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礼仪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讲有5个方面:
1.以个人为支点。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因此,个人行为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任一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从此意义看,我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内在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文明。
2.以修养为基础。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与文化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诚于中”方能“行于外”,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
3.以尊敬为原则。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仪的诸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敬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
4.以美好为目标。遵循个人礼仪,尊重他人的原则,按照个人礼仪的文明礼貌标准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地展现个人的精神风貌。个人礼仪教会人们识别美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它能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因此,我们说,个人礼仪是以“美好”为目标的。
5.以长远为方针。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我们已知道,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完成这种变化则需要有3种不同的力量,即:个人的原动力,教育的推动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
个人的原动力,亦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的行为和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也是人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个体,我们每个人只有首先具备了勇于战胜自我、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意识,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动中才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外来的失礼行为,与此同时,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个人礼仪深植人心,真正成为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个人礼仪的形成需要个人的原动力,需要个人的自律精神。
教育是社会发展之母,教育也是个人成才之父。教育使我们知道谁是谁非、扬善抑恶,更使我们懂得知书达理、行善积德。古人以“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来说明教育对人的重要。教育的这种神奇功力,对个人礼仪的培养与形成同样也有必不可少的作用。个人礼仪的教育培养就是培养人们提高对礼仪的认识、陶冶讲究礼仪的情操,锻炼讲究礼仪的意志,确立讲究礼仪的信念以及养成讲究礼仪的习惯。这是塑造人们精神面貌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其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指点和言传身教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受教育者从中得到真正的感悟,进而提高自身内在的素质。虽然个人礼仪的形成如积跬步而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但教育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确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个人行为的变化,个人礼仪的形成,除了自身的主观能动力和教育的推动力外,还要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说明社会环境条件与个人思想、行为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活环境对人的感染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耳濡目染,就会被打上落后、愚昧的烙印;而一个在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人,其思想与行为的文明性、先进性也相对会比较高。可见,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尤其是对个人礼仪的形成和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