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决定乘蒋介石全力进行大规模内战的机会,占领中国东北,逐步吞并中国,妄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驻中国的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近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诬为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袭击沈阳,是为“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20万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不战自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了。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朝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并积极向华北扩张。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袭击驻守在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一·二八”事变爆发。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等抗日将领率领下,奋起抵抗,多次击退进攻的敌人,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上海人民踊跃支援十九路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十九路军最后弹尽援绝,被迫撤退。国民政府同日本侵略军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允许日军驻留上海。
1935年,日本侵略军大批入关,威胁平津,并提出无理要求。国民政府秘密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答应撤退驻河北的中国军队,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学生,向北平国民党负责人何应钦请愿,要求抗日,但遭拒绝。学生立即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许多城市的学生也先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西安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促使国民党内部加剧分化。西北剿共前线的国民党张学良和杨虎城两将军,不仅停止了剿共还和共产党有秘密往来,蒋介石对此十分不满。1936年,蒋介石亲自到西安督战,计划逼迫张、杨两将军再次进攻陕北红军。在苦谏无效的情况下,12月12日清晨,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派兵包围临潼,扣押蒋介石及其随行文武官员,实行“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并通电全国。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亲日派积极部署讨伐张、杨;亲英美派的宋美龄、宋子文等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积极奔走;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到西安去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25日,蒋介石被释放。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和杨虎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