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太宗吞蝗

唐太宗吞蝗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着唐太宗顺手抓住一只蝗虫扔进嘴里吞了下去。唐太宗李世民青年时期,随父亲李渊南征北战,非常了解百姓的疾苦,自己做了皇帝之后,十分关心百姓的生活,广施仁政。唐太宗巡视灾区,看到茫茫大水飘着的死尸,伤心地掉下了眼泪。后人因太宗年号“贞观”,所以把他的统治称作“贞观之治”。唐太宗处处为百姓着想,为民谋福,解民之难,所以才会得到百姓的支持,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汉朝之后又一个强盛的时代。

当为天下养身,不当天下惜身。

——陈宏谋

唐朝初年,关中地区(今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蝗虫成灾。蝗虫铺天盖地,黑压压一片,农民的大片庄稼被吃光。农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来年就得挨饿,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一天,唐太宗皇帝在花园里散步,看见许多蝗虫,便问身边的大臣:“花园里为何有这么多蝗虫?”

一位大臣说:“现在关中地区正闹蝗灾。”

唐太宗又问:“灾情如何?”

大臣回答说:“灾情很严重,很多地方庄稼已被吃光。”

唐太宗十分伤心地说:“百姓是靠五谷为生,蝗虫把庄稼吃光了,我身为一国之君,百姓挨饿,我如何面对天下人呢?”

说着唐太宗顺手抓住一只蝗虫扔进嘴里吞了下去。他对身边的大臣说:“就让蝗虫吃我吧,我要为百姓承受灾难。”然后下令:“赶紧运粮到关中,救济百姓。”

很快,一大批粮食运到关中,饥饿的百姓手捧着粮食面向长安高呼:“皇帝万岁。”

唐太宗李世民青年时期,随父亲李渊南征北战,非常了解百姓的疾苦,自己做了皇帝之后,十分关心百姓的生活,广施仁政。他常对大臣们说:“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朝皇帝对百姓剥削太重,百姓被迫起来反抗,所以统治者一定要爱护人民,对人民要施行仁政,只有这样社会才可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他把百姓比作水,把统治者比作船,形象地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不仅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他阅读《明堂针灸书》,这是一本讲如何医治疾病的书。书中写道:“人体内的五脏,都附在人的脊背上。”当时有一种刑罚,用皮鞭抽打犯人的脊背。唐太宗读后,联想到这种刑罚,感慨地说:“既然人的五脏附在背上,用皮鞭抽打人,怎能忍受得了,这种刑罚一定要废除。”于是他下令废除了这种刑罚。

唐朝初年,由于黄河多年未修,经常决堤。有一年,黄河遇上了几十年未遇的大水,多处决堤,水到之处,良田被毁,房屋被淹,百姓死伤无数。

唐太宗巡视灾区,看到茫茫大水飘着的死尸,伤心地掉下了眼泪。他对身边的大臣说:“这是我的过错啊!我对不起天下的百姓,如果这被淹死的人是我的亲属,我……”

他再也说不下去了。唐太宗的船驶到一座山边,山上有许多避难的百姓。他下了船,告诉百姓:“朕会帮助你们渡过难关的。”

船继续行驶,突然前方有一条小船上传来小孩的哭声,眼看着小船就要被浪冲翻,太宗传令速去救小船上的人。这条小船上只有一个10来岁的小孩儿,唐太宗抚摸着小孩,问他:“你父母呢?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在船上?”

小孩说:“我的父母被大水冲走了,他们先把我放在了这条小船上。”

唐太宗眼中噙着眼泪,紧紧地揽着这个孤苦的小孩。

唐太宗回到长安之后,拨了大批粮食到灾区,而且也征调了大批军队去修黄河大堤,百姓无不由衷地感谢太宗。这样没过多少年,唐朝国力蒸蒸日上,人口渐渐增多,社会稳定,商业发达。后人因太宗年号“贞观”,所以把他的统治称作“贞观之治”。

唐太宗处处为百姓着想,为民谋福,解民之难,所以才会得到百姓的支持,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汉朝之后又一个强盛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