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刻是指那些并非天天发生的时刻。除了那些基本的日常礼仪,家长还应教孩子了解和学习一些在特殊场合的礼貌和行为举止,从而帮助孩子在这些特殊时刻能行为得体,受人喜欢和欢迎。
参加婚礼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对想让宝宝多接触一些社交场合的家长,这更是不想错过炫耀家中宝贝的大好机会!除了帮宝宝精心打扮之外,有些状况及礼节还需要家长事先告知孩子,不然孩子在公众场合如果做了不礼貌的行为,就会给大家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那么,家长要教孩子注意哪些事项呢?
(1)准时到场。一定要记住,列在邀请函上的时间就是婚礼音乐开始的时间,所以参加者应提前20~30分钟到场。当你在来宾登记簿上签名、问候其他客人或入座时,让孩子安静地等着。别忘了教孩子问候别人。
(2)三五成群嬉戏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家长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告诉孩子在婚礼进行过程中,尤其是在有人发言的时候和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能大声喧哗。如果孩子年龄太小,不能在仪式进行中保持安静,你应该事先把孩子托管。
(3)慎选宝贝座位。不要为孩子选择靠近过道的位置,一是避免上菜时可能会烫伤孩子;二是预防孩子突然离开座位。选择不会有人走动的附近的座位,这样能安定孩子的心,让他好好用餐。
(4)在婚宴上,孩子也要表现出最佳的用餐礼仪。
(5)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有些家长看到菜一上桌,就说自己的孩子爱吃,打包或通通夹到自己的盘内,这对孩子来说不是很好的示范。无论如何,适量取用才是正确的做法。
(6)离开前要确保有机会向新郎新娘问候并祝福他们,同时感谢他们邀请你们参加婚礼。
婚礼中的花童一般是由4~8岁的女孩担任。当花童很可能会成为孩子最难忘的经验,毕竟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不会再有机会当花童了。如果你家宝宝受邀在婚礼中担任花童,你可以为孩子事先做好以下准备,让孩子在当天成为一个快快乐乐的小花童。
第一,要事先了解一下仪式的过程与负责项目。现代婚礼的样式繁多,家长应事先了解准备,带孩子在家练习,或是提早到现场实际演练,以增加孩子独立完成的信心。
第二,先行试穿礼服。一定要让孩子事先试穿礼服,确保在当天不会因为不舒适而闹情绪。
第三,其他细节事项。对其他流程中的小细节,家长也可以事先了解再和孩子沟通,如要和另一个花童牵手等。因为无论是多小的事情,孩子都有可能会因为排斥而拒绝合作。
第四,家长要注意的是,你不必担心孩子是否能完满地完成任务,在婚礼上,孩子会被打扮得特别可爱,而这已经足够了。不要跟孩子过多地谈论婚礼的重要性,否则会使孩子产生不必要的焦虑,适得其反。
当你的孩子获得某项荣誉需要上台领奖时,相信他的心里一定会非常紧张。为了不在领奖时出乱子,家长最好事先告诉孩子需要注意的以下事项,以免让孩子或观众感到尴尬。
(1)要衣着整洁,用最佳的步姿走上领奖台,不要把手插在衣兜里。“最佳的步姿”是指背部要挺直,下巴应与地面平行,脚步不能拖沓。在走路的时候,要留心地板,以防摔倒,但是不要低头,而应用余光扫视地面。最佳的步姿能够体现孩子的信心以及他对此项活动的尊重。
(2)走上领奖台时,应当面带微笑,不能嚼口香糖或下意识地拉伸衣角。当站在领奖台的正中时,不能向下面的人挥手,也不能兴奋地蹦蹦跳跳。
(3)在领奖时,要用双手接过奖状或奖品,同时应该轻声地对颁奖人说“谢谢”,表示敬意。
(4)接过奖状、奖品后,要向台下的人有礼貌地展示,然后安静有序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5)如果领奖的还有其他人,应该站在领奖台的指定位置上,等待其他人领奖。要注意,在等其他人领奖时,不能打开自己的获奖证书,就座后才可以打开,打开时不要分散其他观众的注意力。告诉孩子要当心别把证书弄折或弄坏了。
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家长少不了要带孩子走亲访友、外出游玩,这正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利用春节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呢?
关于走亲访友的一些做客待客基本礼仪,我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了,下面着重讲其他几个方面。
1.交流有技巧
不管是客人到访还是去别人家做客,孩子在碰见一些不常见的客人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羞于不知道怎么称呼。要想解决这种尴尬场面,家长最好提前教导孩子该怎样称呼将要见面的客人,事先“排练”一下,这样孩子称呼起来就很自然了。
另外,告诉孩子打招呼的顺序要从最年长的开始,并且针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吉祥话。比如,“爷爷,祝您健康长寿!”“李叔叔,祝您生意越做越红火!”“王阿姨,祝您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
大家聚到一块肯定会有一些交流,所以事先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情况会让聊天变得更顺利。比如,“小姑,听说你去海南上大学了,那个地方美不美啊?”“你认为今年发生在你身上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啊?”
此外,春节时,孩子一般会和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等长辈在一起待段时间。由于平时很少在一块,老人对孩子都充满了爱意,因此可能会一边不停地抚摸着孩子的头一边和孩子说话。有的孩子也许不喜欢这样,表现出不耐烦,然后跑掉,而有的孩子则会表现得很害羞。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提前对孩子说明情况,让孩子做好准备。
在去拜访之前,告诉孩子:“如果姐姐摸你的头,那表明她很喜欢你。你可以对她笑一笑,然后轻轻地抓着她的手,和她友好地握手。”
另外,告诉孩子,老人有时唠叨,是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些老人擅长、自己又感兴趣的话题来聊。比如,“奶奶,您身体这么好,一定对饮食很有研究。您说我吃什么比较好呢?”
2.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前面讲过的一些就餐礼仪,在这里也同样适用。在这里,主要再说一下春节期间的就餐基本礼仪。
春节亲友上门拜年,孩子吃饭就不能像平常在自己家里那么随便了,要讲究礼貌。
家长要告诉孩子:
吃饭的时候要让长辈先入座;
要请长辈先夹菜尝尝,然后再自己吃,即使看见自己喜欢的饭菜也不能抢着吃;
夹菜时,要尽量夹自己面前的菜,不能在碗或盘子里乱拨,夹不着的菜可以礼貌地请求别人帮忙,不能站在椅子上或者横在桌子上自己去夹食物,更不能用手抓;
即使菜的味道不符合自己口味,也不能评论菜的味道;
自己吃完饭要离开之前,要征得家长的同意,然后要有礼貌地对还没有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对准备食物的人要表示感谢,当自己得到赞赏的时候,要微笑着向他人表示感谢。
一般来说,孩子吃得都会比大人快。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就需要事先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安静下来或几个孩子一起玩,比如,画画、折纸、走迷宫、堆积木等。建议家长不要带只能一个人玩的玩具,那样孩子就没有和其他孩子交流的机会了。
3.接红包也有讲究
春节期间,亲戚朋友都会给孩子分个红包,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送红包就是送祝福。那么,孩子该怎样接红包才是得体的呢?
告诉孩子,要用双手接红包,并且一定要说“谢谢”。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如果孩子想看,那最好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比如洗手间。
如果孩子看到了里面的钱数,一定不要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
如果有些红包不能接,要提前告知孩子,以防到时出现尴尬的情况。家长可以说一些表示拒绝的话,比如,“谢谢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孩子还小,暂时还用不上这个红包。如果你们很想表达祝福,那我们可以把红包拿走,把钱留下。”
另外,家长一定要事先和孩子沟通好:拿到红包后怎么处理才得体、懂礼仪;等春节过后压岁钱应怎么处理,引导孩子学会理财与消费。
人生在世,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生病就是一种常常会遇到的痛苦。人在生病的时候,情感一般都会比较脆弱,内心里都非常渴望能够得到亲戚朋友乃至其他人的关怀。因此,当亲友、同事或同学生病的时候,我们都应前去探望、慰问,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礼节。
探望病人的方式得当,会给病人增添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可是,孩子一般都比较爱动,尤其是当几个孩子在一起时,喜欢打闹。因此,在带着孩子去探望病人时,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需要注意的事项。
当我们来到病房或者病人的家里时,必须要时刻记住自己此行的目的,要让孩子知道探病时必须要以病人的身心健康、心情愉悦为第一要务。言语行动的各个细节都要有所注意,以免惹病人伤心或者影响他们休息,那样反倒成了好心办错事了。所以,探望病人更要守礼仪,更要懂得尊重别人。
(1)到医院探视病人前,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可向其家属友人了解一下病人的病情、心情、饮食、休息情况,以及家里的情况等,以便到病房后,能有针对性地做些安慰。另外,也要先了解一下最佳的探病时间以及医院或医师的规定。
去的时候要带些病人需要的东西,比如书籍、水果、营养品、鲜花等作为礼物。去医院时,要换上干净的服装,服装不应鲜艳刺目。
(2)到了医院后,要遵守医院规定,按时间要求入内和离开。进病房时要先轻轻地敲一下门,或者轻轻开门进去。到病床前,先把礼物放下,见到病人时,要和平常一样自然、平静、面带微笑,主动上前慰问,说话声音要低。见到病人治疗用的医疗器械、药瓶等,要表现出平静的样子,千万不要表现出惊讶的神态,不然病人会增加精神压力。
(3)和病人谈话时,最好多说一些安慰的、充满希望的话语,比如,“你今天感觉好多了吧?”“看你面色红润了,病情好转多了,真为你的健康恢复感到高兴。”如果对方患的是重病,不宜跟他多谈病情,而且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流露出自己的哀伤。
(4)探望病人的时间不宜过长,要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最好能够适时、婉转地结束探望,一方面避免因为自己探视时间过长影响了病房里的其他病人休息,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病人好好休息,避免疲劳影响身体恢复。
告辞时,问一下病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有什么事要帮忙办理的。离开前再嘱咐病人安心治疗,表示过两天再来看望。也可以说些鼓舞性的话,比如,“祝你早日康复!”“祝你早日回到我们中间来!”
葬礼和其他社会场合不同,参加葬礼是件庄重而严肃的事情。如果孩子的年龄还很小,或者还不能保持安静和礼貌,家长最好把孩子留在家里。如果孩子需要参加,就可以让他去,这也是对他进行死亡教育的机会,能让他懂得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应怀着敬重的态度对待死亡。对此,你应事先告诉他可能会遇到的情景和一些注意事项。
告诉孩子,参加葬礼要穿暗色调的衣服。在仪式当中,要让孩子全程都安安静静地坐好,尽力维持庄重悲伤的氛围。孩子应当懂得尊重死者和为此而伤心难过的亲朋好友,可以跟他们做简短的交谈,只需要说“我为此非常难过”,并同其轻轻握手就可以了。不要过多地谈论失去亲人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不过如果死者的亲属愿意同孩子交谈,他就应该认真地倾听。
在慰问完死者家属后,还应该见过同来拜访死者亲属的熟人,并与他们交谈。不过声音一定要尽量放低,不必只说与死者有关的话题。提醒孩子不能笑,也不要做出不恰当的举止。
本周的收获:_______________
本周要培养的新习惯:_______________
礼仪规则训练表: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