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公元前202~公元前157年)即刘恒,西汉皇帝。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他以代王入为皇帝。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田租、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和劂展。
又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汉朝由此逐渐趋向安定,并一度呈现富庶景象。
文帝即位后,薄姬作为皇帝的生母,被尊为皇、太后。皇太后有一个弟弟叫薄昭,也就是汉文帝的亲舅舅。文帝初年,他被封为轵侯。薄昭一向横行霸道,依仗着皇太后和文帝的关系,目无法纪。
文帝十年,朝廷派一名使者去见薄昭,只因一时疏忽,惹怒了薄昭,他便下令杀了使者。文帝听说薄昭杀了朝廷派去的使者,又是气愤,又是后悔。他怪怨舅舅无法无天,也后悔自己不该给他那么高的地位。
按照汉代法律,杀了天子使者,这是大逆不道,罪在不赦。可是,要处死舅舅,对于讲究“孝道”的汉文帝说来,实在是一件难事。
原来,汉文帝从小被父亲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和母薄太后生活在“代”这个地方。薄太后惟一的弟弟、文帝的舅舅薄昭从那时起,就在代王身边筹划谋略。刘邦死后,在吕氏专权的年月里,薄昭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感情十分深厚。
后来,绛侯周勃等人杀了“吕家帮”,夺回了政权,派人请刘恒回朝执政。在那个政治动乱的时刻,又是薄昭冒险进京,探明实情,保驾刘恒登基。
汉文帝也不忍心处罚亲舅舅,可眼下这个案件怎么处理呢?依法处死薄昭吧,汉文帝怕落下一个“不孝”的名声。他没有忘记,四年前他的哥哥淮南王刘长谋反,被文帝废除了王号,刘长畏罪自杀了。后来有人编了一首歌谣来讽刺他:“一尺布,还可缝;一斗粟,还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如今,若是处死了舅舅,岂不要被人骂为“不孝不义”?但若不处死舅舅呢,又感到不好办,那样,岂不是使法度费弛,失信于民?更严重的是还会带来外戚当权的后果,就有可能使吕氏篡权的悲剧重演,这可怎么得了!汉文帝思前想后,终于下定决心,要依法处置舅舅。
随后,文帝召见大臣们,讲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之中也有劝汉文帝不必过于认真的。文帝说:“容忍藐视王法的权贵恣意妄为,汉家的江山就不牢靠了。”
汉文帝杀舅的主意已定,便把丞相张苍、大夫贾谊二人召来,要他们想个办法,既要依法办事,又不要坏了他的“孝”名。贾谊说:“车骑将军大逆不道,依照我朝法律,理应处死。万岁若念昔日情分和功业,可将国舅召来,设酒宴共饮,席间申明大义,劝其自刎,这样,岂不两全其美!”文帝听罢,感到此策甚妙,就对张苍、贾谊说:“爱卿所言甚合吾意,只是联与车骑将军情深谊重,不忍与他当面诀别,还请诸位到车骑将军家中一行,表明联的心意,请他自裁吧。”
薄昭杀人后,起初毫不在意。心想,文帝向来重视“孝道”,能把舅舅我怎么样?后来,他还是怕皇上生起气来,降旨罚他,便几次托人到姐姐皇太后那里求情。可是皇太后拒不接见,推说有病管不了此事。这使薄昭心中很是不安。这天,他见丞相带领一帮大臣来到自己家中,感到大事不妙。当张苍传达了皇上的旨意后,薄昭吓得直打哆嗦,跪在地上说:“望诸位看在皇太后面上,替我求一条活命,我将没齿不忘。”贾谊喝道:“你好不知羞耻,你既然杀人犯罪,就该自裁服法,岂能为一卑贱身躯,辱没国法。”
汉文帝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一直在等待着舅舅自裁的消息。他心中充满矛盾,几次想打消杀死舅舅的念头,但一想到皇室的统治,便又坚定下来。可他哪里料到,薄昭此时此刻,也正在等着文帝回心转意,宽赦自己哩!
文帝得知舅舅不愿自尽,心中十分气恼,觉得舅舅没有气节,也感到自己脸上无光。为了逼迫舅舅依法自裁,同时也是为了给那敢于以身试法的大臣、外戚们一点颜色看看,文帝果断地下令:大臣们换上丧服,一起到车骑将军家中哭丧。
于是,在张苍的率领下,大臣们换上了丧服,排着队伍,由吹鼓手们在前后开道,吹吹打打直向薄昭府第而来。薄昭知文帝决心已定,不可更改,只好拔剑自刎了。
汉文帝依法处死了舅舅,严明了朝廷的法度。在这之后的若干年中,那些骄横的大臣、外戚们很少敢有闹事的。
名师点评:
汉文帝依法处死了舅舅的事例告诫我们,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的法官,一定要秉公执法,依法办事,做到公平合理,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