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如何对待高中生的异性交往

家长如何对待高中生的异性交往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长应注意引导,帮助高中生建立健康的异性友谊。青春期对异性感兴趣甚至追求是不容回避的正常表现,也是普遍现象。高中生随着生理机能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增加逐渐走向性成熟,对异性的关注甚至爱慕自然而然发生,孩子情感世界丰富起来。尤其是那些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恋情更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成长故事

镜头一:

已经上高二的方婷最近心不在焉的,每晚回家后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知道是在学习还是上网,妈妈想送水果都要敲半天门。一家人背后做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令人担心的结论——婷婷恋爱了?

于是妈妈开始有意无意诱导女儿,打探班级男女生交往情况;趁女儿不在家时收拾她的房间,试图发现蛛丝马迹,而且那天婷婷走得匆忙把手机落在床头,妈妈发现了一条让人肉麻的短信……

终于有一天方婷抗议了:“谁翻我的东西了?!我抽屉里的笔记本谁动过了?!”妈妈开始故作镇静,连连否认,后来抵不过便承认自己收拾房间时动过。“什么收拾房间?还不就是间谍!想找什么?”婷婷得理不饶人。

战战兢兢的妈妈被女儿的抢白激怒了,开始数落女儿的反常表现,声色俱厉地审问起女儿:“今天你给我说明白,最近丢了魂儿似的,进门好像一家人都欠你的,连爸爸去接你放学也气呼呼的,回家就关门闭户,在干什么?这次月考成绩这么差,问题出在哪里?别以为你爸妈都是傻子!”

开始还斗志昂扬的方婷,被妈妈一顿狮吼吓蒙了,两手缠着衣角,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妈妈声泪俱下,爸爸一声不吭皱着眉头在客厅来回走动;一向护着孙女的爷爷今天竟然也站在妈妈一边说话,还气得不停打嗝……

没想到最后方婷脖子一梗,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恋爱了……

镜头二:

有一次,李超妈习惯性地到上高一的儿子房间,想看儿子是不是在写作业,需不需要提醒他休息一会儿,没想到儿子正和同学网上聊天,而且头像照片显示是个女生,见妈妈进来看到他聊天了,李超还有些生气,不耐烦地假装收拾东西。李超妈带着担心和好奇试探着问儿子是不是网恋了,李超矢口否认,说只是一个很谈得来的朋友……李超妈半信半疑,感到十分生气:当初给李超买电脑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没想到他竟然整天和女生聊天!妈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与李超进行了深入交流,直至李超表示不再闲聊天了……后来妈妈发现李超在家继续背着家人和那个女生聊天,李超妈偷看了聊天记录,两个人聊得很亲密,有时用词很肉麻。一气之下,就把网线给拔了,对此李超很抵触,似乎很委屈,还和妈妈吵了起来。李超妈妈气得要打儿子被他爷爷拦住了,老爷子还批评儿媳大惊小怪,把同学聊天视为恋爱。

没有了网络李超妈本以为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接下来儿子会安安心心地学习。可没想到李超竟然放学后就去网吧,而且还和那个女生约会。为防止事件进一步发展,李超妈每天都接送他上下学,周末不在家时,就嘱咐李超爷爷帮她盯着,上网只许查资料,不许聊天……

现在虽然没有新动向,但李超学习成绩急速下滑,李超妈无计可施,担心儿子就这样毁了。

观点一:应该引导孩子减少男女交往,这个年龄异性交往过密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丢脸面误前程。

观点二:高中生男女交往属于正常现象,而且同学之间想交往很方便,家长不易控制。家长应注意引导,帮助高中生建立健康的异性友谊。

故事评析

家长带着好奇和不信任去探究孩子的秘密,千方百计了解孩子“隐私”,或“战战兢兢”不敢问、不敢管、不知怎么管,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孩子进入高中,其思维与情感都开始复杂化,家长发觉自己很难读懂孩子的言行举止了,这是很正常的现实。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们不可能再重复祖父辈的青春期经历,与上两代人成长环境简单,信息量少,“单纯”得近乎“傻”的成长背景已经大相径庭。对青春期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家长务必“与时俱进”,把握今天孩子身心发展特点,与孩子共同成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现状,努力去理解和帮助孩子安全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对异性感兴趣甚至追求是不容回避的正常表现,也是普遍现象。此时爱的朦胧是甜蜜的,高中生的恋情,主要是生理上的早熟、彼此的好感,这种好感和共同的爱好、学习成绩的出色、某次不经意的相助、共同的朋友圈等都有关系,也与孩子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渠道了解一些异性之间相处的知识和情节,渴望尝试性爱有关。高中生随着生理机能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增加逐渐走向性成熟,对异性的关注甚至爱慕自然而然发生,孩子情感世界丰富起来。但在紧密接触后,由于高中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情感和情绪波动较大,彼此的缺陷逐渐暴露,或无力调节某些矛盾,很难相互接纳,他们会逐渐意识到当初的“爱”是那样青涩、肤浅、幼稚,于是当初那种生理欲望随之减弱,渐行渐远成了必然。但这并不影响其美好、甜蜜、执着和不可抗拒。尤其是那些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恋情更让孩子们欲罢不能。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没有结果的初恋,大多深深地印入恋人的脑海,使他们在一生中都难以忘却,这就是所谓的“契可尼效应”。对许多人来说,“初恋”的感觉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一种“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更使人难以忘怀。

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就应当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比如在孩子面对异性同学关系不知所措时,及时与孩子共同分析,在轻松自然的情景下让孩子预感到可能出现的结果,对难有结果的感情,让孩子有正常的心理预期。当发现孩子陷入失恋痛苦时,最容易在孤独感、寂寞感的伴随下反复去咀嚼这种心痛的情感,从而加剧痛苦,甚至难以自拔,这时一般劝慰、无关痛痒的分析、劝解,不客观的表扬和肯定是难以奏效的。要充分考虑如今的中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广、思维缜密、看问题透彻这一现实。尤其是那些为情所困的孩子,大多是思虑过度、多愁善感、感情丰富型、喜欢言情小说电视剧的,对这些孩子的心理需求,需要共情共频,不能粗枝大叶。通过用平等、理解、关爱的态度和科学的语言促膝谈心,使他们最终通情达理,真正解开心理的疙瘩,防止因感情挫折停滞不前,甚至自暴自弃,引导其微笑面对新生活,迎接新的挑战,让其从恋爱交往中成长,学到心理调适技巧,为顺利健康走向成年打下基础。

感情萌动期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情感困扰,产生爱情的欲求也是正常的。正确对待孩子的情感变化,正确科学地疏导特别重要。既不能把孩子对异性的好感一律视为“恋爱”封杀,也不要因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听之任之,注意及时、平等、耐心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通过正确的疏导,让孩子对感情、爱情正确区分,对处理友情、好感和爱的方式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放任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情窦初开的孩子很容易做出与成长阶段不符的事情。

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很可能会使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就像故事中的男孩,越是禁止他和网友聊天、见面,他就越是偏偏对着干,通过其他途径和网友联系,其结果必然导致家庭关系僵化,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如果面对高中生异性交往的问题(无论现实中还是网上),要不带偏见地鼓励孩子正常交往,同时引导其交友时全面审视对方品质和身份。对能和孩子相谈甚欢,确有心理共鸣者,在和孩子分享的同时,如果孩子愿意、家里方便,可以允许他们的异性朋友到家中来。家长要做的不是担心孩子交异性朋友,不是一家人形成同盟共同监控孩子行为,而是要教会孩子分辨和识别友情,为孩子们的健康情感定向把关。

一味“堵”则可能引起孩子抗争,重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或者让孩子心生愧疚,以为有这种情感是不健康的心理,强制自己断绝对异性的好感,甚至对异性产生厌恶感,对成年后的恋爱婚姻造成不良影响。

智慧锦囊

1.家长对孩子异性交往及早进行点拨和疏导

正常异性交往是恋爱择偶的准备,是情商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定成长活动。在多媒体时代,青春期孩子容易看到的往往是成年男女之间的情爱或性爱,多为谈婚论嫁的性质,很少有对异性健康友情做出恰如其分展示和解释的,因此,孩子们在与异性交往时也模仿成人恋爱的风格、语言、行为。在说不清是友情、爱情、心理需求抑或是生理和外表的相互吸引,也不能准确地分辨与对方之间究竟是好感、喜欢、欣赏、同情、依赖等哪一种感情时,便一律冠以“我爱你”,或者把流行歌曲中的哪一句唱词拿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2.对孩子的指导需要适当的时机和方式

建议选择自然和轻松的时机:如一起散步、外出游玩、购物时,或共同喜欢的某类影视片时借题发挥,切不可在用餐、孩子做作业前后或睡觉前勉强“出击”。家长不要一味反对异性间的交往,不要通过指责批评去阻止孩子正常友谊的发展,为防止他们走偏,可以用让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探讨相关话题、在与孩子沟通时以生活中的实例传达家长的爱憎,既不失时机地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又避免他们对影视剧中情节过多的模仿和期待,在自然而然地接纳、欣赏和享受友情时,能从容面对友情变化或转移、结束。

3.以相对开放的方式和态度,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观念

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青春期应是伴有丰富的异性友情滋养,而又不执着和专注于与某个异性同学的关系,更不陷入对某个异性同学的心理依赖。这样的健康成长状态,与父母本身对青春友情的态度和指导孩子的方法有密切的关系。适当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因人而异,不刻意渲染,也不人为回避,以健康心态引导孩子把对异性的爱慕转化为自我成长、奋发努力的重要动力。对孩子提出的相关问题不回避,平静、认真回答;注意倾听孩子观点,在孩子情感成长的关键阶段,陪伴他们完善人格、改善自己认知结构,顺利步入成人行列。如果成人在发现孩子情感萌动时,就用成人的思维断定孩子恋爱了,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横加干预,结果不但伤害了亲子关系,而且让孩子感觉受到了侮辱,自己内心的纯洁被玷污了。

4.不结交社会上的陌生异性

坚决杜绝孩子与校外、不了解底细的、年长的异性交往。多少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孩子因与异性交往而出问题的往往不是同班同学,而是结交了社会上的陌生人,使自己最后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5.欲速不达

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启发孩子,春天的果实是青涩的,不该开花的时候花开了,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了,注定要花落果亡。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像果实成熟前果农会精心套袋包裹一样,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和尊重他人。

6.担当责任

告诉孩子,“爱情”的背后是经济支撑,是担当责任。在你还没有能力担当的时候,就不能选择。因为责任不只是要做好应做的事,还有一层意思,责任是要对行为的后果担当。你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去保护,去给予你所爱的人这一切,所以不能过早陷入爱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