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受阉后,做了宦官,从1385年开始,11岁的马三保随着明军征战南北,塞外、北平,处处都留下他幼小的足迹。战争,让这个孩子吃尽了苦头,但也让他迅速成长。在他16岁时,被分到北平,进了燕王府,在那里他见到了当时的燕王,也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朱棣,由于他聪明伶俐且武艺高强,当即被选为燕王的贴身侍卫,从此伴王左右。少年的他十分刻苦,在燕王府日日练刀舞剑,夜夜苦读诗书。毫无疑问,那时的他已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少年了。
1399年8月,明王朝爆发了长达4年之久的“靖难之役”。当时,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他想方设法加强皇室自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24个儿子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晋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无敢钧礼。这种状况直接导致藩王势力的膨胀,对中央政权构成极大的威胁。朱元璋死后,其长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本来这个皇位理应由朱允炆的父亲朱标继承,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朱元璋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便把长孙朱允炆立为皇储。朱元璋病逝时,朱允炆已21岁,正是英姿勃发的时候。
建文帝即位后,那些藩王们个个拥有重兵,位高权重,根本不把这个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建文帝时时感受到藩王的威胁,不得不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计议削藩,引起了各藩王的不满。其中以实力最强的燕王为首,他率先发难,并援引祖训“如遇奸臣擅权,藩王可以向中央声讨,索取奸臣,并发兵清君侧”为名,于建文元年(1399)7月,在他的封地北京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借口“清君侧”,以诛齐泰、黄子澄,矛头却直指建文帝。
而作为燕王贴身侍卫的马三保则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军事才能与日俱增。在“靖难”之初,燕军还很孤立,政治、军事和经济都处于下风,势力范围仅限于燕赵的几座孤城(今北京通县、津蓟县、居庸关、怀来等地),而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则趁朱棣进攻大宁之机,包围北平,结九营于郑村坝(今北京东10千米)。燕王还师与之交战,三保献计,一旦李景隆兵动,就以骑兵左右夹击。燕王采纳了三保的计谋,并令他亲临战阵,三保出生入死,连破李景隆七营,斩首级数万。李景隆不敌,南逃德州,顿时军心大乱,燕军一下获降军数万,战马2万匹,取得了自“靖难”之后的首次大捷,从此扭转了整个战局,朱棣对此念念不忘。1402年7月,朱棣登基当上了皇帝,三保也被封官,任内宫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在经历20多年的苦难生活后,三保成了地位显赫的大内太监。又因中国历来有“马不入宫殿”的说法,三保又被赐姓“郑”,以纪念他在郑村立下赫赫战功。从此他改名为郑和。在中国古代,赐姓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而宦官被赐姓更是绝无仅有,可见永乐皇帝对郑和的倚重与信任。
多年的军旅生活,历练了郑和的军事才能。他既有谋略家运筹帷幄的才能,又有战将亲自上阵杀敌的本领,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军事才能正是他一生取得各种成就的基础,在航海上也派上极大的用场。在船队,他既是外交正吏,也是兵将首领,航海途中,船队曾经历了3次极其险恶的战役,但凭着郑和的军事才能,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