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
记者◎张月寒
《白夜追凶》剧照
“白”和“夜”是这部剧的文眼,而剧集最吸引人的,也是这种双胞胎兄弟互换身份的悬疑。
最近,悬疑破案网剧《白夜追凶》(以下简称《白夜》)以黑马般的口碑成为不折不扣的热门剧,“赶超美剧”“良心之作”“炸裂演技”……观众不吝溢美。故事讲述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关宏峰是警队的前支队长,办案经验丰富,破案率超高。弟弟关宏宇因一起灭门案变成通缉犯,藏身哥哥家中。因为哥哥有黑暗恐惧症,两人用白天夜晚替换身份的方式,借助哥哥重回警队当顾问的契机,寻找弟弟被冤真相。在这条主线下,电视剧又有平均每三集一个案子的支线,并行交织,引得人追索下去。
该剧导演王伟是一个1988年出生的初中辍学青年,编剧指纹虽在国内悬疑圈浸润日久,但《白夜》也是他第一部编剧作品。主演构成也不是超级大咖,剧本身也不是什么IP。题材上,无论是悬疑还是罪案,在国产剧领域都不是首次尝试。为什么这样一部剧,它就火了呢?
在这部剧之前,导演王伟的独立作品只有一部不太火的网剧《乙方甲方》,另外还拍过100多集普法栏目剧。他的成长和职业经历,是一部颇有意思的东北小城青年逆袭史,也代表着目前网剧领域,一种较为特别的导演类型。
王伟中学时期沉迷于网络游戏。2004年,16岁的他退了学。辍学后决定学一门技艺,于是报了一个班,学“后期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有剪辑特效的软件”。2005年,他去了哈尔滨一家婚庆公司,在一条又一条别人的婚礼录像中,继续自己的“剪辑练习”。
在整个对王伟的采访过程中,都充斥了一种“我跟谁谁关系比较好,特别聊得来”这种总结概括。他说自己跟父母的关系特别好,家里的亲戚也特别喜欢他。“脾气、性格挺好,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这样总结。在强大的东北唠嗑基因的影响下,王伟到一个单位或遇到一个看得顺眼的人,就跟别人聊得水乳交融。我们如今把他辍学的这段经历如实记录出来,并不是鼓吹所有的成功之路都必须通过一场辍学来完成。每个人选择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同的。某种道路,也并不适应全部个体。王伟在采访中说他在哈尔滨那家婚庆公司工作时,光擦地就擦了两个月。也正是这样的经历,王伟说他现在“对弱者会有一种天生的同情”。
2007年,王伟离开了婚庆公司,只身来到北京闯荡。经历了“住地下室、找不到工作”的典型北漂生涯,又见识了有钱人的生活,他觉得自己就是“外来的小石子给别人铺路,跟他们比没希望了”。一年后,这个心理受到挫折的年轻人回了长春。有一天,他在“纠客”网上看见了五百的作品《贱男日记》,觉得“哎呀妈呀这哥们儿拍得好,有点类似现在网络大电影的感觉”。他找到五百表白了自己的欣赏。但那时五百公司不缺人,只有不带工资的实习岗位。迫于生计,王伟没去投奔他,可联系一直没断。直到2010年初,他正式加入五百的公司,那时叫“嘎雅映画”。
2011年有一个拍摄普法栏目剧的活儿,能挣钱,但五百不想做,王伟接下了。如今想,他觉得这一系列剧帮他日后执导《白夜追凶》积累了刑侦剧拍摄经验。
王伟拍栏目剧这段时间,五百一直在搞原创,他的一部短片《电影!电影!》在优酷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优酷的“新导演扶持计划”找到了五百,给他投资15万元拍了一部新短片《刹车》,张译主演。这个片子又得了奖,并受到陆川的赏识,于是有了之后的《脱轨时代》。在这部作品里,五百团队首次和潘粤明进行了合作。
《脱轨时代》拍完,王伟和五百就正式从长春来了北京。当时,他们把器材等“家业”都留给了公司剩下的小朋友,说:“我们先走一步啦,等到站稳脚跟后就都把你们招过来。”《心理罪第一季》拍完后,这些“小朋友”也都来京了。
2014年,五百执导了网剧《心理罪第一季》。在这部作品里,王伟是B组导演,拍邰伟(就是《白夜》中周巡的扮演者王泷正)的戏比较多。《心理罪》本身也是一部破案悬疑剧,有破案天赋的心理系学生方木,通过对罪犯“心理画像”的方式,迅速破案、捕捉凶手。这部剧是根据在网络上已拥有大量“粉丝”的雷米原创作品改编的,和《白夜追凶》的编剧指纹一样,雷米也是能接触到大量真实案例的作者。《心理罪第一季》2015年播出后,反响也不错,可以说具备了悬疑剧成功的诸多因素。但为什么就没有《白夜追凶》这么火?
王伟认为《白夜》中孪生兄弟的这种设置比较“讨巧”,而且《白夜》是双线叙事,《心理罪》相对而言比较单线,“主角的命运和观众的联系不像《白夜》那么大”——观众追《白夜》,除了好奇每个案子的凶手是谁,也会为兄弟俩会不会穿帮而担忧,也想弄清关宏宇被冤枉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韩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等等。
不管怎样,《心理罪第一季》的锻炼为王伟拍《白夜追凶》奠定了基础。王伟执导的第一部网剧是情景喜剧《乙方甲方》,那是优酷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的作品,当时优酷和王伟对接的是监制袁玉梅。彼时优酷和土豆刚刚合并,袁玉梅也是刚到了这样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两个“都是新人”的人合作较为融洽。袁玉梅一直希望王伟快速成长,有意为他提供一些机会。袁玉梅将《白夜追凶》的本子交到他手上,顶着一定的压力,让一个没有独立执导经验的年轻人去试这样一部剧。
王伟的很多知识都是从“人”身上学。这也是为什么他描述自己的经历时,总是以一个又一个“人”作为单元。他自己分析,或许也是因为这样,他观察人的能力特别敏锐,容易抓住一个人的特点。
《白夜追凶》中,最精彩的是一人分饰两角的那种分裂和传神。王伟说,在现场时,他和潘粤明的沟通非常顺畅简单。“太弟弟了,或太哥哥了;偏弟弟一点;偏哥哥一点。我们经常这样沟通。”王伟说,“其实就是两个人物。一个人物演完了,去换妆,再上来演另一个人。”
之前在《脱轨时代》,潘粤明就和五百合作过,那时王伟就觉得他戏好。后来他看潘粤明在《唐人街探案》中演的变态父亲的角色,就觉得有《白夜》中哥哥身上那种感觉;而在《跨界歌王》中青春活泼的表现,又有弟弟的影子。“他演兄弟俩的潜力我在直观上能看到。”王伟说。
过早地进入社会,使王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些经验运用到剧中,会变成某些接地气的细节。剧中诸如称体重、谁胖了谁就做俯卧撑、在屋里戴手套防止遗留指纹等,都是王伟后来加的。在采访中言谈有股东北式幽默的王伟,剧里很多搞笑情节也出自他手。比如高亚楠把兄弟俩认错那一段,就是他在片场“纯现编的”。
编剧指纹在《白夜追凶》之前写过一部小说,《刀锋上的救赎》。《白夜追凶》的“兄弟情”在《刀锋上的救赎》已初见端倪。虽然后来剧本已是重新创作,和小说没有太多关系,但小说中的赵馨诚和韩彬,某种程度上也非常像一个事物的两面,他们酷似又迥异,相互依赖又相互撕扯,这似乎是《白夜追凶》让人着迷的双胞胎形象的溯源。
《白夜追凶》有着“硬汉派推理”的明显特色,女性角色多为辅助男性角色或充当线索,本身的形象大多不够丰满。周舒桐的存在是为了映衬关宏峰的智慧,而关宏宇邂逅的一众女人,像是对他自身魅力值的一个说明。包括之前遇难的女警伍玲玲,也只是关宏峰“黑暗恐惧症”的一个导火索。王伟说现在他也检讨过这一点,女性角色是不是能做得更“亮”一点,“当时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这个事儿,满脑子就是他们兄弟俩、如何处理他们兄弟俩的关系”。
王伟在采访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他津津乐道的、充满细节感的兄弟情。重视兄弟情的王伟,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得益于此种性格,也体现在了《白夜追凶》的拍摄中。摄影师和灯光师,包括演员,很多都是他合作多年的人。他跟师傅五百亦师亦友的感情已经深厚到“不聊了,聊都矫情”。王伟说,俩人在友情蜜月期的时候,五百天天送他回家,在他们家楼下至少聊半个小时再走。《白夜追凶》的摄影师刘英剑也是王伟在《心理罪第一季》B组时的摄影师,是那种“在路上折腾两天,来了只干一天的活儿也愿意”的交情。“刘英剑来长春时我们都睡一张床,一条被子睡了两年。”王伟说。
与编剧指纹作为资深悬疑迷不同,王伟“从来不看悬疑或推理的小说”。在采访中他反复说自己并不是那种对某类题材或某种调调特别有情怀的导演,不能说自己对于拍什么样的作品有着某种“梦”,他更迷醉的,是那种兄弟们聚在一起做事、拧成一股绳成就大事的感觉。
“可能我们不干影视行业,干个餐饮连锁也行。”王伟说。
电视
《白夜追凶》导演王伟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人感觉《白夜追凶》爆火,冒出来这样一个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的导演。你觉得你这次的成功,意外吗?
王伟:这些年,我每一步都是半个台阶半个台阶上的,特别稳,没有任何跨越。包括我当时拍《乙方甲方》也是我自己写本自己导演。很多人现在会觉得《白夜追凶》火了,突然出来这么一个1988年的导演,但其实我自己知道,不是突然冒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白夜追凶》里有一些比较搞笑的情节,你觉得和悬疑剧的基调违和吗?
王伟:我生活中也喜欢开玩笑。《白夜》的画面已经略偏暗了,再没点笑的东西调节,这故事看着就会很压抑。
三联生活周刊:你个人很偏爱悬疑题材?
王伟:没有,我对题材没啥自己的情怀限制。我不是那种从小有梦想、上电影学院然后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对于某个大师特别有什么崇敬情怀,立志以后要做出什么片子的人。我就是从一个做剪辑的人,阴差阳错就当了导演了。我没有说特别喜欢什么题材,或许稍偏爱些的就是历史题材。
三联生活周刊:你也不是一直有导演梦的那种人?
王伟:我当时对自己的规划不是一个导演。说白了,我们聚在一起,是想对这个行业做一些贡献,就别白活。“弧光联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计划的。那时我们想成立一个影视行业乌托邦,兄弟们生活在一起,奋斗在一起,还说不论谁先发达了就帮助兄弟几个。中国的影视行业太过关注一些国外的东西,弧光联盟其实试图改变这一点。现在我们弧光联盟也已经有20多人了,从导演、编剧到摄影、剪辑,基本上行业各环节的人都凑齐了。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初中辍学,也非正统科班出身,在行业内接触到其他科班专业或名校毕业的同行,内心某种时候会觉得自卑吗?
王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东西。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上学那一阶段,但我经历的别的东西是那些学生没有的,这个没什么可后悔。我对任何人都是不卑不亢的。历史上有些武将,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他们是英雄,甚至比那个时代的皇帝后来更有名。为什么我不崇拜人,也是这个原因。我刚认识五百的时候,他还没现在这么牛,是行业新人。但是我为什么觉得他行,因为我就是那种人,比如说现在谁谁谁很牛很强,我也不会就跟风地认为他们很厉害。
三联生活周刊:《白夜追凶》中女性角色刻画得不是非常深刻,对于女性戏的把握你没有那么擅长是吗?
王伟:不是拍不好,是没下那么大功夫,我脑子里天天想的都是这哥俩的事,我在拍戏现场就是这样。加戏也是为了这种感觉的东西。后来我也在检讨,其实女性角色也可以再做亮一点,但是这故事的底子就不在女性。编剧指纹也是对这方面比较执着的一个人。
三联生活周刊:跟潘粤明探讨剧本时,你们如何讨论双胞胎兄弟的演绎方式?
王伟:《白夜》的这种双胞胎演绎其实挺难的,它不是单纯意义上演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如果这样的话就太好演了,一个偏这边,一个偏那边就完了。首先从服装上就根本区别不了,他们得穿一样的衣服;想从戏上区别也区别不了,因为弟弟假冒哥哥,区别太大就会被认出。所以潘老师演绎的那个点其实挺细微的,挺难拿捏。我跟他说你看到周巡的时候,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你就得按照哥哥演。潘老师本来是想演出一点差别,我说不能,因为你一旦演出区别了,周巡没发现那他就太傻了,周巡这个人物就立不住了。所以只要周巡盯着你的时候,你就得按照哥哥演,可当周巡一转身,看不见你了,你就可以长呼一口气或者眼神一瞟。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拍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有没有设定一个城市原型?
王伟:没有,中国没有一个城市治安像津港这么差的。我们本来想在天津拍,离北京近。后来北京场景拍完了,那时候是12月份,要在天津拍就太冷了,还有下雨的戏,于是就决定去南方。戏大部分都是在东莞拍的。北京拍了20多天,都是在棚里,所有家的场景都是在北京拍的,因为里面有好多血,实景肯定拍不了。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剧拍了多久?
王伟:4个月。要是再有1个月还能拍得更好,没办法,成本限制。我们每天工作至少12小时。
三联生活周刊:夜戏多吗?
王伟:多,本身故事当中就是日戏夜戏各一半,再加上我们好多白天的戏都是晚上拍的,所以夜戏量比日戏量还大,都经常熬夜。公安局室内的场景,当时这个场景正在装修,工人也是要在年前装修完,我们也是得年前就拍完。但他们工作现场的噪音特别大,没有办法,后来我们就谈了一个条件:我们晚上拍戏,他们白天干活。后来所有的日戏都是晚上拍,拿灯打的。
三联生活周刊:剧中有没有哪一对人物的关系投射了你个人的经历?
王伟:没有。其实我不喜欢在故事中投射自己的东西。我觉得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强加你个人的观点和思想,从某些角度来讲有点自私。我并不是想靠这个东西去表达什么,但是至少有一点是我们保证的,就是不能给大家产生负能量,说白了,不能让它是个精神垃圾。作为一个影视工作者,揭露一些黑幕是可以的;可以批判,但不能弘扬。我这个故事在过审的时候,别人也问我如何把握“度”。我说警察周巡如果他一心想破案救人,他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招数,是可以的,没问题,因为他的根上想的是破案救人。
三联生活周刊:你跟演周巡的王泷正也关系很好?
王伟:特别好。而且我跟泷正之间,我俩真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是非常淡的。彼此心里都知道,但我俩平时从来不腻歪。我跟摄影师刘英剑没事还要视频一下,跟泷正私下里不会多沟通,但是我有什么事可能会跟他女朋友说,他女朋友再传达给他。感觉很微妙,不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