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随着生产力提高,西欧社会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是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之一;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君主专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逐渐向整体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烈冲击了中世纪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国内战争、“光荣革命”,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平等、提出“天赋人权”,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独立后的美国将“三权分立”付诸实践;法国大革命给整个欧洲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使自由、民主与平等思想广泛传播。
工业社会的来临: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蒸汽动力大大推进了机器生产,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深刻变化,促进了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在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以道德觉悟建成理想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美、德、俄、日通过不同的方式崛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新老列强主导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殖民地争夺、商业利益冲突和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导致列强矛盾不断升级,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利益和实力支撑下的暂时平衡。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国家理念和体制。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再次高涨。甘地指引印度开展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领导土耳其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面对殖民地人民反抗,大英帝国嬗变为英联邦,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动摇。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在繁荣中爆发;美国尝试发挥国家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调控作用,重振市场经济;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建立了独裁专制的法西斯体制,企图通过对外扩张走出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面对法西斯的军事扩张与结盟,主要大国推行绥靖、避战政策,不仅未建立集体安全机制,而且不惜出卖和牺牲小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取得一系列军事优势;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终于扭转战局,取得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