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明清时期出现过黑人雇佣兵

中国明清时期出现过黑人雇佣兵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很少人会想到,在我国古代的明清时期,也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兵存在,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雇佣兵还是黑人呢。明清时期,许多非洲的黑人或是来自马来西亚等地的黑褐色人种,经常出现在中国境内。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中,也有一定数量的黑人士兵加入。据记载,在1637年英国的威德尔舰队在广东内河进行勘测活动时,中国舰队出面阻止,当时就使用了一些黑人作为通事,即翻译。

雇佣兵自古至今都是一种较为奇怪的兵种,这些士兵不会像其他的军人一样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战,而是以打仗作为谋生的手段,成为了一种获取报酬的职业军人。不过很少人会想到,在我国古代的明清时期,也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兵存在,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雇佣兵还是黑人呢。

明清时期,许多非洲的黑人或是来自马来西亚等地的黑褐色人种,经常出现在中国境内。他们大多是被葡萄牙、荷兰等殖民者带来中国的,因此多在香港、澳门这些地区繁衍生息、艰难谋生。

说到黑人的战斗能力,明朝曾有过说黑人“此类善斗”的记载,大概是黑人善斗的特性被发掘了出来,澳门开始雇佣黑人作为职业军人。到了清朝,工部右侍郎赛尚阿向朝廷奏陈澳门情况时就说过:“又有番哨三百余人,皆以黑鬼奴为之,终年训练,无间寒暑。”可见这些黑人战士的训练也是很严格的。

说起当时最有名的黑人军队,就要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掌握在手的黑人军队了。那时由于黑人在澳门不能获得公平的待遇,他们便逃跑投奔郑氏军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效命。这些黑人士兵多为基督徒,他们不仅作战时勇敢,而且忠诚于自己的主人,加上郑芝龙对黑人士兵十分宽容理解,使得黑人士兵在郑氏军队中能够与其他人和平相处,并且为郑氏集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中,也有一定数量的黑人士兵加入。

不过,后来这些华人眼中的“黑鬼”慢慢淡出了历史的视线,这些士兵中少数与当地人通婚,继续繁衍下去;绝大多数还是在孤独中终老了。

从澳门等地逃出来的黑人,有些进入了郑氏军队效命,有些则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为广东地方政府服务。据记载,在1637年英国的威德尔舰队在广东内河进行勘测活动时,中国舰队出面阻止,当时就使用了一些黑人作为通事,即翻译。一本书叫做《方济各会中国书简汇编》,其中也记载了从澳门逃出来的黑人基督徒成了“广东省军队总兵”的手下,而且多达200余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