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用的电视机精致美观,但它刚刚“出生”时却是一堆破铜烂铁,你相信吗?
1906年,年仅18岁的英国青年约翰·洛吉·贝尔德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着手对电视的研究。他听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便思考着用无线电来传输图像。
但是,贝尔德没有实验经费,为了让静止的图像动起来,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最后只好“废物利用”:用脸盆做框架,把它和一只破茶叶箱相连,箱上安装了一台从废物堆里捡来的电动机,它可转动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有小洞洞的“扫描圆盘”,还有装在旧饼干箱里的投影灯,等等。贝尔德用胶水、细绳和皱巴巴的电线,把这一堆“破铜烂铁”组装起来,一次次地试验。
1925年10月2日清晨,贝尔德在影像接收机中看到了另一个房间中玩偶“比尔”的脸。1926年1月26日,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应邀光临贝尔德简陋的实验室,放映结果大为成功,这是贝尔德研制的电视机第一天公开播放,人们将这一天作为电视的诞生日。
贝尔德发明的电视机
如今,贝尔德发明的电视已发展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普通彩电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背投电视、液晶电视等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画面鲜明清晰的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么,电视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呢?
普通电视接收机通过天线或电缆接收电视台发出的信号,并依靠阴极射线管、显像管等部件来完成电光转换,从而达到再现图像和声音的目的。
大部分背投电视虽然也是显像管电视,但成像原理并不同,它是假借投影和反射原理,将屏幕和投影系统置于一体。背投电视采用三镜头的背投影方式,红、绿、蓝三种单色的阴极射线管图像经过前镀膜反射镜投向屏幕,三束光汇聚在一起,得到放大的彩色图像。所以普通彩色电视机的最大屏幕只能达到38英寸,而背投电视却能达到五六十英寸。
在未来,我们的电视机可能不是靠墙摆放,而是放在客厅中央,全家人围坐在四周,每个人看到的图像都不同——这就是全息电视。
比利时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全息电视机的雏形。这种电视机的显示系统由上百万片反射片组成,并由微型电脑控制。反射片的角度能以每秒数千次的频率发生变化,以此改变光束的角度,从而呈现立体的活动画面。由于全息电视机光源的位置和角度都可控,因而可以形成比较自然的立体影像,不需要佩戴眼镜就可以观看,自然也就不会像3D电视那样令人头晕了。
根据研究人员的设计,全息电视机的电子器件隐藏在一个底座内,人们看到的电视机显示器是一个透明的液晶柱、液晶锥或液晶球。到时候,我们坐在家里观看体育比赛或大型演唱会时,就如同身临其境,当然,玩起电子游戏来也更加刺激了。
未来的全息电视可能为我们带来生活方式的又一次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