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认识的基本含义

技术认识的基本含义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技术认识的基本含义1.从“技术王国”谈起:技术认识是如何可能的早在1956年,德国技术哲学家F·德索尔就在其发表的《关于技术的争论》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第四王国”即“技术王国”的思想,认为技术发明只是对以潜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技术可能性的发现,提出和讨论了技术认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技术客体既是技术认
技术认识的基本含义_当代科学技术哲学

一、技术认识的基本含义

1.从“技术王国”谈起:技术认识是如何可能的

早在1956年,德国技术哲学家F·德索尔就在其发表的《关于技术的争论》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第四王国”即“技术王国”的思想,认为技术发明只是对以潜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技术可能性的发现,提出和讨论了技术认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众所周知,I·康德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著作。在《纯粹理性批判》中,I·康德指出科学认识的可能,有赖于“实在性”、“实体性”、“因果性”等知性的12个先天形式或范畴,这些先天的形式或范畴只能应用于“现象”而不能应用于“自在之物”,但形而上学能够运用思辨理性对“超验”的“自在之物”有所认识。《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则肯定在“现象”之外必然存在一种“超验的”实在作为道德实践和审美活动的根据。《实践理性批判》论述人的伦理行为的动力和规范,从伦理道德和信仰的角度说明设定上帝存在、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的意义。认为在伦理行为的范围内,人是自由的。《判断力批判》则致力于解决前两个判断中阐明的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对立,认为判断力(1)在美感和自然界的有机性的说明中的作用正是把自然的必然与人的自由结合起来达到最后的和谐。I·康德解释说,在审美判断能力方面,人在审美时,一方面面临现象界,接受外物的刺激,带有自然的性质;另一方面察觉的事物,须符合于主观的目的才感觉到美,又有意志的作用,因而带有自由的性质。以此尝试性地说明了审美判断力有沟通必然与自由的作用。这就是说,I·康德的“三大批判”著作分别论述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人的意志自由是如何可能的以及自然的必然与人的自由的沟通是如何可能的三个问题,从而从真(认识论)、善(道德)、美三方面建立了一个批判性的哲学体系。

F·德索尔将I·康德论述的这三大批判称为三个王国。他认为I·康德虽然回答了自己提出的上述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技术现象,因而“在康德的王国里,对世界三分法不够,必须进入第四王国”(2),即从I·康德的三个王国延伸出“第四王国”,进入技术的领域——“技术王国”。

在F·德索尔看来,I·康德把判断力作为沟通自然的必然与人的自由、自然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不够完善的。因为:第一,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因果联系只对现象界起作用,科学认识只能认识现象界,“自在之物”对它来说是不可知的;第二,在《判断力批判》中,虽然揭示了以“先验”的实在为根据的美与客观对象产生的某种联系,但实际上,审美活动与“先验”的实在之间的联系是不确定的。F·德索尔认为技术是“通过目的性导向以及自然物的加工而出现的理念的现实存在”(3),指出技术王国一方面通过技术发明的形式同“自在之物”建立了确实的联系,另一方面又通过技术力量带来改造世界的奇迹而显示了超常的道德价值,从而比艺术王国更为确实地沟通了三个王国,解决了I·康德未能真正弥合的三个王国之间的裂痕。

F·德索尔关于“技术王国”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I·康德的三个王国的理论,它启发和告诉人们,技术要比自然科学、伦理学和美学更能揭示现实与“自在之物”的联系,而要实现技术认识的可能性,不仅要遵从科学真理、道德价值和审美规律,而且要以形而上学信念为前提。

2.技术认识以形而上学信念为前提

技术认识涉及关于实在、技术的形而上学信念。著名的技术哲学家M·邦格就曾指出:“技术继承了某些科学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一些属于自身的显著的形而上学。”(4)这些形而上学的预设主要有:

①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也就是说,世界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由观念或观念的“影子”构成的。假如不是如此,我们就无须靠人们精巧的操作去控制事物,而只靠愿望或咒语就够了。

②事物彼此联系成系统(由一些以不同的密切程度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而且一些系统相对地独立于其他系统之外。否则,我们就不能综合与分解事物,也不能既作用于一个事物而同时不会干扰其他事物。

③所有事物、所有事实、所有过程,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都符合于客观的稳定模式(规律)。有些规律是决定论的,有些是随机的,但所有规律都是客观的。否则,我们不理解任何规律,也可以照样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用常识就足以发展现代技术。

④没有无缘无故的生长,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消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先兆和原因,无论发生什么事,总会留下某种痕迹。不然的话,我们既不必工作,也不必为能源问题而担忧。

⑤决定通常是一元的和概率性的,而不是单一的或线性的。不然的话,我们就往往不能通过不同的手段去达到目标,也不必寻求最佳的手段或估计成功的概率。

M·邦格认为,除了这些被输入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形而上学以外,现代技术还输出某些形而上学,例如:(a)借助于技术,人们能有意识地、有计划地改变某些自然过程;(b)凭借技术,人类能创造或消灭某些自然属性,这样人们便可以在某些方面增加实在的品种,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则减少其品种;(c)因为人工制品是在智力控制之下,或者有自动控制设备,这些都不是在自然进化中自发出现的。它们具有自己的性质和规律,从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本体论层次——因此,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本体论之外,还要研究技术的本体论(5)

3.技术认识以技术客体为对象

对于技术认识来说,认识对象是“为我之物”,即技术客体(technological object)。技术客体决不是脱离了技术认识活动的一种孤立的存在,它不是技术认识的出发点,而是技术认识的结果;它不是外界给予人们并逼迫人们接受的,而是与人的主动的活动密不可分的。技术客体,又称人工客体或人工制品(artifact),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不断变化着和发展着的目的和需要,运用各种智能手段进行自觉行动,改变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事物、状态与过程(6)。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技术客体源于相对于现实感官世界的可能存在,它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出现在一定的时空点上,像具有历史特征的许多社会形态一样,不断经历着产生、成长和变化。为生活所需,所有这些技术客体都意味着以某种方式被使用或被操纵。技术客体既是技术认识的结果又是人类和社会的“生活世界”的载体,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它以一种独特的力量介入人类文明并发生作用,改变着现实世界的面貌。

根据F·德索尔的分析,技术客体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人工制品是通过贯彻自然规律服务于它的目的的,它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二是在技术客体中,自然规律的因果进程是被控制的,是按照目标完成的,具有目的特征或受目的论控制的;技术客体的目的来自创造者(人);人的要求、愿望为技术的制造和使用提供了目标。三是人手的加工,即技术客体是直接或间接地经过人手加工而成的。

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哲学系P·A·克罗斯教授在1998年发表的“技术解释——技术客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7)和2001年发表的“作为倾向性质的技术功能”(8)两文中提出,技术客体具有本体论上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是物理客体或过程,具有特定的结构(各种属性的集合),它们的行为受到物理定律(因果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技术客体不可缺少的方面就是它的功能。”“正是由于一个客体具有它的特定功能,这一客体才是一个技术客体。可是,技术客体的功能不能脱离开意向性(intentional)活动的情境(context)。一个客体的功能,在始终如一的意义上说,其根基是建立在它所处的情境之中的。当我们将意向性的活动同社会世界联系起来(而不是将因果性活动同物理世界相联系)的时候,可以把功能说成是一种社会建构物。因此,一个技术人工制品,在同一时刻,既是一种物理建构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物:它具有双重的本体论性质。”

技术客体的二重性反映在两种不同的描述模式,即描述的结构模式和描述的功能模式。因此,技术知识也有两面性,“技术知识不仅包含技术人工制品物理结构的陈述,而且也包含技术人工制品的功能的陈述。”

4.技术认识以技术主体的技术行为为引导

与技术客体相对的是技术主体。要使技术认识得以发生,除了认识的技术客体之外,还要有认识的技术主体。技术决不是“没有主体的认识论”。

什么是技术认识的主体?长期以来,工程师、技术人员一直被视为技术认识的主体。1980年美国技术史家E·W·康斯坦模仿科学共同体和科学范式的概念,提出技术共同体和技术范式的概念后,人们开始将技术共同体看作技术认识的主体。认为以共同的技术范式为基础而形成的技术专家群体便是技术共同体,其任务即是在技术范式的指导下从事技术的解题活动。但在技术社会学的建构主义者看来,技术主体具有更广泛的外延,它不仅包括技术共同体,而且还包括政府官员、工人、使用者、技术进步某种单面效应的受益者或受害者等参与网络的所有的人。

我们认为,从技术实践出发理解技术认识论,技术认识的主体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活动的,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认识能力的现实的人。技术主体的理念、主旨、意向、行为等不仅构成了技术认识的基本要素,而且压根儿就是技术认识的一个可能性条件,具体地表征了技术认识的合目的性。

所谓技术行为,就是技术主体根据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技术方法进行设计、制造、调整、操作、监控等各种技术客体的有目的的活动。显然,技术行为的目的是超越技术范围之外的,非技术的环境及条件与人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确定了技术行为的目的。因而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利润、追求权力,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驱使技术发明的深层动机。“因此技术变革不能被解析为一个不可变易的过程,也不能被看成一个受经济规律制约或技术的逻辑所支配的过程。相反,技术变革最好被解释为许多技术论战、矛盾和困难,在这些行为中有不同的行为者(具有行为能力的个人或群体)或相关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是由具有共同的概念框架和共同利益的行为者所构成的。这些行为者或组织都从事使其对方获益的筹划以及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建构技术。”(9)

什么是规则?“规则”的本来意义是指行动而言的。“规则是对行动的方式的规定,它说明要实现预定目标应当如何做。更明确地说,规则就是一种要求按一定序列采取一系列行动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说明。”(10)而“行动本质上包括运用‘方法’以获得结果,这种结果是通过行动者直接介入事件过程所带来的,而在这些事件的过程中,‘有意图的行动’是从属于行动者的有所为或有所不为的子范畴”(11)。所谓技术规则,即技术行动的基本规则。技术规则使技术活动成为可能,并使技术活动能够得到保证。技术规则规定了技术行动的过程,它指明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技术主体需要怎样行动。M·邦格早在1967年出版的《科学研究》一书中就指出:“正如纯粹科学集中研究客观世界的模式和规律那样,以行动为目标的研究在于建立成功的人类行为的稳定的规范(norm),也就是应用科学的有根据的规则(rule)。因此,对规则的研究便是技术哲学的中心问题。”(12)技术规则无真假之分,只有有效和无效之别(13)。技术规则中包含三方面内容:人对自然的操作方式和程序,被操作的(当然是经过选择的)自然物,以及所预想的操作结果。

5.技术主体和技术客体以技术方法为中介

“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通过活动本身的相互作用。”(14)在技术认识中,技术主体与技术客体之间主要是通过技术方法的“中介”而发生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技术主体正是通过技术方法,把“非我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自然界才表现为技术主体的作品即技术客体;另一方面也正是通过技术方法在改造自然界、塑造技术客体的过程中,技术主体同时塑造了自身。恰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实现。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5)

技术方法,是指技术主体在从事技术认识或技术研究的活动中所采取的手段、途径和方式的总称。与科学方法相比,技术方法具有显著的经验性、可操作性、功效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①经验性。虽然科学认识也离不开经验,但由于其目的是要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因而科学方法的地位更为特殊,其成果形式具有抽象特征。而技术方法的经验特征更为显著。不仅古代工匠要运用经验和技能,现代工程技术专家也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切实解决具体复杂的实践问题。例如技术运用中安全系数的确定,尽管可靠性理论提供了计算方法和数值,但仍难以囊括全部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求助经验和试验。技术中所谓的“诀窍”具有更强的经验性。

②可操作性。技术方法作为技术认识的工具,其意义之一即在于操作。技术方法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据此,有人把技术定义为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可操作性体系”(18)

③功效性。即技术方法的目标和评判标准是获得效益。效益不是实体概念,而是关系概念。只有实体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产生了整体效应并表现出利弊的效果才称之为效益。任何技术物品的制成或工程项目的建立都与自然生态系统、生产经济系统和社会目的系统息息相关,所以技术方法的应用应该充分考虑技术生态效益、技术经济效益和技术社会效益并将它们全面地综合起来,关注一个技术系统的效益或总效益。

④时效性。技术方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需要更多地考虑时间因素,因而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方面,与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相比较,工程技术研究不仅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而且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和确定的费用投入,要求在确定的时限内取得成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实现技术原理的物质化、产业化和商场化,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技术方法的运用还要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考虑到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的规律,注重产品的生命潜力和后续开发。

概而言之,技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认识活动,其中涉及很多要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关于实在、技术的形而上学信念”、技术客体、技术主体、技术行为、技术规则、技术方法等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化,即构成了技术认识的动态过程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