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宋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唐宋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宋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闪烁着不朽的艺术光芒,成为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唐宋诗词可以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德育呢?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所在,而唐宋诗词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为学生所接受。唐宋诗词言简意赅,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唐宋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闪烁着不朽的艺术光芒,成为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指出:“让中华诗词陶冶学生情感,活跃学生思维,融入学生心灵,铸造校园辉煌。这是时代与形势的需要,是国家与民族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唐宋诗词可以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德育呢?

一、陶冶情操,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唐宋诗词留存着唐、宋先贤们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精神及人生智慧,是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宋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操,是华夏历史上动人心魄的精神文明之花,能使学生激情澎湃,增强民族情感和责任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陶冶情操。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这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的最后号召,它教育和鼓舞了后代无数的读者。辛弃疾的词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他驰骋疆场的真实写照,有气壮山河之势,激烈昂扬之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而又无人赏识的复杂心情。虽然情绪稍稍消沉,难道我们不该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而感动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诗句,让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动。人生有死,可死的意义却全然不同。文天祥要让自己忠于国家的赤诚之心流传千古。[1]

此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都是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忘身报国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激荡在我们心中的汹涌澎湃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所在,而唐宋诗词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为学生所接受。

二、情景交融,进入史境,净化学生的心灵

唐宋诗词言简意赅,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如讲授“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这一课时,笔者就引用了李白的《古风》诗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极力渲染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首句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再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觉咄咄逼人;第三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服于秦了。字字掷地有声,句句语气饱满,赞扬之意溢于言表。这首诗把学生带进秦王嬴政灭六国的统一战争中,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学习唐代的灌溉工具筒车时,为了防止学生将其与三国时的翻车混淆,笔者引用了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水令·筒车》中的一段:“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它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以水力为动力的筒车在灌溉中的运行情况及作用,有一种恬静的自然美,如向学生展示一幅逼真的活动画像。“自行”,说明筒车不用人力,而是在水力冲动下不停运转,灌溉禾苗。进而,引导学生将筒车和翻车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这样,学生既辨别了二者的区别,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领略到了大自然宁静和谐的美,心灵受到了净化,并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充满崇敬之情。

讲述“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时,可以引用不同时代的作品。中唐时有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晚唐时有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宋代有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渐渐感受江南之美,对江南经济的开发有了感性的认识。这富丽非凡的江南景色,正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反映。

唐宋诗词美不胜收,读之,不仅能陶冶情操,感染人的情感,而且能净化思想、提高品位。

三、诗情画意,培养审美情趣,渗透环保意识

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浸透了小农生活方式的味道,展现了广阔农村宁静、淳朴、简单、自然的社会生活。“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社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把自然美、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构成一曲优美的交响乐章,令人神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使人感到祖国山川的壮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又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莲叶何田田”的诗情画意的秀美之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淡宁和的无尽遐思。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着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价值观,是人类通过深刻反省自我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一种觉悟意识。隋唐时,全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随着江南的进一步开发,人地矛盾凸显。“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吕渭《状江南仲冬》)“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温庭筠《烧歌》)可见,江南的进一步开发,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向山要田”极为普遍,随着土地资源的开发,人地矛盾有所缓和,但生态平衡也遭到严重破坏。

它的发展之路给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借鉴?这不仅扩展了教材内容,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充分挖掘了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以史为鉴,发展经济绝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警示我们,经济建设中要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昭示哲理,启迪智慧,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唐宋诗词中,有的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能给人以“哲理美”的享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我们可以引用三位诗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加以比较,从中体会历史评价的方法和辩证的观点。“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李敬方《汴河直进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胡曾认为开运河弊大于利;李敬方认为开运河利弊参半;皮日休认为开运河弊大于利。比较胡曾、李敬方、皮日休三人的观点,谁的观点最为公正?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审视历史。

“历史的发展,毕竟是人们活动的结果。在史书里看见了历史人物的群像,就愈益感到历史的丰富性。离开了人,也谈不上历史。”[2]所以,在教学中,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每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或者说是时代局限性。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假如用当前的时代价值观来衡量历史人物,就陷入了主观臆断的误区。”[3]

如评价楚汉之争的项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弱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张耒《项羽》)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哀叹项羽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王安石则以政治家的眼光指出项羽失却民心,败局无法挽回;李清照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讥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项羽的赞扬;张耒认为项羽骄横失去民心,由优势转为劣势,失败是必然的。而刘邦“约法三章”,收揽民心,转败为胜,体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四人均是从不同视角而发出的历史慨叹,耐人寻味。

五、领略诗词魅力,弘扬传统文化,升华人文素养

历史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4]。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5]。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唐宋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两朵奇葩,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唐宋诗词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和极富想象的表达形式,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激起浓厚的求知欲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前三句描写了农业丰收和四海开辟的景象,但最后一句激起了人们层层思索的涟漪。“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回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农民已瘦得不成人形,官府连水面也不放过,形成强烈的对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唐宋诗词既有语言艺术的节奏美、抒情美,又有绘画艺术的视觉美、意境美,还有音乐艺术的韵律美、流动美等。唐宋诗词完美地把诗词创作与艺术美学结合起来,满纸留香,让人回味无穷,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洗涤着我们的心灵。想象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唐宋诗词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欣赏优美的诗词,体会丰富的意境,领会博大的情怀,领略无穷的魅力,感悟精深的文化,从而激发起我们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升华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六、联系背景,知人论世,突出作品风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3学习模块中提出“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等,在教学活动建议中也提出“举办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会,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艺作品”。可见文学作品对于文化史教学的重要性。

讲授文化史时,必须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探寻文艺作品背后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色。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然有关于塞外环境的恶劣的描写,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由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如陆游、文天祥等的诗词都表达了对山河沦落的痛心,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生灵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首词巧妙地借用鸟(鹧鸪)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讲授“辉煌灿烂的文学”时,可以采用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诗来论唐诗,结合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词人的作品来赏宋词。同样是唐诗,前期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豪迈诗风,反映了国家的强盛与发达;杜甫“三吏三别”则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真实反映;后期的白居易《卖炭翁》等作品则写出了社会的动荡与黑暗。在介绍李清照的词作风格时,引用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让学生体味揣摩“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词人那多愁善感、细腻入微、哀婉缠绵的婉约风格就流露无遗。在介绍苏轼的作品时,引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就能领略到作者那慷慨激昂、气吞河山、挥洒自如的豪放风采。融文学作品于文化史教学之中,能够使文化史的教学变得更加丰满,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耐人寻味,更具感染力。教师如果脱离诗词本身去分析作品风格,就难免天马行空,作品风格就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学生也会一头雾水,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将唐宋诗词和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在历史背景下鉴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七、以诗证史,文史交融,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唐宋诗词具有鲜明的观点、立场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或歌颂或批判,或鼓励或讽刺,褒贬有致,爱憎分明,有助于学生增强是非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开元盛世”时经济高度繁荣的画面,称颂与褒扬之意溢于言表。“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元稹《连昌宫词》)很好地印证了玄宗后期不理朝政、政治腐败的现实,使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历史情境中直观、形象地感受开元盛世的富庶与繁荣,又会惋惜地感叹玄宗晚年统治的没落、衰败,同时也认清了酿成“安史之乱”的根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这里不设问,只让学生亲眼看见“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的百姓生活。“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绘了惊闻“安史之乱”被平定,唐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捷报后的悲喜交加、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心情,一改以往的颓丧心态,激情如春雷乍响,惊喜的洪流喷涌而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给北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给人民造成的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深刻揭示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迫切向往。

如讲“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时,引用杜牧的《江南春》能给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今后只要提起这一话题,学生马上会想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燥的史实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正是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真实写照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辛辣的讽刺中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表达了诗人忧愤时局,抨击南宋朝廷苟安江南,痛心时人对危局无动于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史实,这是因为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在空间上打破“市”“坊”的界限,时间上也打破“日中为市”的限制,商业才会空前繁荣,从而造就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这两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如果学生对这段史实比较了解的话,就能充分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来深刻体会诗人对南宋朝廷的痛斥和失望,达到消化与巩固相关语文知识的目的,避免了无病呻吟式的空洞说教。

清风润眸,明泉洗心。唐宋诗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千古流芳。唐宋诗词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德育不可多得的素材,挖掘唐宋诗词的育人内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开阔胸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塑造良好的心智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和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清风润眸,明泉洗心。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唐宋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优势,使它服务于历史教学,渗透德育)

[1]杨永涛.文史互动:试说如何把文学作品融入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4):25.

[2]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22-323.

[3]孙文范,李治亭.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人物评价.史学月刊,1982(1):4.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