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科技引领和支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
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即正处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阶段。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这一特征较之其他一些省份更为明显。所谓“黄金发展期”,是指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拥有历史上最好的基础、条件和社会氛围;所谓“矛盾凸显期”,是指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缓解长期积淀下来的“三农”等深层次问题。要实现建设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要完成这项长期又极其艰巨的重任,必须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要坚定不移地依靠现代科技促进农产品的增产,依靠现代科技促进农民增智、增收,依靠现代科技促进农村的社会发展。
现代科技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等方面的认识水平,反映了人类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最新进展,包括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等。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湖北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就是要强化创造科技知识的创新和运用科技知识的创新,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最新的或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充分发挥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功能。一般来说,现代科技对湖北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通过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默化潜移为新农村建设定向开路;二是通过科学方法和科学管理优化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及社会行动;三是将先进适用技术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和众多环节。毫无疑问,现代科技将深刻改革农村、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也将深刻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应根据湖北省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规范和协调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不仅直接与农村、农业和农民利益相关,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关系到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且也与国家先后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规范和协调新农村建设。建设湖北新农村首先要尽可能实现两个重要的协调:一是新农村建设框架内多目标、任务及实际运作的协调;二是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等多重目标、任务及实际运作的协调。这是由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也是社会资源合理使用、优化配置并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前提。只有高度重视和努力实现这两个协调,实现多重目标、任务及实际运作的互动,才能减少实现多重目标及任务的社会代价和综合成本。建设湖北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既要赋予新农村建设明显的时代特征,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规格,又要使新农村建设切合地方发展实际并具有个性,特别是要有可行性。这就要求避免创新农村建设思维的简单化、片面化乃至庸俗化,避免新农村建设思路的模式化,避免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误区和陷阱。事实上,建设湖北新农村是一个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强化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二、将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建设湖北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方方面面,将对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建设湖北新农村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但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创造者和重要推动力量,没有众多具有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新农村,也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可以说,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湖北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紧迫、最艰巨的重任,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目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8%(其中识字很少及文盲者占7%)。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87年,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只占1%,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农民仅有16.4%,且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从湖北省目前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而且缺乏职业技能,客观上制约了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湖北省必须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任务,充分发挥科技大省、教育大省的潜在优势,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以及农村劳动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等,并努力用创新思维探索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更有效途径。
三、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科技大省。目前,在湖北省的涉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2人,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农业科研机构70个。华中农业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湖北省之所以还不是农业强省,其重要原因是农业科技优势未能转化为农业发展优势。在我国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按照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湖北省正在进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一科技新体系全面服务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等建设目标,而面向湖北新农村建设、服务湖北新农村建设是其应有之义。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推动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支撑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多投入为保障的科技融资体系,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载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信息为基础的科技传播体系,以社会化为特色的科技服务体系。必须将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建设目标及重点领域,与新农村建设的多重目标及任务无隙对接,通过互动使科技创新更加行之有效。在面向湖北新农村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特别要高度重视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并充分发挥将其传播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等社会功能,以对新农村建设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湖北省要全力支持的是长江中游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试验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华中区域创新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农业科研机构建设,构建农业科技研发和管理的公共基础平台,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强化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
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湖北新农村建设是广大科技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进一步强化广大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和服务农村、农业及农民的自觉意识,更有效地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和农业第一线,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探讨和解决农村、农业及农民问题,竭诚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形成广大科技人员以建设湖北新农村为己任,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强劲势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强调目标共识、义利调节和互利多赢,形成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大力支持科技志愿者参与新农村建设。在湖北新农村建设中,要真正形成由农民、科技人员、企业家、政府和社会组织等方面构成的利益共同体,在利益分配方面要尽可能考虑农民的利益权重,并坚持向农民倾斜。特别是农业大学和涉农大学,必须坚持服务农村、服务农业和服务农民的价值取向,将农业科技推广以“责任配额”方式量化到个人,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卓有成效。中国农业大学已启动“农业科技推广教授”计划,2006年有100名“农业科技推广教授”直接服务于北京郊区农村。要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人员联系种植养殖大户”等活动,启动、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湖北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现实选择。
五、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并淘汰落后技术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正在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以及人的自身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我国强化自主创新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将源源不断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然而,在我国现阶段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下,一方面由于农户偏好于利用现有技术,对农业先进使用技术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高知识含量、高成本和高风险,又制约了农户对农业高新技术的选择。我国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许多鲜活的典型事例,如河南省小麦品种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5%以上。其选育的“郑麦9023”具有强筋优质、抗病害、高产、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不仅在河南有较高的覆盖率,而且已在全国累计推广8 300多万亩,目前居我国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第一位。宁夏将枸杞科技工作纳入自治区“8613”科技工程重点,围绕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自治区内外的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枸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05年,宁夏枸杞产量占全国的40%,出口占全国的62%。在建设湖北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发挥先进适用技术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综合效用。同时,要尽可能淘汰落后技术,弃旧纳新有时候是需要权衡利弊和勇气的。陕西省为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实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淘汰落后技术“双管齐下”的政策。在创建农作物“过时品种”退出机制一年间,陕西省就淘汰了160个不合格的品种,占全省农作物品种的50%,大大提高了优良品种的覆盖率,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六、以信息网络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知行合一”
建设湖北新农村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社会化的背景下,信息网络化能有助于实现湖北新农村建设的“知行合一”。截至2005年底,我国网民已达到1.11亿,位居世界第二,但网民普及率仅为8.5%,低于全球网民平均普及率15.2%的水平。不仅如此,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网络化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我国城市网民约9 168.6万人,城市网民普及率为16.9%;同期农村网民1 931.4万人,农村网民普及率仅2.6%。我国东部地区拥有绝大部分的网络资源,东部网民数超过中西部网民数总和,东部网站数是中西部总和的20倍,东部IP地址数量为中西部总和的1.6倍。湖北省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在信息网络化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因此,大力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化是建设湖北省新农村的关键,将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知行合一”。农村信息网络化将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加快科技文化的传播,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农村信息网络化必然对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有助于具有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的培养。
七、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是湖北省经济发展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产业化进程和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湖北省拥有知名品牌的现状看,与国内发达地区有着明显差距,也反映为湖北省缺少有影响力的原产地、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品牌,尤其是缺少像汇源、双汇、寿光蔬菜、伊利和蒙牛这样的知名品牌。湖北省作为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农业大省,具有打造知名品牌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在湖北新农村建设中,要以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打造原产地、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诚信度和公众认同度。必须始终坚持品牌的技术创新内涵,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对品牌进行整体策划和全方位包装。通过农民、农业企业、科技开发机构、政府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湖北省拥有更多知名的原产地、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品牌,不断增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山东寿光蔬菜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5年,寿光市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率达到67%,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9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 566元。
八、依靠技术进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加入WTO后已进入后过渡期,发达国家的关税壁垒降低了,但其“绿色壁垒”却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0%,“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已成为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壁垒。日本将于2006年5月正式生效的“肯定列表制度”,标志着进口国在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已开始从微观技术化向宏观制度化层面转变。在这一制度中,规定受限制的农药、兽药和添加剂种类由原来的63种突升至797种,并将相对应的暂定标准从原来的2 470个骤增到51 392个,这无疑会影响我国农产品对日本的出口。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呈上升之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中,技术进步无疑是重要的、有效的。建设湖北新农村和加快农业发展,必须遵循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等游戏规则,在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的同时,积极加强科学管理,切实现代依靠科技,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最大限度地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维护我们应有的国际经济利益。
九、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建设湖北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但是,目前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需要。这种不完全适应,表现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各种相关资源仍缺乏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没有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农业科技推广成本高且效果并不理想。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必须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重要责任。该企业做的由企业做,该政府做的必须由政府做,政府不能错位、缺位和不到位。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农业生产的微利性和风险性、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农民生活的不稳定性、农业对现代科技的依赖性、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要求政府必须作为责任主体大力推广具有公益性或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科技。特别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要确保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经费,切实向新农村建设所必须的公共基础设施倾斜。湖北省应借鉴美国政府领导的、农业大学主办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效用。
以现代科技引领和支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是历史赋予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也给湖北省科技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将为彼此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并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综合效益。
原载《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