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建议
段益生
(成都市老科协,四川,成都,610000)
成都市自然条件优越,但农村生态环境近年已出现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问题。“5·12”大地震在农村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建议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重点工作之一,各有关县(市)、乡镇、村组要修订或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在重建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要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产业链;要形成城乡统筹、全域成都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大格局;科技力量和行政的、法律的、宣传教育等的各种力量要大力协作,成都市农村生态环境一定会建设得更加优美。
一、成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成都市地处我国西部高原和东部平原之间的二级台地,四川盆地的西部。境内有山区(占32.3%)、丘陵(占27.6%)和平原(占40.1%),地貌丰富,物种多样,分布均衡。岷江、沱江自山区奔流而下,形成扇形冲积平原。在四季分明,雨量丰富,热量充足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又得都江堰水利工程之惠,经数千年的耕种,造就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农产品、发达的畜禽养殖业,农村生态环境优美,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美称。
二、成都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在成都市环境保护工作于1973年起步以来的前30年中,工作重点是在城市工业及居民集中区。在这30年中,城区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得以扼制,局部环境还有所好转,广大城市居民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成都市也于2005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尤其是成都市被设立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农村、农民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成都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城市,其中14个郊区(市)县共辖225个乡镇,国土面积达11924平方公里,农村人口600余万。通过近年来进行的一些调查,发现农村生态环境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健康。
(一)农村人居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以零星布局和自然院落分散修建为主的传统川西农村林盘民宅,目前占了全市农房的80%以上。这种居住模式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有时也制约了农村居住环境的明显改善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下河,燃气等基础设施未能安装到户,全市仍有相当比例的农户未用上自来水,输供电设施也十分简陋。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乡镇政府、村委会提供环保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加之缺乏有效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和政策,许多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农村生活废水排放量每年约1亿吨,生活垃圾排放量每年约120万吨,尚未得到有效的处理。
(二)农业生产废物对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成都市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大量增加,其中大部分未被有效利用,秸秆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粗放,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许多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畜禽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河流被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畜禽养殖专业户及企业日渐成为新的污染大户。
(三)农村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成都市有耕地36.26万公顷,年施用氮、磷等化肥33万吨、农药2595吨。由于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迅猛发展,导致化肥、农药等用量增加。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以及废弃农膜残留是农村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途径。施肥、施药配套技术和器械不完备,当季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只有35%和20%左右。农药、化肥未被利用的部分污染周边土壤、水体、大气环境。长期大量使用化肥,改变了土壤的性质,引起土壤板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肥效降低。
(四)工业企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尽管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较快,但是部分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园区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工业园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直接威胁到周边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土壤重金属有超标现象,个别农村地区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乡村工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存在一定的偷排、漏排现象。
“5·12”大地震使成都市广大农村地区受到严重破坏,目前灾后重建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我们希望市委、市政府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纳入灾后重建的重点工作之中。
三、成都市灾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规划,检查并落实规划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能走城市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在灾后重建的起始阶段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搞好规划布局,在规划中要吸取城市环境污染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将建筑物和水、电、气、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运等公共基础设施同时作好安排。根据受灾情况,各有关县(市)、乡镇、村组要修订或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在重建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
(二)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产业链
充分利用农业对“三废”的消纳能力,将各种农业废弃物变为下一产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既防止了污染,又提升了农业的品质。如造成大面积空气污染的被焚烧的秸秆,可以利用为还田的肥料,可以变为干馏气燃料,可以作为培养各种食用菌的基料,可以成为制造各种板材的工业原料,甚至可以经过调制成为家畜的饲料。又如造成水体污染的畜禽养殖业粪尿污水,经过沼气化后,既获得了新型生物能源沼气,其沼渣、沼液又是良好的农家肥,可以大大减少化肥的用量,有效保持土壤肥力,是“猪——沼——菜”、“牛——沼——果”等新农业模式的核心。对沼气装置或其他污水处理装置要加强技术研发和监督管理,以保证其有效长期运行。
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准养区,大力开展畜禽养殖综合整治,依法关闭一些违规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据2008年统计,成都市二、三圈层的11个区(市)县共有440万亩土地推广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力地控制了肥料对土壤质量的不利影响,防止了N、P(氮、磷)等养分污染水体导致富营养化现象,此法应加速推广。
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治理工业污染源。对新建企业,除继续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使污染源达标外,还应推行一些新方法治理工业污染。如将企业集中进县、乡工业园区,一方面便于进行集中治理,另外也可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上家的废物可以成为下家的原料,这样就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另外,对主要污染物从浓度管理改为总量控制,根据环境容量将排污额度分配给各单位,减排有奖,并试行排污权有偿转让制度,以激发各企业治污减排、直至“零排放”的积极性。
(三)构建城乡一体的绿色健康走廊
在灾后生态恢复的过程中,要按照生态原则、人文原则、文脉原则、景观原则、特色原则和效益原则,构建集生态、人文、景观、休闲、历史文化、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多元化的城乡一体的生态绿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乡村各类绿地,通过健康走廊将城市和乡村各类绿地资源进行有机联络,充分提高各类绿地的景观和生态价值,实现城乡生态、旅游资源共享。近期,应按照“一轴、一扇、四廊、五环、多点”的绿色健康走廊骨架,构建东至洛带古镇、龙泉湖;西至都江堰、青城山、西岭雪山;北至彭州龙门山风景区(三星堆);南至双流黄龙溪,贯穿成都市东、南、西、北,连接风景区和景点、区(市)县生态林带、乡镇道路和绿地的放射状廊道,形成城乡统筹、全域成都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大格局。
(四)统筹协作,全民参与
由于农村生态保护和建设牵涉的部门多,农户分散,工作难度大。基层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水利、基建、环保等相关部门要大力协作、统筹安排才能见效。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除了依靠科技力量外,还要依靠行政的、法律的、宣传教育等各种力量的合作。要提高各级干部的环保意识,对广大农村居民也要通过广播、电视、场镇科普宣传等各种形式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使其改变一些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我们相信,经过“5·12”大地震考验的成都人民一定能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加优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