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为小康”
李嗣源尝到了启用新人的甜头,对那些顽固不化的老臣日益厌烦起来,尤其是宰相豆卢革。他抓住豆卢革多领俸禄的把柄,先把豆卢革贬职,不久又将豆卢革赐死。
可是,由谁来代替豆卢革的位置呢?李嗣源让两大重臣安重诲和任圜荐举人才。结果安重诲推荐的人入选了。这就打破了安重海与任圜的权力平衡,加剧了两人之间的斗争。
果然,任圜对这个结果极为不满,虽然没敢公开指责李嗣源,但不满情绪还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有一次,他和安重诲在李嗣源面前争论不休,乱发脾气,让李嗣源很不高兴,没多久,李嗣源便罢免了任圜。
安重诲仗着李嗣源信任他,行事渐渐狂妄跋扈,常常先斩后奏。李嗣源对他猜忌日深,最后将安重诲诛杀了。
这些虽然是李嗣源在用人上的不当之处,但并不能掩盖他作为一个开明皇帝的功绩。李嗣源厌恶吏治腐败,即位后便着手整顿朝政。他严格法制,禁止官吏贪污受贿、横征暴敛;禁止富户逃避徭役赋税;禁止买卖人口,虐杀奴仆;禁止高利贷。几年下来,国家的政局有了明显好转,社会风气也有所扭转,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都得到了初步安定。
李嗣源当上皇帝后,为了清除积弊,杜绝后患,不惜痛下狠手。先是对祸害天下的宦官集团进行剿杀,杀的杀,砍的砍,只留下少数宦官担任宫中杂役。同时,李嗣源对那些“闲坐说玄宗”的“白发宫女”们也大发善心,将她们多数遣归家乡,择婿而嫁。至此,宫中只剩下宫女一百人,宦官三十人,御厨五十人,教坊(乐队)一百人,鹰坊二十人。宫廷服侍人员如此之少、构成如此之简单,这在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他的这种平实简朴的作风一直保持到晚年。
虽然李嗣源此时已经是九五之尊,但因为他出身民间,所以对民间的疾苦非常关心。李嗣源知道老百姓沉重的负担其实多是由于地方官吏借着官府的名义横征暴敛引起的,所以他下诏,规定地方的封疆大吏们除了过年等重大节日可以向内廷进奉钱物外,其他时间不允许打着皇帝的旗号搜刮老百姓的财物。
李嗣源不仅对“立国之本”的农业进行恢复性改革,还对“四民之末”的商人专下了一道诏令,规定了一些必要的税收,禁止地方官滥设杂税,以此保证商业的正常运转。
这些诏令传到民间,老百姓和商人们欢跃异常,无不齐称万岁。930年,李嗣源把年号改为长兴元年,大赦天下。
李嗣源的几大举措深得民心,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宋朝史学家薛居正评价李嗣源“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