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性学习在高考历史上海卷中的渗透

研究性学习在高考历史上海卷中的渗透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考历史上海卷试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否能有效地启动知识积累和能力素质,借已知求未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平时的研究性学习中,材料主要由学生搜集。研究性学习试题重过程、重体验。研究性学习试题最早走进高考是2001年的上海卷,在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论证题四大题型板块中都有所渗透和体现。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六种重要能力归结到一点,就是通过已知去探求未知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获得知识的先后顺序来说,当然已知在前未知在后。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来说,必须运用“已知”这把钥匙来打开“未知”这把锁。高考历史上海卷试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否能有效地启动知识积累和能力素质,借已知求未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试题的一般特点

1.围绕主题命题

研究性学习是围绕一个个主题进行的,同理,研究性学习试题也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设计出一个个问题考查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

2.提供必要的材料

了解事实、占有材料是研究的起点。在平时的研究性学习中,材料主要由学生搜集。现阶段高考是闭卷考试,材料由命题者提供。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文字(包括史料、语录、诗词等)、图像、表格、地图等材料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通过历史文献、历史文物以及其他资料间接地、具体地去重构和再现消逝了的过去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无论是学习和研究历史都不能离开材料,历史考试也是如此。

3.重视思维的逻辑性

研究性学习试题提高了对考生能力,尤其是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它要求考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归纳、演绎、分析、比较等逻辑方法。在高考试卷上,每一道研究性学习试题的解答往往都要运用多种逻辑方法,这是试题综合化的一个表现,其实质是考查综合能力。

4.让解题过程成为浓缩的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试题重过程、重体验。考生解答此类题目的过程是一个浓缩了的研究过程,而不是背诵、默写教材上某一段文字和再现某一现存结论的过程。从考试的角度看,可分为如下三步:阅读→思考→解答。研究性学习试题要求考生在阅读和思考两个环节上,尤其在思考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在书写答案上费尽全部或大部分力气。

5.明显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试题具有开放性,既表现在问题的选择和对思维的要求上,又表现在答案上。从答案看,研究性学习试题原则上拒绝“唯一正确的答案”,不仅允许而且提倡答案的多样性,包括观点、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①答案观点的多样性。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论考生发表什么看法,只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方针政策,凡言之有理的都应肯定或部分肯定,不以中学教材的观点判断是非。

②答案内容的多样性。一些较大的问题,考生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来回答,答案不是唯一的。

③答案形式的多样性。提倡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文、图、表均可,白话、韵文不限。

二、研究性学习试题在上海卷中的渗透

研究性学习试题最早走进高考是2001年的上海卷,在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论证题四大题型板块中都有所渗透和体现。

贴近现实、显示人文精神、不避热点是上海卷的一贯特色。2001年的试卷中直接联系现实、贴近热点的试题涉及国际格局多极化、对邓小平的评价、中共建党80周年、南北经济关系、考古新发现、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等富有时代感的热门话题。2002年的试卷特别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如对发行“欧元”组织的解释、美国“9·11”事件与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关系、对上海160多年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的思考和启示等。2003年的试卷涉及中国近代化历程、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科技发展与创新精神、欧洲一体化进程、政策方针与大众利益等一系列热门话题,透露出命题人员关心社会、经世致用的理念和导向。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遥远的历史时空中架起了一道过去与现在交流的桥梁,对中学历史教学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以史为鉴、资政教化,引领学以致用的学风,都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上海卷试题取材丰富,“杂”而不乱,形式灵活多变,在考查能力方面作用突出。2001年试卷所引的图文材料,有文句摘录、建筑物楹联、漫画、地图、统计数据、教科书引文、考古新发现、时事新闻等。2002年的试卷有奏章、译文、唐诗、宋词等文字材料,也有“秦砖”“汉瓦”“东汉画像石”拓片和“法国十九世纪骑兵”的意象画及表格,还有“欧元”图片、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现代“靓照”、美国“2001年纽约‘9·11’事件”“希特勒和他的主要将领”及上海市从开埠前至成为“东方明珠”的五幅照片。2003年的试卷所取材料,有诗歌民谣、漫画、文物照片、外国邮票、名人言论、史书摘记、数字统计表、条约抄件、议事和会议场景等,真可谓诗情画意皆入题。2003年的“材料型”试题大幅度增加,全卷36道试题中,有20道属于“材料型”试题,占全部试题的二分之一以上。在试卷四大题型中,除问答题题型外,其余三大题型中都大量采用“材料型”试题。“材料型”试题在选择题中占二分之一,在简释题中占六分之五。2003年的新题型——历史作文题,也是根据图文材料撰写小论文,以生动的历史载体,给考生们营造了“活生生”的历史世界。让学生直接接触第一手材料,有助于培养他们阅读和理解史料,正确评价历史现象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些能力是综合考查必不可少的,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试题体现了上海高考历史命题“能力立意”的进一步强化,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应该是未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

为了改变注重求同思维,对于答案设计标准化这种相对封闭的局面,上海卷已做了不少探索,如1995年的“戊戌变法评价”题、1996年的“西学东渐”题、1998年的“贺龙帽徽”题等,在开发求异思维方面都有良好的反响。2001年、2002年、2003年的试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半开放性、开放性题目和研究性学习试题,特别强化了简释题的考查功能。简释题是上海卷特有的一种题型。简释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识记、理解、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学科能力,给命题和答题双方都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例如,2001年的第28题、第35题和第37题都显示了历史的时空延展性,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教材外的内容,只要符合条件也可入题。这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01年第39题以“公开信”的形式出现,从结句上看,丰富了试题表达方式,开发了试题新的考查功能;从内涵上看,体现了惩恶扬善、经世致用等历史古训和褒扬正义、捍卫真理的历史责任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当然,这也对学生的文史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语文角度讲,要注意格式、对象、语气,不能写成抗议书,如外交照会;从历史角度讲,要注意“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些特点,有据有理有情;呼吁正视历史,引以为训。答案适当增加弹性。一方面,主观性题目的答案仍以原有的要点得分为原则;另一方面,答案有伸缩度,或允许多项中任选一项,或允许有不同答法,或只要意思到位、观点正确,不硬求文句相同、事例划一。这样,既尊重传统习惯,又鼓励自由发挥,处理较为得当。

2002年第28题也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试题,从“秦砖”“汉瓦”“东汉画像石”等文物中捕捉和发现有效信息、理解信息,来考查考生能否将在商周青铜器学习中习得的理解历史的方法用于理解“新”的文物,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直观具象性,也使考生获得了初步的文物知识。论从史出、史从证出。研究和学习历史,离不开史料,其中,遗址、遗物作为第一手资料是尤为重要的“证”。此题运用作为第一手资料的“秦砖”“汉瓦”和“东汉画像石”等遗物,创设了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其中透露出的历史信息。这个导向很有意义。这种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在度假旅游中,都可能碰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历史学科的实际应用性。

第29题,要求考生分析唐朝元稹的《连昌宫词(节录)》诗,体现了处处有历史的思维和理念,使历史的广博和深刻的内涵显露无遗。第31题,用学术界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三种说法,来考查学生对不同观点的理解水平,试题突破了以往开放题只提供两种观点或看法的常规做法,首次将开放题导向多元化(三种观点),而且是最近学术界的新成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以开放的姿态鼓励考生畅所欲言,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体现了“史实是唯一的,历史结论和观念不是唯一的”教育理念。第33题还特别命制了一道与英文有关的判断题,要求考生指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中“Kuang Hsu”(光绪)正确译名并说明理由。首次借用了英语翻译情境,体现历史知识的跨学科应用,符合课改理念。这道题考虑到考生今后个性发展和当今全球化趋势,把历史学习、历史兴趣和历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是一道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好题;2003年第30题再次出现双语题,从形式到内容更贴切、自然,令人耳目一新。第35题,以“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引言,以都江堰、大运河的照片为背景,渗透的是一种环保意识和现代意识。第36题,以2001年美国纽约“9·11”事件等现实材料作为背景切入,虽然考查的是“二战”前后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教训,但题干部分中的黑体字(江总书记的讲话)“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特别富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其作为一种导向,也可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从“冷战思维”“斗争哲学”中升华,站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和现实的立场上来看历史。

以往中学历史教学对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不够重视,高考也回避了这一考查目标。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相对应的最佳测量方式是个别化测量。在高考这样的大规模考试中,测量考生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确实是个新课题,最大的难点是类似于语文学科作文的阅卷评分问题。即使是同一个史实、同一组史料,因为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无论是立论、推理,还是选择用什么材料中的什么信息都可千差万别,比作文有更大的自由度,会使阅卷评分产生更多的误差。2002年第37题就设计了一道准小论文式的大型试题,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是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典型例证。题干采用了上海外滩及附近地区在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五幅图片,要求学生从图片上获取信息,指出上海在这160余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国内外的历史背景论述其变化的原因,思考并归纳这一沧桑巨变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并结合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契机,利用外滩及其附近的历史性特征,自己选题加以史论结合地论证,提出创意、贡献智慧。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能力。这种题型为正在开展课改中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展示自己的才华。试题没有设置固定的参考答案,既有鲜明的区域性、时代性、现实性,也有多学科的综合性、探究性,较为完善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创造性等主要特征,是一道“全方位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试题。

2003年第28题“唐代女俑图”,通过三组“唐代女俑图”,考查学生从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这三幅“唐代女俑图”的观察,可以捕捉这些历史图片的表层信息,诸如:唐代陶俑生动逼真,女俑发式多样、服饰华丽、文武才艺兼备等。在这些表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又可得到该组图片的深层信息,诸如:通过女俑发式、服饰的多姿多彩,判断出唐代宫廷的时尚;通过女俑文武才艺兼备,了解唐代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等。第30题从外表形式看,是一道双语材料题,而从考查要求看,是一道多元选择讨论题。题干选用三枚外国邮票,属于直接史料;原文不加注释,保持原汁原味,这样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评论的角度从2002年专家学术论述改为2003年的中学生民意调查,更为贴近学生实际,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亲和感。该题不仅仅是要求在三个事例中选一两个全面评估,更重要的是传达一个信息:鼓励各抒己见,提倡合作精神。从历史的眼光看,“和而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的社会处世观点,“求同存异”反映了中国现代外交的和平共处原则。那么,作为当代人更要注意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学习上更应如此。对于求学者来说,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术交流中非但不会减少和丢失,反而还可以有机会学习、采纳他人之长,甚至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从而使交流者彼此激活,产生共振。除了提倡交流外,更希望在探讨和交流中以宽容的心态,克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采纳对方的合理之处。这对于治学处世都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启示。

2003年第36题是“材料型”试题,但在题型上有重大突破,历史材料作文题被引入高考历史试卷中,其能力考查的作用已被初步验证。学生的学习、研究和表达能力,在此题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挥,这是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又一典型例证。本题要求考生根据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上六组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图片,前后贯穿中国近现代160余年历史,但并无明确的提示说明,要求考生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写小论文,显然对审题论述和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材料作文,主题比较容易把握;多例材料作文,要兼顾所有材料,主题较难把握,不能很好地兼顾其他材料,不能从多例材料的整体角度、系统地利用材料史实阐述观点,就不可能得到高分。选取什么角度切入,确立什么论点展开,既要切合材料,又要有利于自己知识优势的发挥。如何运用试题所提供的材料论证观点,既要根据试题要求,用到所有材料,又要根据自己的论点有所侧重,为我活用。如材料“《南京条约》抄件”,如果从抗争史的角度运用该材料,重点在于说明条约对于中国的危害;如果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运用该材料,则主要论证外国侵略客观上对中国经济的瓦解作用。六组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展现漫长的历史场景,给了考生沉思畅想的广阔历史时空,能力考查作用十分突出。研究性学习同课堂内的接受式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它要求学生自拟课题,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科学实验等步骤和方法来论证主题、寻求答案、解决疑难。这对于参与者来说是一次亲身感受科学研究过程的模拟和实习。2003年第36题就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上海高考通过新材料的运用、新情境的创设、“问题核心”的突出,对问题解决能力、求异思维、探究意识的考查逐步加强,其用意不言而喻:让“指挥棒”对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引导,“逼迫”中学师生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并探索适合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法和组织手段。与研究性学习一样,高考试题同样注重“材料处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价”这一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样围绕历史教育的核心——“史由证来”和“论从史出”而展开。除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还从“历史假设与探究意识”“历史证据的寻求”“学术视野和宽容度”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旨在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让他们关注社会现实,以古鉴今、学以致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突破“标准化”和“唯一性”的束缚。因此,尽管高考是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不能代替研究性学习,但其改革趋向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一致的。

新的学习方式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学习评价方式,研究性学习试题是学习方式转变的产物,它的出现和推广又必然会促进广大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海高考历史研究性学习试题体现了开放性情境设计、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发挥甄选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贯彻发展性评价的理念;灵活运用了学科知识,体现和发掘科学理论的应用价值;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发挥了考试“指挥棒效应”对研究性学习的正导向作用。担心“研究性学习是否会变成新的应试模式”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种“应试”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对研究性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对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渗透。根据学科教学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

(上海高考历史研究性学习试题体现了开放性情境设计、多元化评价标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发挥了考试“指挥棒效应”对研究性学习的正导向作用。原载《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略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