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暴力行为,受到自认为“不公平”的待遇

暴力行为,受到自认为“不公平”的待遇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锐锐,快要吃饭了,我们不吃巧克力了。”妈妈批评了锐锐,并拍打他的屁股以示惩罚。吃过晚饭,锐锐一声不吭地跑到自己的小房间里。而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暴力行为,是因为他受到了自认为“不公平”的待遇。就像案例中的锐锐一样,他之所会有暴力行为,是因为他被妈妈施以暴力,心理委屈,所以就想到以暴力来发泄自己。父母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这种暴力行为,这可能会成为孩子以后“暴力倾向”的前兆。

暴力行为,受到自认为“不公平”的待遇

alt

■ 经典案例

3岁的锐锐爱吃小零食,但零食吃多了,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不好好吃了。于是,妈妈就把零食收起来,但锐锐说什么都不愿意放下手中的巧克力。

“锐锐,快要吃饭了,我们不吃巧克力了。”妈妈说。“不,我就要吃巧克力。”锐锐还是不愿意放手。“我们先吃饭,吃完饭我们再吃巧克力,好不好?”妈妈劝着锐锐。“不!”锐锐死活都不愿意放下巧克力。这下,妈妈生气了,抬起手就朝锐锐的屁股拍打了两下。锐锐委屈地哭了起来,不过他已经愿意放下巧克力了。

谁知,第二天锐锐竟然趁其他小朋友不注意,用手使劲拍小朋友的屁股,拍完就跑,好几个小朋友都被他拍哭了。妈妈批评了锐锐,并拍打他的屁股以示惩罚。吃过晚饭,锐锐一声不吭地跑到自己的小房间里。不一会儿,妈妈就听到锐锐房间里传来了一阵响声。妈妈赶紧进去看,发现锐锐正抓着一个娃娃玩具往地上摔。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惊呆了。

■ 解读敏感期

执拗敏感期出现在2~4岁之间,孩子处于这个敏感期时,是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而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暴力行为,是因为他受到了自认为“不公平”的待遇。就像案例中的锐锐一样,他之所会有暴力行为,是因为他被妈妈施以暴力,心理委屈,所以就想到以暴力(打其他小朋友和摔玩具娃娃)来发泄自己。父母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这种暴力行为,这可能会成为孩子以后“暴力倾向”的前兆。

可能从表面上看,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可以使孩子屈服,但实际上,孩子会延续父母的暴力,寻找其他对象把心中的委屈发泄出来。因此,对于孩子的执拗,父母不要直接对孩子施以暴力或说一些暴力语言,而应理智一些,用宽容和忍耐的态度化解“暴力”,再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度过执拗敏感期。

幸福的家

alt

alt游戏准备

铅笔、橡皮、彩笔、白纸。

alt游戏玩法

1.爸爸妈妈非常爱宝宝,宝宝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今天,宝宝就画一幅幸福的家,送给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吧。


2.宝宝先用铅笔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出房子的基本结构。


3.房子的基本构造画好了,宝宝再用各种颜色的彩笔给房子化化妆。


4.房子画好了,宝宝在房子里画上幸福生活的爸爸、妈妈和自己吧。


5.宝宝拿着完成好的图画给妈妈看看,和妈妈一起说一说关于“幸福的家、幸福的宝宝”的故事吧。

alt育儿专家点拨

爸爸妈妈是宝宝最为亲近的人,也是给宝宝最多亲情体验的人。通过绘画的游戏形式,让宝宝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美好,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而在面对宝宝的“不听话”时,爸爸妈妈可以分享和宝宝的“幸福的家、幸福的宝宝”的故事,与宝宝一起共享温馨美好的亲子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