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堂前有一堆石头,造型别致,然而它们被腐蚀得厉害,清洁维护人员为此大伤脑筋,游客们也纷纷抱怨。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自然是直接更换石头,可这样一来就需要花一笔大钱。有一天,一个清洁工自信满满地走进管理人员办公室,声称自己已经找到了防止石头被腐蚀的办法。
石头为什么会被腐蚀?显然是因为清洁人员清洗过频。
为什么要频繁清洗呢?那是因为有成群的鸽子在这里留下粪便。
为什么有那么多鸽子来这里?因为这里有足够多的蜘蛛可以给它们做食物。
为什么蜘蛛都往这里跑呢?因为晚上这里有许多的飞蛾。
那为什么飞蛾会成群结队地来这里呢?因为它们被黄昏时纪念堂的灯光吸引。
一层层的发问,一层层的解答,最后终于找到了石头被腐蚀的关键所在。管理人员决定推迟开灯的时间,这样一来,飞蛾就不会光顾。仅一个小小的举措,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周围有两种人:有一种人把简单的事情越弄越复杂;还有一种人则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归根结底,两者的区别在于能否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案例中的那位清洁工,无疑就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从而把看似很复杂的事情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理好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将一个问题准确地界定,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所以,孩子,在我们准备解决问题时,最好先弄清楚问题的关键,否则盲目采取手段,费了心耗了力也达不到效果。
有一个动物园的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里跑了出来,于是赶紧和同事一起加高了笼子的高度,从原来的10公尺一下加到了20公尺。然而,第二天袋鼠还是跑到了外面。管理员认为笼子还不够高,就又加高了10公分。令他们气愤的是,隔了一天又发现袋鼠跑到了外面。经过讨论,他们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把笼子加高到100公尺,心想这下袋鼠总不会再出去了吧。当他们再次看到袋鼠在笼子外时,管理员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每次管理员喂完了袋鼠,总忘记关上笼子。
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抓住关键点、找准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对问题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即使我们再努力地付出,也是收效甚微。就像这位动物园的管理员一样,忘记关好笼门,把笼子建得再高也无济于事。
20世纪初,日本已有电池灯,但电池灯有个致命的缺陷——电池的寿命极短,只有两三个小时。经过研究,刚刚创业的松下幸之助生产出一种可以连续发光50个小时的新型电池灯泡。松下以为这种新型灯泡肯定会一炮而红,可现实却无情地给他泼了一头冷水。原来,由于电池灯的名声太坏,没有人敢买这种新型的灯泡。时间一天天过去,松下的电池灯依旧没有卖出一个。下属们纷纷建议降价促销,把价格压到比改良前的电池灯还要低,这样多少可以回收一部分资金。然而,松下却觉得是人们不愿意购买自己的产品,和价格因素无关,是以前的电池灯把市场做坏了。于是,他拿了一些自己生产的电池灯分发到商店里,嘱咐店主要让灯一直点下去,看看能点多长时间。如果持续时间短,这些灯就免费送给店主。如果超过了30个小时,就表明产品质量不错,剩下的可以卖给想要买的顾客。不出三天,那些见识了电池灯优秀质量的店主不约而同地向松下订货。库存的电池灯一下就销售一空,松下电器也因此在业界声名鹊起。
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转败为胜,在于他紧紧把握客户不了解新型电池灯质量这一关键问题去寻求解决方法,有的放矢,从而一举突破困境,实现了事业的腾飞。如果他听从了下属的建议,降低产品价格,最终他只能回收一小部分资金,新型电池灯就无法推广了。
所以,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时,遇到问题都要先想想关键在哪里。磨刀不误砍柴功,找准了关键,从根本和源头上去解决,任何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小结】
找准问题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闯乱撞,最终一无所获。与其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无用的实践上,不如多点思考,看看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