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朽的《哈姆雷特》

不朽的《哈姆雷特》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了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哈姆雷特》,使这个古老的故事具有了更深层的社会意义。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如今,哈姆雷特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极富艺术魅力的典型。剧院再次关闭,“国王供奉剧团”带着《哈姆雷特》开始踏上巡演的旅程。

1600年,新世纪的第一页。这时的英国社会由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越来越黑暗,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为了输出羊毛和发展毛纺织业,执政者发起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无数农民流离失所。乡村中大片土地荒芜,乞丐遍野,整个社会动荡不安。36岁的莎士比亚日益感到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于是他的作品渐渐失去了以往明朗乐观、和谐与欢乐的色彩,而转向对日趋深刻的悲剧题材的挖掘。

早在12世纪,欧洲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曾根据其情节写过以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了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哈姆雷特》,使这个古老的故事具有了更深层的社会意义。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那时,他把世界看成是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他曾经对人发出过极为精彩的议论: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然而,这样美好的世界在《哈姆雷特》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从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人们噩梦不断,惶惶不可终日,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残酷现实,哈姆雷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花朵,枯萎凋零,精神颓废,痛苦与忧虑使他从“快乐的王子”突然间成为了一个“忧郁的王子”。

“生存或是毁灭,这真是个难题。活着,承受狂恶的命运投来的石子与利箭;或是拿起武器,对抗汹涌如海的苦难,奋斗至死,哪一种方式更高贵?死了,就是沉沉睡去,一切尽归空无。若说求此一睡,便能解除肉体所必须承担的所有痛苦与锤炼,那真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死了,睡着;睡着,可能还会做梦,这才难了。是我们自己草草摆脱了这不朽的身躯,那么,在死亡之眠里能做什么梦,一定会让人为之斟酌的。

患难之所以如此长寿,恐怕正缘于此虑了;你说,谁愿意忍受时间的鞭策与嘲讽?任压制者欺侮?任骄傲的人趾高气扬?谁愿承受爱情被蔑视时的痛楚?当法律不能及时执行,官吏蛮横,而卑微的人辛勤苦劳仅换来不屑——只要一枚长针便能结束一生,谁愿意活着?

要不是因为害怕那死后未知的事物,害怕那无人曾发现、却没有任何旅人去后能重返的国度,谁愿意背起这样的负担,在无趣的生命旅程中,呻吟流汗?是这样的,恐怕令我们的意志也困惑了,宁可承受之折磨,而不肯飞向我们所不知的痛苦。”

无可否认,在莎士比亚之前的欧洲文学史上,还不曾有任何一位作家可以将内心世界塑造得如此丰富复杂。而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将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欲望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得益于他那无与伦比的语言天赋,以及那些痛苦绝望,充满自责,激情昂扬的内心独白。这些独白为人们生动地勾勒出一位身处于“颠倒混乱的时代”,却担负着“重整乾坤的重任”的王子形象,并让人们透过哈姆雷特的悲惨境地,目睹了封建社会中存在的黑暗现实。如今,哈姆雷特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极富艺术魅力的典型。

正当莎士比亚在戏剧领域中大放光彩的时候,象征“美德”与“权力”的伊丽莎白女王却已是风中残烛。

1603年3月24日,这位曾经率领英国走上富强之路的一代君王,在里奇蒙王宫溘然长逝。由于没有子嗣,王位被她的外甥玛丽·斯图亚特之子詹姆斯六世继承,新王后来改称为詹姆斯一世。虽然权势浩大的伊丽莎白死了,但这丝毫也不妨碍莎士比亚的飞黄腾达。因为他的巨大成就早已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且,他的事业将在新时代中继续得以拓展。果然,詹姆斯一世登基后不久,他便成为了“内部大臣剧团”新的保护人,并下令剧团更名为“国王供奉剧团”。

这样一来,莎士比亚和他的同伴们不仅得到了无尚的荣誉,同时,他们的财运更加亨通。这位著有多篇政治文章、通晓各类艺术的詹姆斯一世对戏剧尤为感兴趣,他不仅增加了戏剧在宫廷内的演出场次,而且还将大部分的演出任务派给了“国王供奉剧团”,这无疑使剧团的成员们收入大增。

然而,詹姆斯一世的登基并没有给英国带来期望中的安宁和强盛。相反,一场最惨重的瘟疫就此降临。一年之内,伦敦城便失去了3万人。剧院再次关闭,“国王供奉剧团”带着《哈姆雷特》开始踏上巡演的旅程。而莎士比亚则回到了“新地”,在乡居期间继续着自己的笔耕生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