价值。
三是以诗疑史。
五代《旧唐书·回纥传》记载,回纥凭借帮助李家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对这种“绢马互市”交易,传统史家认为马价过高,成了唐朝沉重的负担。而这些马并非都是好马,每年死伤十之有六七,所以史料里说,“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但在白居易的《阴山道》描写道:“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馀,回鹘诉称无用处。”诗人揭发唐朝给回纥的丝织品的质量也不怎么样,双方都有欺诈行为。 当然如果仅仅从白居易的这首诗来判定唐朝官方之诈,这是孤证不立,必须从其他史料中进一步质疑传统史书“只言回纥之贪,不及唐家之诈”。
由此可见,诗词和楹联作为文学作品,可能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和观点,甚至有夸张、虚构之处,它们不能直接印证历史,但可以结合其他史料来间接印证史实。
三、汲取、印证诗词和楹联历史信息的方法和路径
1.汲取诗词和楹联历史信息的方法
一是挖掘表层信息。表层信息是指从诗词和楹联的文字中可以直接发现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是显性的,不需要借助其他线索即能直接得到。
康有为曾写过一副楹联:“德成言乃立;义在利斯长。”这副楹联从字面来看,康有为认为立德是立言的前提,正义是拥有利益的前提。它反映了康有为对德义双修的认识,是个人思想的外在体现。又如章太炎1904年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作讽刺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从中可以获得慈禧太后掌权后期中国部分领土先后沦丧的历史信息。
二是挖掘深层信息。深层信息是指通过表层信息提供的线索,结合其他知识,如文学、地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知识而获得的历史信息。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表达对象的表面特征,也能由表及里揭示对象的本质内涵。
左宗棠在新疆曾写下一副楹联:“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刀,万里寒鸦相国祠。”这首楹联表层信息是左宗棠从书生到相国的身份变化,并对十年戎马生涯取得成果的感叹。结合历史史实,可以挖掘的深层信息是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打败叛乱分子,收复新疆,反映清朝巩固边疆取得成果。
通过表层信息提供的线索去挖掘深层信息的过程中,要查证诗词和楹联的有效性,包括是否真的是作者的作品,作者描写的对象是否真实存在过、发生过,在查证作品可靠的情况下,再检验逻辑思维的合理性,反思认识与解决问题过程的正确性。
以唐诗为例,有人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表层信息推断出当时唐朝贫富差距分化严重。要得出这个结论,首先,符合小前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从很多史料中已经证实安史之乱之前这个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其次,必须符合一个大前提,即一端奢靡一端饿死是贫富分化严重的表现。只有这个大前提存在,结合小前提,才能推出结论。通过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的三段论逻辑推理,可见,简化思维过程可以增加思维的敏捷性,但还原思维过程可以使思维更严谨,甚至发现问题。
2.印证诗词和楹联历史信息的路径
一是与作者自己作品的互证。
如林则徐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官员。他在虎门销烟时作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和他另一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表达相吻合,展现了林则徐表里如一、宽容大度与刚正无私的精神。
二是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互证。
如诗与画的互证:白居易的《时世妆》、秦韬玉的《贫女》等诗和描绘仕女“八字眉”妆容的绘画互证。诗与诗的互证:清朝沈汝瑾作诗《倭寇陷台湾》,他写道“孤军血战少同袍,援绝囊空橐载逃。十万黑云都不见,髑髅台筑海天高”,表现了清朝军队在收复台湾过程中历经艰险。1683年康熙写了“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清朝初期政府为收复台湾而做的努力,反映了过程的艰难。
三是与文献史料互证。
1895年有人题联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割地求和”直指甲午海战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反映了真实的史实。楹联“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表达了作者对清末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不满之情。“鬼计”嘲讽绰号为“鬼子六”的奕诉,他指使总理衙门奏设同文馆,请外国人当教师。这首楹联能间接印证同文馆在开创之初,受到传统封建守旧文化的抵制,因此,能够间接印证史书上记载的内容:同文馆招生之初,为吸引学生,拟定了一些优待条件,如免学费、有津贴,成绩好的送出洋,回来有官做等。
二、实施案例
目标1:汲取诗词、楹联的历史表层信息,懂得诗词、楹联的史料价值。
师:《四库全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其中,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都归集部。集部中的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不信,我们来看看下面清朝的诗和楹联中能够提供给我们什么历史信息。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陈子龙,《秋日杂感》节选
“兵船积甲如山陵,千夫万卒喧催徵。悉索村巷闭空舍,枵腹负舟那即能。”
——龚鼎孳,《挽船行》
“荒村叶落寡妇泣,山田瘦尽无耕农。 男女逃窜迫兵火,十年不见旌旗空。”
——龚鼎孳,《岁暮行》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清嘉庆帝五十大寿新科状元李绍仿所写寿联
“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清朝军机大臣写自己的工作
师:我先做个示范。从诗“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的诗句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初清军攻人江南,铁蹄所至人死凄凉,明朝王公贵族也逃至江南,这是反映清初社会状况方面的历史信息。
生:我从清初龚鼎孳的《挽船行》中“兵船积甲如山陵,千夫万卒喧催徵”以及《岁暮行》中“男女逃窜迫兵火,十年不见旌旗空”,看到清初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清政府抓丁催饷、连年征战。这是反映清初军事方面的历史信息。
生:从清朝军机大臣描写军机处工作的诗句:“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发现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承旨办事。这是反映清朝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信息。
师:很好,有社会状况、军事、政治方面的历史信息,还有吗?楹联“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里有奥妙,上下联一、三、五、七、九位置上的字合在一起是什么?
生:是清朝初期到中期皇帝年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这是皇帝年号变化和皇帝掌权的先后时序的历史信息。这属于政治文化方面的历史信息。
师:很好,通过上面的诗和楹联,我们可以发现清初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状况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其实,如果有更多诗词、楹联供我们参考的话,我们还可以看到经济、自然地理、个人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信息,从清朝的诗和楹联里,我们可以发现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的历史信息,“它们是文学,同时也是史料”。当它以无意史料的面貌来呈现历史史实时,它的史料价值要高于主观性渗入的史部史料,也高于有意撰写的除史部史料之外的文献史料。这些我们一眼能看出的表层信息能够为我们提供线索,结合其他史料来印证,去发现诗词、楹联背后的深层信息。
目标2:汲取诗词、楹联的历史深层信息,获取史实的思维逻辑。
师:下面,我们来试试,还是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表层信息下的深层信息吗?
生:我从“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诗句中,发现清初清军南下过程中对江南人民大开杀戒,女真族人很残酷。
师:从“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诗句得出结论“女真族人很残酷”,这是不妥的。首先,我们要考证作者写的“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是否真实发生过。因为诗词、楹联作为文学作品,可能某种程度上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甚至夸张描述。如果没有这个事情,所有的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但就“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而言,从很多史料中已经确证清初南征过程中,铁蹄所至,尸横遍野,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但即便“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是真的,那是否就能推论出女真族人很残酷呢?也不能,因为必须符合一个大前提,即在战争中杀人如麻的民族是残酷的。只有这个大前提存在,结合小前提,才能推出结论。所以,在表层信息基础上挖掘深层信息的过程,我们的思维过程看上去好像是“因为……所以……”的关系,但其实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的三段论。反思大前提很重要,缺乏大前提的简单思维会犯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