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的分享

生命的分享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笔者准备了一些资料与学生分享。“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笔者又重复念了一遍,并且边念边加重其中两个字“如果”。“我们经常会说‘如果……那么……’,但我们是否想到,‘如果’要是不成立,‘那么’将只是空谈!那些发生在过去的‘如果’是不能重来的!有哪些‘如果’是经常后悔的呢?”

沈其骅

时间是智慧的创造,感叹之间却已流逝。一转眼教学两年半,不再是初登讲台,不再是第一遍教学。按理说上课会比起初轻松许多,但越上越觉得不容易。后现代主义的肆虐,自由主义的误用以及信息泛滥,对教师无论是权威性、知识量还是课堂开放性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是用传统讲授的方式还是用启发式的引导?是仅仅讲授课堂知识还是加入生活思考?如何做到既能教书又能育人并且还不失趣味性?特别是数学类基础课程,要做到这些真的可能吗?下面分享五个真实的课堂场景。

场景一:谈论如何学好数学——To do mathematics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很多学生问笔者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对这样传统的问题,要给出一个新奇又有效的见解颇有难度。但是,上天的安排实在奇妙,让笔者引用了一句来自于Paul Halmos的语录:“The only way to learn mathematics is to do mathematics.(学数学的唯一途径是做数学。)”但光这句话并不能让他们发生兴趣或者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知不知道现代计算机之父是谁?”

“冯·诺依曼。”有学生回答。

“对,他是冯·诺依曼的同事兼学生。”

显然多数学生不知道冯·诺依曼。于是笔者播放了一张国际数学大会的合照,笔者、笔者的导师以及导师的导师都在其中。

“这里面有没有大家熟悉的人?”

这下学生欢乐了,并且指指点点。笔者把鼠标移到照片上的笔者并问道:“他是谁?”

“是你!”大家一同笑道。

“是的,这是我,你们的老师!这位是我的导师,而他的导师又是这一位。”笔者依次把鼠标移至导师以及导师的导师身上。

“那这一切与刚才这句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似乎这才想起笔者刚才说的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笔者指着导师的导师说道:“他的导师就是……就是刚才那位Paul Halmos!是的,也就是说Paul Halmos是我导师的三次方!”此时学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所以……冯·诺依曼其实是你们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几次方?”

“五次方!”大家齐声说道。

“现在流行拉关系,没想到竟然可以与现代计算机之父拉上老师五次方的关系啦!”

下面哄堂大笑。“所以大家记得那句话了吗?我们要如何才能学好数学?”

“The only way to learn mathematics is to do mathematics!”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会进一步解释什么叫do mathematics。该过程给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给出重要建议或者知识点之前,先抓取学生的注意力是很关键的。有时可以用一句简单的“以下内容非常重要”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有时则需增加一些“新奇”的内容。如何有效且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值得花时间研究与探索!

场景二:理解数学中的抽象

由于笔者所任教的是经管类院校,其中文科生占大半,数学基础普遍一般,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使他们畏而远之。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数学中的抽象,笔者准备了四个“初中”数学问题。

“今天有四个问题,大家可以踊跃发言!第一个问题谁来回答?”

“老师,我们还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啊!”

“是的,先要确定回答,我再给出问题!”

学生不敢回答,但经我一再说明问题非常简单,有人愿意举手尝试。

“第一个问题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180°。”非常顺利地回答。

“第二个问题谁来?”

大家发现原来问题如此简单,马上有学生愿意回答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

下面一阵热闹。“老师,不能这么逗我啊……”那位学生无助地说道,但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回答道:“可以通过添加平行线证明!”

“很好,接下来是第三个问题。有谁愿意回答?”笔者继续问道。

大家依旧乐意配合。

“第三个问题是:什么是平行线?”

“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

“太棒了,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你能画出一对平行线吗?”

一位男生拿起了尺与书来到了讲台边,在黑板上用当年所学的平行线作图法画了两条“扭曲的线段”,并回答道:“老师,我画出来了。”

“大家同不同意这是一对平行线?”

众人纷纷摇头。

“刚刚说平行线是两条怎样的直线?”

“永不相交!”

“那永代表什么?”

“没有穷尽!”

“这样的直线能不能画出来?”

“不能!”

“是的,我们没有办法画出平行线,因为我们连直线都无法画出!同样我们也画不出点,函数的图像等,这些都是根据现实问题抽象出来的定义,是人为给出的定义!而画出来的都是草图,是近似!就像热恋中的人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对未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定义,好似无限的直线。但事实并非如此,蜜月期一过就要看见现实了,发现是一条曲折的线段!”

抽象与本体如同理想与现实,若不加区分就会导致紊乱,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数学,后者在于生活。

场景三:误用的自由,深深的捆绑,真正的智慧

面对手机的普及,低头族已经成为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现象,在课堂上也是愈演愈烈。有一次在让学生做课堂练习时,笔者走到学生中间数了数放在课桌上的手机:有50部,正好是学生人数的一半。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过度玩手机(或打游戏、追剧等)对课堂、学习甚至生活的负面影响?究竟什么是自由?对此笔者准备了一些资料与学生分享。

“请问大家:什么是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自由吗?”

大家摇摇头,但又无法回答什么是自由。于是笔者依次放了几张图片,其中包含网络游戏的截图、韩星李敏镐、丰富的美食,以及低头族等。当放到韩星照片时竟有女生尖叫起来。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时可以有能力不做什么。”

某些女生显然还沉浸于韩星之中。

“我想请问大家,那些打游戏、追剧、玩手机的同学,他们有没有想要好好读书和正常听课吗?”

“‘我爱玩游戏是我的自由!’‘我喜欢追剧是我的自由!’‘上课玩手机是我的自由!’是!是你的自由!但当你不想玩游戏的时候,请问有没有能力不玩呢?上课的时候能不能做到不玩游戏呢?在课堂上眼睛有没有看着PPT,脑海中想的却是昨晚韩剧的画面?明明没有消息没有电话却时不时地要去看看手机刷刷微博,请问……这是自由吗?”

大家陷入了思考……

课后有学生告诉有没有这段话给她很大的震撼,因为她从没意识到自己早已被那些事物深深地捆绑。然而很多事情即便明白,想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因为从知道到明白,从明白到行动每一步之间都有巨大的鸿沟。于是在另一堂课上笔者又引入了智慧与知识相关的话题。

“请问大家:抽烟的人,知道抽烟不好吗?”

“知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那赌博的人,知道赌博有害吗?”

“当然知道!”

“沉溺网络者,知道不该如此吗?男女关系混乱者,知道这样害人害己吗?”

大家的回答始终如一,我继续追问:“他们知道不好,为何还要这样做呢?”

“当我们越想宽恕的时候,却越发现宽恕不了;当我们越不想嫉妒的时候,就越被嫉妒深深地缠绕;当我们越不想发脾气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无法压制内心的冲动。”

“知识可以让我们知道善恶,却无法让我们行出善恶。”笔者继续说道:“而智慧则是知善能行善,知恶克制恶。当知识没有智慧的时候,就像高楼没有地基;当知识没有智慧的时候,就只有现象没有本质。请问大家是想要寻得知识呢?还是智慧呀?”

突然有一位男生大声说道:“都要!”

我想这就是他的智慧了!

场景四:珍惜时间机会,生活没有如果

大学四年既宝贵又短暂,但一味地说教,学生会感到厌烦,要好好珍惜时间这样的话语相信从小不知听了多少遍。想到以前看过的一部影片中有段台词与此有关,笔者便拿来在课上与学生分享。

“有一部经典的电影,其中有段台词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台词的开始为‘曾经……’”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大家自然地接上了。

这段台词出自于《大话西游》:“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请问这段台词中最关键的是哪几个字?”

有的说是“我爱你”,有的则说是“珍惜”。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笔者又重复念了一遍,并且边念边加重其中两个字“如果”。

“如果……如果……要是‘如果’不成立,那后面说的再好听,有用吗?”

大家摇摇头。

“我们经常会说‘如果……那么……’,但我们是否想到,‘如果’要是不成立,‘那么’将只是空谈!那些发生在过去的‘如果’是不能重来的!有哪些‘如果’是经常后悔的呢?”

“如果当初我能好好善待自己的身体……”

“如果当初我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如果当初我能与朋友继续保持联系……”

“如果当初我没有说出那些伤人的话……”

“如果当初我能多陪陪我的家人……”

“如果当初我能好好学习高等数学……”

这些是笔者在《人生最易后悔的若干件事》上找到的,除了最后那句是自己加上的。生活就像一枚硬币,你可以选择随意花费,但只有一次机会。

场景五:不可缺少的信仰

信仰是笔者与每届学生必聊的话题,不是因为笔者能说什么,而是因为人人都需要。

“……信仰就是你的信任所在,但是与信任不同的是,信仰同时是你的价值所在。信仰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但现今中国人的信仰都有些什么呢?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当下信仰最多的就是:钱!为了钱可以弄虚作假,为了钱可以道德沦丧,为了钱可以不顾健康,为了钱可以放弃环境,为了钱可以没有底线!为了钱……下一步可以是什么?”

“我不是说不要钱,但把钱作为信仰作为至高就很可怕。整天不是在抓钱,而是被钱抓住了。”

“我们所接受的一切思想加上过去的经历成为意识形态,有意无意地成为我们信仰的一部分。有的人可能因看了一部电影被其中的爱情片段所吸引,就把爱情当作终极的盼望;有的人可能因听了一首歌被歌词中的豪气澎湃所感染,就把正义当作最高的目标;有的人可能因读了一本书被书中蕴含的真理所折服,就把真理当作一生的追求。”

“信仰爱情的人可以为爱情甘愿付出;信仰正义的人可以为正义牺牲自己;信仰真理的人可以为真理奉献一生。无论如何,信仰必须建立在坚固的磐石之上,否则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动摇。请问:你的磐石是什么?”

总结: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与医生是永远无法用科技产品替代的职业,因为两者都不可缺少爱。一个没有爱的医生无法体恤病人的痛苦;一个没有爱的教师无法体谅学生的困难。笔者真真实实地遇见过: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学校却找不到朋友;一个无比聪明的学生却对人生感到极其迷茫;一个充满生气的学生吐露出心中的万分孤独;一个外表阳光的学生却承认自己是幽暗无比。面对这样的学生,若没有爱,教师还能给他们什么呢?

生命超越逻辑,爱超越理性。这两年多来教师一直没有中断过的事情,就是在每堂课的课前五至十分钟和学生交流分享,其中包含了各种话题:智慧与知识、紧急与重要、遗憾与后悔、动机与目的、自由与捆绑、所需与所求、数学与音乐、爱与生命……上面的五个场景就源于这些话题。起初只是一个尝试,因为笔者的能力、经历、知识有限。但没想到每一届都不断地会有学生对笔者说:“数学课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期待,因为在这里有他们所需要的。”

愿笔者能与学生一直这样分享下去。

成长历程

基本情况

沈其骅,男,1985年7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理学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专业方向为算子代数与泛函分析。2012年7月进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基础数学部,讲师,主要讲授课程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