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兴中会的建立 孙中山(1866—1925年),原名文,号逸仙,后来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化名中山樵,从此即以中山名世,人们称他为孙中山。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在求学期间,他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同学们议论时局,称洪秀全为反清英雄第一人,并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接受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学到了不少自然科学和一些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学说,这对他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的主张,遭到李鸿章的拒绝。从此,孙中山放弃了维新改革的幻想,走上了暴力革命、武装推翻清王朝的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20多位关心祖国命运的华侨,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订立入会誓词,要求会员为推翻清政府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斗争,明确规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奋斗目标。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
兴中会成立后,1895年,孙中山率会员数人从檀香山赶回香港,成立香港兴中会,健全了组织,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建立革命据点。孙中山来往于广州、香港,进行革命活动。1895年秋,起义还没有发动就遭到清政府的破坏,陆皓东等人被杀害。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逃往日本,在横滨设立兴中会分会。后来,他到美国、英国等地考察西方社会,并以兴中会名义在华侨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1897年,孙中山到日本。次年,经日本人介绍,与流亡日本的康有为、梁启超商谈联合反清问题。由于康有为坚持保皇立场,合作没有成功。孙中山又与唐才常的“自立会”取得联系,赞许唐才常在长江流域起兵的计划。1900年8月,唐才常企图联合革命派和改良派在长江流域中游起义。后因事迹泄露,唐才常等20余人被捕遇害,自立军起事失败了,但一批原来主张改良的知识分子,从此逐渐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1900年6月,乘义和团运动高涨之机,孙中山派郑士良到惠州联络会党布置起义,派史坚如到广州策划响应。郑士良在惠州起义后,起义军发展迅速,后因日本下令禁止军火出口,并不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台湾活动,起义军血战半个多月,终因孤立无援,弹药用尽,很快解散。史坚如在广州也被捕遇害。惠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得到了许多人的同情。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出现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爱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美国独立”、“法国革命”中寻求自己的理想,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武库里,搬来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针对康有为等保皇派对革命的攻击,1903年,孙中山发表了《敬告同乡书》一文,指出“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指出康有为等人保皇宣传的要害是要人们不要革命。
在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宣传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章炳麟(号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人。
章炳麟是浙江人,甲午战争后参与维新运动。1900年,毅然剪去发辫,表示与改良派决裂。他作为一位知名的学者走上革命道路,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1903年,他在上海《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历数满洲贵族的残酷统治,斥责康有为的保皇立场,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合众共和”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章炳麟的这篇文章,流传很广,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
邹容是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自幼熟读经史,却不肯参加科举考试。1902年,自费留学日本,很快成为留学生中主张反清革命的重要人物。19岁时写了《革命军》一书,论述了不可不革命的道理,以满腔的热情歌颂革命,号召四万万男女同胞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革命军》出版以后,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弦,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风行海内外,发行总数达100多万册,为清朝末年最畅销的书籍,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章炳麟(1869—1936年),浙江余杭人
邹容(1885—1905年),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
邹容所著《革命军》
1903年6月,《苏报》刊载《读〈革命军〉》一文,赞扬《革命军》是四万万人必读的教科书。《苏报》还发表了章炳麟写的《叙〈革命军〉》和其他一些鼓吹革命、反对清朝统治的文章,使内外反动派震怒和不安。《苏报》设于上海租界内,清政府便勾结帝国主义租界工部局,公然逮捕章炳麟等人。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后病死于狱中。
陈天华是湖南新化人。1903年初,他东渡日本留学,即积极投入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他用浅显通俗的文字,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说唱形式,写成了《警世钟》和《猛回头》等宣传革命的小册子,指出清政府实际上是“洋人的朝廷”,鼓励人民驱逐外国侵略者,推翻清政府。他的书重印达十余次之多,流传很广,成为当时资产阶级宣传革命的锐利武器。
陈天华(1875—1905年),湖南新化人
陈天华所著《猛回头》《警世钟》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出现。
1904年,留日学生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同年,蔡元培等在上海组织光复会。这些组织和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以革命暴力的手段推翻清政府。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做好了准备。而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得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问题,提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议事日程上来。
在孙中山的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大会通过《同盟会章程》,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宣传刊物。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民生主义就是国家核实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的本质是进步的、革命的,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也存在严重弱点,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和纲领,甚至幻想帝国主义会支持中国革命;它没有彻底的民主革命思想,企图通过打倒满族统治者而实现民主权利,而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它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王朝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挽救其统治,从1901年起陆续推行所谓“新政”。主要措施有:调整官制,整顿吏治,改定刑律,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兴办学校,以及准许满汉通婚,劝止妇女缠足之类。这些措施虽然不过是当时舆论所揭露的“掩人耳目”的手段,但也有不少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规章办法,通令各省设立商会。清政府还陆续采取了废科举、办学堂、奖励留学、成立学部等措施。最重要的“新政”是改革军制。1903年成立了“练兵处”,编练新军,到1905年练成六镇新军。
新政的推行并没有给清朝统治带来暂时的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及其代表人物要求清政府向他们开放政权,从1903年起公开呼吁实行君主立宪,日俄战争后呼声更高。1905年底,清政府接受他们的建议,派五大臣前往欧美各国“考察政治”。1906年,清政府表示可以实行“预备立宪”。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际上和专制帝王没有多少不同。《钦定宪法大纲》对议院职权、议员言论作了种种限制,使作为“民意”机关的议院实际上成为皇帝的咨询机关。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内阁,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内阁成员中皇族占多数,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骗局暴露,清政府完全孤立。
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本为形势所迫,目的在于消弭革命。立宪派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一方面是因为震慑于革命形势的高涨,企图以立宪抵制革命;另一方面则希望参与政权,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提高政治地位。皇族内阁成立后,立宪党人纷纷感到革命就要到来,于是一部分人开始向革命派靠拢。皇族内阁卖国、集权的倒行逆施,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把各阶级、各阶层人民推向反清革命阵营。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先后去世,年仅三岁的溥仪即位,年号宣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