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学生以学习为主,同学情谊都是暂时的,毕业就各奔东西。
青少年本来最珍视友谊。然而,有时当生活中发生一点波折以后,有些同学竟就对友谊产生了怀疑。本来是两个很要好的同学,偶尔口角一句,从此就不再说话了;同桌而坐的学友,为了争考第一,借到一本参考书,竟封锁起来;有人告诉你,你最要好的同学把你不愿让别人知道的隐私披露了出去……
碰上这种事情,有的同学变得灰心消沉,自认真心诚意对待人,别人却把自己随随便便给伤害了。这使他十分难受,甚至开始怀疑世界上有没有纯真的友谊。
其实,同学和朋友间的亲密情谊,是永世长存、无处不在的,是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的。要好的同学、朋友突然闹起了别扭,产生了矛盾,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是别人误会了自己;有时候,确实是自己的失误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发现错了,勇于承认,并迅速改正。
然而,有些时候,我们与朋友之间关系的紧张却是起因于朋友的错误。在这种时候,该怎么做才是得体的呢?
古代名著《世说新语》里有个“管宁割席”的故事:有一对好朋友——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中锄草,突然掘出一片金子,管宁照旧挥动锄头,把金子看得同瓦石没有两样,华歆却拾起金子看了一番,然后才扔掉。后来,又有一次,他们一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马车的显贵人物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走出去看。看到华歆如此贪慕富贵荣华,管宁很生气,就割裂席子,把座位分开,对华歆说:“你再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断席”的故事受到很多人的传颂,但也有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管宁仅仅因为老朋友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便这么绝情地与他一刀两断,未免太不合人情,也太不珍惜友谊了。从历史上看,华歆后来当上了魏国的相国,史学家称赞他是“清纯德素”的“一时之俊伟”,可见这个人其实并不是什么追逐名利的小人。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交上的朋友个个都是品德优异的人,但是,这样说绝不是等于要自己的朋友个个都必须完美无瑕,做人处事处处都合乎规范,永远正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知道,生活中,一点缺点也没有的朋友是永远也找不到的。
在一个集体中,有人先进,有人后进;先进者会有缺点,后进者也不见得没有优点,这才符合生活的真实。古人说:“人至察则无徒。”对朋友要求太高,像容不得眼中的沙子一样容不得朋友的一星半点过失,这个人将会没有朋友。对于有缺点的朋友和同学,我们决不可以横眉相向,鄙视疏远,断绝往来;而应诚恳直言,晓之以理,耐心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待友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