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哥德巴赫猜想变调

哥德巴赫猜想变调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一点出发理解哥德巴赫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态度是十分谦逊的。从这句话中,可以认为,陶哲轩通过他自身的实践而产生一种感悟,想象到素数序列存在某种终极设计,说明他的研究没有停留在计算技术上。以上所述,只是对猜想的两道命题先后分别作出两种互相不同的计算方案。
哥德巴赫猜想变调_自组织原理观照下的素数序列_自然是数学设计的

专题五:哥德巴赫猜想变调——自组织原理观照下的素数序列

本文题目的意思是素数序列原是大写的“自然”本身的一种自在、自为的表现,而非人为的智慧设计。从这一点出发理解哥德巴赫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态度是十分谦逊的。因为他的这项研究本质,实际上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数学定理。

本文作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原因出于因素数研究而获弗尔茨奖的陶哲轩的一句话的启示,他说:“素数序列中是否存在着隐藏的模式或者素数是否随便出现的。”

从这句话中,可以认为,陶哲轩通过他自身的实践而产生一种感悟,想象到素数序列存在某种终极设计,说明他的研究没有停留在计算技术上。

A.任一个≥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B.任一个≥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显然,这里的9和6,就相当于乾卦的“九”和坤卦的“六”,这是可以从整体的八卦系统作证明的,如图2‐5‐1所示。

img364

图2‐5‐1

回头再看1~9九个自然数的自组织模式中的“6-1”和“9—4”的相互关系中,存在一个共同的耦合常数“5=│6─1│9─4│”,并且构成一种相恋关系如下:

9×4=36     img365=6

62=36      img366=6

而6是一个完全数:6÷1=6,6÷2=3,6÷3=2

而1+2+3=6

而且:│29-23│=│23-17│=│17-11│

=│19-13│=│12-7│=6

说明6这个数拥有很大的信息量,又假如把这1,2,3三个自然数加以组分,则如图2‐5‐2所示。

依照如上所述理由事先提出第一个计算方案如下:

img367

图2‐5‐2

img368

这是以殆素数3作乘数而以殆素数2作被乘数的数量运动。

依照这一数值模式所作出的计算,一开始,就合乎“猜想”的第一道命题为:

A.任一个≥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B.任一个≥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从中不难发现:模式中的“3”,即是一个乘数,又是一个加数,它好像一种参与中介作用媒剂,催化数的奇偶相生而生生不已,至于无穷,即所谓“三生万物”。并且构成以3为指数的周期倍化运动而迈向无穷:

3 6 18 54 162 486 1458 4374 13122 39366……

但在同时,这种趋向无穷大的数量运动,却又潜在一种走向回归原点,并且以《洛书》中的极数9的2次方“92=81”为指数“1+1=2”作为起始点,也作为终极点。

上述迈向无穷的数量运动,同时却又归结为一个原点,如图2‐5‐3所示。

39366÷81=486    13122÷81=162

4374÷81=54     1458÷81=18

486÷81=6      162÷81=2

img369

图2‐5‐3

成为“Second to none”了。

下面为第二个计算方案,即以殆素数2作乘数,又以2作被乘数的数量运动如下:它所对应的为猜想的第二道命题如下:

A.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B.每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之和。

对此所作的计算模式如下:

img370

以上的计算,出于同样道理:在迈向无穷的没关系时,也归结于一个原点,如图2‐5‐4所示。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2048……

2048÷16=128

   1024÷16=64

   512÷16=32

   256÷16=16

   64÷16=4

   32÷16=2

img371

图2‐5‐4

这是十分有趣的: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周期倍化数量运动,不同的原始反终的指数,前者为:92=81,这里则是:42=16。得出的终极点却都是2,这个2,也就

是素数系统中最小的一个素数,也即开始十个自然数中的第一个素数。它告诉我们图2‐1‐5所示的“1+1”也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中所要求达到的“1+1”了。(重点号为本文作者所加)。

以上所述,只是对猜想的两道命题先后分别作出两种互相不同的计算方案。

下面所要陈述的是对这两种方案作出较为伸展的数量运动(见下表第①号编码横向相干性和第②号编码横向相干性)。

第①号编码    横向相干性

img372

第②号编码    横向相干性

img373

第①号编码出现的数字相互关系如图2‐5‐5所示。

img374

图2‐5‐5

横向相干性和纵向层次性的关系如图2‐5‐6所示。

img375

图2‐5‐6

由此似可说明大写的自然有一种组织能力。物质世界的相干性和层次性是互补协调的。从而使物质系统分出多级结构、多级功能、多级环境、多级纵向层次性。

如果单讲功能,我们还可从上列统计数字中拓展出另一种结构关系,如图2‐5‐7所示。

img376

图2‐5‐7

这显然是王介南所发现的差数定理在起作用,在这个图上,任何相邻两个分立值的差的相加,就会出现“A+B=C”结构关系。比如本图左上角本来的四个数18,30,21,39,一经相减,就多出两个三角形即“3+9=12”和“9+9=18”。

这是一方面。此外,出自上述两种不同模式的计算结果却出现了互补的关系如下:

img377

以上所论,自知是不入流的东西,但所依据的根基是《洛书》八卦,是耶!非耶!智明之士,自可论断,这是不宜以票数多少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