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空见武林(代序)

高空见武林(代序)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虽然见面不多,武林的文章却常读到,他在网上有自己的博客,纵论文坛,细说往事,或淘书于地摊,或评书于大报。武林极敏捷与勤奋,他是个躲不开的人。不久前山西的希望出版社出版了安武林三本书,即《这些人》《这些事》《这些书》,三本书中收录了武林的人际交往、书香世界和文坛轶闻。武林和我一样,属于儿童文学界的杂家,但我坚定地认为武林是个诗人,有童心、有激情、有大爱的一个儿童文学作家。

高洪波

2014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我正在广东中山出席一个文学活动,收到安武林发来的一条短信:“高老师,我在浙少要出四本散文书,非常想请您给写个序。不知高老师能否答应?千把字。”

肯定答应。武林的事一般不能推托,否则他会“记仇”,不知在什么地方发酵成一篇报复性的散文。与武林共同居住在北京好多年了,见面机会却不多,平时各忙各的,主要是京都米贵,居大不易,武林正处在生存发展的中年,比我更忙了几分。

可虽然见面不多,武林的文章却常读到,他在网上有自己的博客,纵论文坛,细说往事,或淘书于地摊,或评书于大报。武林极敏捷与勤奋,他是个躲不开的人。

说着说着又碰上了。11月12日一大早我乘南航飞机从广州返京,入座时乘务员递上一沓新出的报纸,其中有一份极少见到的《信息时报》,信手翻阅,在其中“评弹”一版上赫然读到《在聂鑫森家里吃茶》,署名正是安武林。

鑫森兄是湖南名家,我的学兄,武林称他是“湖南株洲的一张文化名片”,信然。

株洲我没走访过,鑫森兄虽然常联系,也只是一些例行会议见面而已,借武林的笔,我参观了他的书房,浏览了他的客厅,品味了他的收藏,欣赏了他的扇面,还共同回忆了北大往事。当武林问鑫森兄道:“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总爱说曹文轩是他老师,你和高洪波副主席也是一个班的同学吗?”鑫森说:“是的。”这时武林总结一句精彩的话:“世界是很小的,走来走去总会碰在一起。”

读到这里,我也被感动了,于是我收藏起这张《信息时报》,也收藏起万米高空邂逅武林的奇特感觉。

武林正是这样一个人:热情、有趣、大大咧咧却又粗中有细,他有极细腻、细致、细密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借助他后天的勤奋与多思,显示出卓异的光芒。不久前山西的希望出版社出版了安武林三本书,即《这些人》《这些事》《这些书》,三本书中收录了武林的人际交往、书香世界和文坛(主要是儿童文学界)轶闻。武林用自己灵动多姿的笔触,画出了众生相,从老前辈任溶溶、金波、孙幼军,到兄长辈张之路、曹文轩、秦文君,直至同辈的孙卫卫、伍美珍、陈彦珍等几十个人物,可谓涉笔成趣,栩栩如生,让人有读古人《世说新语》的韵味,我非常喜欢。

武林和我一样,属于儿童文学界的杂家,但我坚定地认为武林是个诗人,有童心、有激情、有大爱的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他在挥洒才情与文字时有自己命定的艺术理想,把自己的艺术目标设定得很高,由于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中双向游走,武林在理性与感性的二维空间游刃有余,不断写出有体温、有筋骨、有韵味的文字。

散文是武林继诗歌、评论之外的又一块园地,希望武林精心耕耘,更盼望武林涉笔成趣、妙笔生花,写出《在聂鑫森家里吃茶》这样的好文章,让我在万米高空拍案叫绝。

善于制造惊喜的武林,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2014年11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