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中学 姚 虹
目标内容:能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对明显不符合史实的历史叙述提出质疑和反驳。
一、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学”,说明了历史离不开叙述,可见历史叙述之重要。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传递”过去发生的事件。
历史叙述可以分为文字叙述和语言叙述。文字叙述出来的历史“记忆”是历史文献,语言叙述出来的历史“记忆”是口述历史文本。
历史学家通过历史叙述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传递给其他人,所以在历史文本创造的过程中同时包含对历史的理解。而阅读历史叙述文本既是接受他人历史认识的过程,也是生成历史认识的过程。
一般意义上的叙事,往往被等同为“讲故事”。二战以来,随着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和统计学等社会科学方法逐渐被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叙事作为传统史学而遭到如法国年鉴学派鼻祖布罗代尔等历史学家的质疑和排斥。所幸的是历史叙事并没有因此衰微,美国历史学家盖伊就认为:“没有分析的历史叙事是琐碎的,而没有叙事的历史分析则是欠缺的。”
二、历史叙述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历史叙述“传递”历史,这种传递,既有历史事实的传递,也有历史叙述者个人意识的传递。后人根据所掌握的客观历史材料进行的叙述和解释,这种叙述和解释是对所拥有的历史材料的主观理解。因此,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是客观历史的主观反映,历史信息传递中,历史叙述的主、客观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历史叙述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
虽然大多数的历史叙述者们都认为自己撰写的文本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他们自信自己客观地再现了过去的事件。但是,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旁观者,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下,都是具有情感和思维能力的人,在“传递”历史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传递”者本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情感价值观。当代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中把历史认识的主观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个人偏见、集团成见、历史观、世界观的原因。”(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历史叙事需要通过选择、想象、建构并利用各种文学技巧才能完成,不可能是对于历史实在的原原本本、不差分毫的再现,不可能完全去掉叙述主体的个人意识,但也不能就此认为渗透了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历史叙述是游离于历史真实之外的。
对于历史叙述中存在的历史事实与个人意识、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不同的学者各有看法和意见。强调史学科学性的人更看重历史事实、客观性,强调史学艺术性的人则更看重个人意识、主观性。如胡适就曾言史学一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一面是艺术的,重在史实的叙述与解释。综合的叙述,可以见到作者的见解与天才。历史要这样做,方才有趣味,方才有精彩。
三、真实是历史的灵魂
对历史研究而言,真实客观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因为离开了真实客观,史学就没有任何价值。
历史叙述以真实地、完整地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为最高准则,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向读者传达真实的历史。
历史叙述以研究史料为基础,但是任何史料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当历史学家记述、整理史料时,又都会或多或少地掺进了自己的情趣和意向,带有一定的主观主义色彩。再加上有些史料历史久远,以讹传讹,这就难免使得历史事实和史料出现偏颇,历史叙述接近“历史真实”就失去了基本前提。
强调历史叙述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对历史叙述的无限“宽容”,强调历史叙述中主观成分的不可排除也并不表示可以放弃对历史叙述的客观性追求。历史叙述要有血有肉,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允许多元叙述,不同的视角、情感、价值观必然带来历史叙述的多元。对于同一事件或者人物的叙述不可能是绝对的、唯一的。多样声音、多个角度、多种观点下的历史叙述更有助于读者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和研究,从而不断接近“历史真相”。
如科学选择史料,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考古的不断发现,历史研究的史料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如何为历史叙述选择最“合适”的史料,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提升自身修养,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科学合理地运用史料,都是值得研究的命题。 当然,包括文字记载、实物、遗址遗迹等的客观历史材料是不断发现和充实的,在这一过程中,后人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也会随之发展和完善。
四、如何引导学生对明显不符史实的历史叙述进行质疑和反驳
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以求真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使用史学思想方法不断接近历史真相。学生学习历史也绝不是记诵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的方法和如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于明显不符史实的历史叙述提出质疑和反驳。
质疑能力就是提出“疑问”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不符史实的历史叙述进行质疑和反驳,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首先是要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师要精心设计和调控课堂,让学生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质疑时的错误和不足,允许学生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文本和思考的时间,学生的质疑才能“深思熟虑”,避免随意和盲目。
其次是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可以引导学生思索历史叙述的结论,利用历史常识验证相关史实,形成质疑,提出反驳;可以对历史叙述中明显的逻辑和表述错误进行指正,通过去伪存真,最终提出新的结论;可以从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中发现互相矛盾的表述,对已有的论点进行重新思考,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还要关注释疑过程。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质疑,学生能够自己解答的,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不能完全解答的,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点拨;学生不能解答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在学生的质疑游离于教学目标时,教师要适当加以干预。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并不会严格按照以上三个阶段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培养,史学方法得以掌握,理性精神、批判意识都会有相应的成长。
五、实施案例
目标1: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教师首先给予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不同评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史学方法认识到不同人物、不同时代,对同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是不一样的,要形成客观的认识,一定要依据一定的史实和史料。
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洋务运动可以说是在亡国危机刺激下,由当时地主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领导的一场改良运动,它的目的很直接,就是如何挽救危亡之下的清政府的统治。请阅读教材,你能不能简单叙述一下洋务运动的起始时间?
生:洋务运动自19世纪60年代兴起后,历时三十余年,影响日益扩大,直至1894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
师: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太喜欢用“失败”来形容洋务运动结局的。历史上不同人物对洋务运动的评述也不尽相同。以下就是其中一部分,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顽固派(1883年):“用夷变夏”“败坏人心”。
牟安世(1956年):“所谓洋务运动……这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
陈旭麓(20世纪80年代):“近代化一小步”。
生:有些观点似有道理,有些一看就不太可取。
师:不同人物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不尽相同,你认为导致这些不同评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生:研究者所处的时代、个人的立场、其学识和能力以及掌握的史料或研究的方法都会影响对历史事物的评价。
师:那么要判断以上的评述是否真实客观,或是获得你自己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你觉得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了解洋务运动?
生:可以从洋务运动的过程、影响等角度进行研究。师: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的史实?
生:可以查阅档案、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遗址遗迹等。
目标2:依据史料,分析问题。
教师事先选择不同来源、不同视角的史实供课堂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史料,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分析洋务运动的过程及其影响。
师:老师收集了一部分史料,请大家仔细阅读课前下发的材料,我们一起来探讨洋务运动的相关问题。
先来看第一组材料,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1867—1904年江南制造总局生产产品情况(部分)
——夏东航,《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0—85页
同文馆毕业学生中有28人后来做了驻外公使一级的外交官。到甲午战争前,洋务派创办了大约24所各类学校。各级军事学堂至1890年,单为海军就培养了1300名水兵、军官和专业技术人员。福州船政局派学生赴欧学习驾驶、制造,其中包括严复、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等人。
1872—1875年先后派出四批留学生,每批三十名,先入中小学,后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工、矿、路、机。这批留学生回国后成为近代工业、技术和人文学术领域的第一批专家,著名的有詹天佑、唐绍仪等。(整理自洋务运动相关档案)
生:江南制造局的产品涉及多个领域,且多为机器、大炮、枪支弹药、炼钢及造船等,说明洋务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是求强。
生:江南制造局的机器生产数量不少,还有自行研制的炮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仿造先进的武器、轮船,说明其规模较大。
生:单从钢铁和造船两项来看,缺乏原创技术,零星学习西方技术,不可能实现求强的目的。
师:洋务派的教育事业如何?
生:洋务派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不少外语人才和军事人才,也派遣留学生出国,接受西式教育,在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方面有进步。
师: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洋务企业遇到不少困难,最棘手的困难是什么?
生:洋务事业不仅遭到顽固派的反对,更困难的是缺乏经费。
师:你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生:第二组材料中有关“天津机器局历年收支表”和“总理衙门奏片”史实说明洋务事业资金紧张,急需大笔财富的投入。
天津机器局历年收支表
——摘录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上册,第367页
师:洋务派对此如何认识?
生:他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除了船坚炮利,还在于雄厚的经济实力。
师:很好。这也是洋务派由“求强”到“求富”转变的重要原因。那么怎么“求富”呢?
生:创办民用企业。根据第二组材料,李鸿章认为:“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师:不错,第二组材料中还列举了李鸿章分析如能夺回英国呢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的话,将是军国之大利。
“即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两……设机器自为制造……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附件,《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第20—21页
师: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
生:教材中列举的有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
师:效果如何?
生:解决了一些军事工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师:还有第三组材料,你怎么看待这组材料中提到的问题?
19世纪70年代初,江南制造局只有40个官员领导管理;到70年代末,就有80个官员吃拿卡要了。德国克虏伯进入中国不久,就学会在合同金中划出专门比例送回扣。痛心疾首的李鸿章专门出台规定:所有采购都要经总办(总负责人)以及采买、支应、会计三个有关部门共同签字才能生效,但见效甚微。
——凤凰网·历史频道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向英国梯赛特机器厂订购机炉等物。英国厂商提出先化验铁石、焦炭的质地如何,而后始可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机炉的要求时,张之洞答复:“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英国厂商闻之愕然,胡乱配了一座贝色麻炼钢炉和一座小马丁炼钢炉,铸成大错。
——夏东航,《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生:江南制造局官员吃拿卡要、德国公司送回扣的史实说明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很多弊端。
生:汉阳铁厂的故事说明即使是洋务派们,作为当时清王朝比较先进的人物,其本身也有极大的局限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洋务事业的进程。
目标3:质疑和反驳,形成新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对明显不符史实的两个观点提出质疑和反驳,形成自身对洋务运动比较客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刚才的几段评述,你认为哪一个比较客观?
生:陈旭麓的。
师:你能对其他学者的评述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生:顽固派反对向西方学习,所以必然排斥洋务运动,认为它“用夷变夏,败坏人心”。
生:牟安世的评述是在1956年,带有很明显的时代烙印,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用卖国显然不符史实,不客观。
师: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一段时间全面否定洋务运动和洋务派,牟安世的观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显然忽略了洋务运动的进步方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对洋务运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吗?
生:洋务运动确实未使当时的清政府富强起来。但历时三十余年的自强运动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一小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初步基础。
师:虽然历经三十余年洋务运动,中国仍不足以与西方列强抗衡,但中国追求近代化所做的努力,阻止或延缓了殖民地化的进程,不断提高了中国与列强较量的水平与能力。洋务运动也使国人广开眼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态度从“耻言西学”阶段进入“渐知西学,而肯讲求”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