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课后自习的地方。中小学生在教室里是否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不仅影响校园的教学秩序,还具体展示着各自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每个学生都应在上课铃响之前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学生在课前两分钟进人教室,并擦好黑板,端坐恭候老师来传授知识,本身是一种应有的礼貌,也是对老师的尊敬。教室里这种肃穆气氛,能为老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上课铃响后,学生还在跑进跑出,教室嘈杂不宁,这会使老师上讲台时情绪不好,甚至会使师生关系对立,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进出教室的礼仪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入教室应守时
一般来说,学生要在上课前两分钟提前进入教室。这两分钟的时间是从室外活动转人室内听讲,从下课时间的思想分散转入集中精力上课的一种过渡。学生可以利用这两分钟时间从容地做好上课准备,如找出上课要使用的课本、笔记本以及其他文具;也可以端正地坐好,恭候并欢迎老师的到来,这是体现学生尊敬老师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其他同学的尊重。
(2)走出教室有秩序
当老师宣布下课后,应该让老师首先走出教室,然后学生再有秩序地离开坐位走出教室。如果老师有其他事情不打算马上离开,学生则应先向老师打个招呼,然后再走出教室。那种当老师说“下课”的声音未落就争先恐后往外挤,抢在老师前跑出教室的做法,是一种不讲礼貌的行为,是不合乎礼仪规范的。
(3)特殊情况讲礼貌
如果学生遇到特殊情况,不得不在老师开讲后才进入教室,或者在老师上课的时候离开教室,就应该特别注意举止的文明和礼貌的周到。
上课后,在教室门口应该止住脚步,首先喊“报告”。如果教室的门关着,也可以轻轻叩门,要等候并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
需要诚实地向老师简要说明迟到的原因,在得到老师的谅解和允许后,方可入坐。
在走向自己的坐位时,脚步要轻,步幅要小,速度要快;在放置书包、取拿课本文具时,尽量不要发出声响,更不要东张西望地向同学做出滑稽举止,应该尽快地集中注意力,静听老师讲课。
老师讲课时,一般不允许学生中间离开教室。如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离开,则应该在老师讲到一个段落,或者讲完一个问题时再举手请假。得到允许后,要迅速而轻盈地走出教室。
总之,因迟到而进入教室,或者因特殊情况需要中途离开课堂的学生,应该设法尽量减少对教学秩序的影响。
进入或走出教室时的举止主要体现在开关教室门和向老师及同学致意这两个方面。开关教室门时动作要轻,要用手而不要用脚,尽量不要发出声响。在进入教室或离开教室时,如果有老师或同学在教室中并且他们的目光在注视着你,你应该向他们报以微笑,或打个手势,或点头致意,以示你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以及对同学的友好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