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欧洲,盟军和法西斯军队的激战正在热烈地进行之中。这年7月,为了给德国军队以决定性打击,并支援肩负战争主要重担的苏联,英美首脑决定实施“火炬”行动计划——登陆北非,向法西斯纵深挺进,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火炬”行动的盟军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再待机与北非的英军协同作战,以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彻底歼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为以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于盟军的条件。
参加“火炬”作战的美英联军共有13个师,665艘军舰和运输舰,分别编成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特遣队。西部特遣队由美军巴顿少将指挥,从美国本土出发,横渡大西洋,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登陆;中部特遣队和东部特遣队分别由美军弗雷登道尔少将和赖德少将指挥,从英国出发,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和阿尔及尔实施登陆。
由于这次行动是英美军队的联合作战,两国部队的组成和人员素质不同,对参谋工作的看法也不一样,加上这场战役是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役,因此,指挥起来困难重重。但是,艾森豪威尔凭着他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避免了许多不利于战争的因素。
11月5日,艾森豪威尔冒险飞抵直布罗陀,这里将是此次作战行动临时司令部的所在地。一切安置妥当后,1942年11月8日,10余万美英联军分乘664艘军舰和运输船分别在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登陆。由于艾森豪威尔不顾可能产生的政治批评,承认了正在北非的法国维希政府(法国投降后成立的亲德傀儡政府)海军上将达尔朗为该地区的法国最高统帅,从而避免了阻力,加速了盟军在北非的进展。盟军登陆成功后,继续向东推进,以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但是,情况于盟军非常不利,11月11日,德军以惊人的速度抢占了突尼斯。12月初,德国元首希特勒任命阿尼姆上将为司令,阿尼姆在突尼斯的北部山地建立了一条防线,并逐渐向南推进,以对抗联军的推进。
1943年1月14日,英美首脑在卡萨布兰卡会晤,决定在北非战场设立战区,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北非战场的总司令,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为副总司令。北非盟军整编为第18集团军群,下辖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蒙哥马利指挥的英第8集团军、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美第2军和部分法军。亚历山大任集团军群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北非的全部地面部队。
1943年2月,德国赫赫有名的隆美尔元帅率军攻占了凯塞林隘口,凯塞林隘道之战是美军在北非战场上遭到的最严重失败。坚定的艾森豪威尔为此毫不动摇,他果断任命勇猛善战的巴顿将军接替了不称职的第2军军长弗雷登道尔。艾森豪威尔属下的英国将领不少都具有比他丰富的战场指挥经验,同时他还要同一个喜欢直接干预战场指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打交道,这给他带来了相当的困难。然而他恰当地处理了同英国人的合作关系,又成功地保持了作为联军统帅的权威,使英美合作成为现实。
1943年3月,艾森豪威尔认为作战准备基本完成,于是发起进攻。3月20日,英美联军以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为主力向敌人的主要阵地马雷斯防线展开进攻。战斗几经反复,最后,德意军队在盟军的强大攻势下不得不北撤,并于4月中旬退至突尼斯北部。4月19日,盟军集中优势兵力发起总攻。5月13日,轴心国在突尼斯的残余部队投降,盟军武装部队共俘虏敌军27.5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德军。
突尼斯会战的胜利宣告了北非战争的结束。盟军在北非的胜利,使地中海航道从此畅通,为下一步通过西西里岛重返欧洲创造了条件。
在突尼斯会战中,艾森豪威尔凭着他出色的组织才能以及协调能力,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参谋班子,成功地指挥了联军作战,终于迎来了此次战役的胜利。突尼斯会战的胜利使艾森豪威尔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各方贺电飞向艾森豪威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