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曾国藩的读书经历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之一,他生活在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晚年,这个时代的大清帝国由盛世转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与不安。而曾国藩就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然而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跟一般的孩子差不多。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曾国藩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惊呆了,直到贼人背完文章离开后才反应过来,心想:“这个人可真是聪明,只听了几遍就能背熟。看来自己还是用功不够啊,还需要继续苦读。”于是曾国藩又聚精会神地读书去了。
小故事大学问
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出自《论语》。“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因此“天道酬勤”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故事中的那个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国藩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28岁便考中了进士。可以说,曾国藩仕途顺畅是与其勤奋好学休戚相关的。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勤于求教,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由于曾国藩博览群书,涉猎甚广,故在政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连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都很钦佩地称之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确实很好,只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国藩之后还要背书,然后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国藩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国藩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每个人天分,而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在学习中,有些人自恃自己聪明过人,便忽视了勤奋和努力,认为只有笨人才需要日夜苦读,聪明人则不需要,这种想法并不少见。还有些人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天分,整天琢磨一些鸡鸣狗盗、伤天害理的事,最终误入歧途。
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你可能不比别人聪明,但你可以做到比别人更努力,更严格要求自己,而你所付出的努力终将会获得应有的回报。
名人语录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郭沫若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
——茅盾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
——颜真卿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陆游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门捷列夫
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萧伯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