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造桥技术非常高超,一度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到了近代,世界造桥史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人的名字。现代化的大桥好像变成了外国人的专利,就连我国境内的许多大桥也都是外国人修建的。钱塘江地处入海口,风波险恶,水文情况复杂,特别是潮头汹涌的钱江潮和随水流变化不定的泥沙,是建桥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中国人能修建一座属于自己的钱塘江大桥吗?
1933年,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大师茅以升开始主持钱塘江大桥的修建工程,这是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和建造现代化大桥,意义重大。茅以升花了大量心血进行研究和设计,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保证了大桥工程的进展。
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因为日本进攻杭州,刚建成不久的钱塘江大桥被迫炸毁,存在了仅仅89天。直到抗战胜利后,茅以升才重新组织人力修复了大桥,使钱塘江大桥重新飞跨在钱塘江的波涛之上。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不仅在抗日战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茅以升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近代大桥设计和建造的专利,在我国近代桥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正桥16孔,桥墩15座,雄伟壮观,如虹飞架南北。然而,大桥建成未及3个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北岸桥头,抗日军队不得不下令炸桥。这“殚精竭智千日功,通车之日却炸桥”的扼腕痛心使国人永志难忘。
尽管钱塘江大桥曾被炸毁,但它如今仍矗立在钱塘江上,笑看潮起潮落。大桥原本的设计年限为50年,而截至2013年9月26日,76岁的钱塘江大桥已经实现了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22235天,并还在不停刷新着这一纪录,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
用单薄的纸搭成一座桥,它能承受上百千克的重量吗?这项半玩半学的活动起源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是学生们热衷的一项科技活动。
要搭建一座纸桥,可并不像摆积木那样简单,其中的科技含量其实很高,包括力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多方面知识。纸桥形态各异,常见的结构多为复合截面,造型上多采用三角形、矩形、梯形、拱形。从纸桥的承重大小可以看出这种结构形式是否合理,桥的各构件协调是否到位。
而施压过程也很有讲究。桥的破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结构点受压破坏、纸带受拉破坏、杆件受弯破坏及其他破坏。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了这些破坏方式,才能更好地改善纸桥的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