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孙权烧门求贤臣

孙权烧门求贤臣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权说出自己这样做的想法,张昭一一加以驳斥。孙权灵机一动,就派人放火烧张昭府上的大门。孙权在门口暗暗责备自己,站着就是不走。孙权一看张昭终于出了门,不禁喜出望外,抢先一步赶上前去,一把扶住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诚恳地请他到宫中一叙。张昭来到宫里,孙权向张昭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今后要尊重他的意见,搞好君臣关系。孙权在位期间,基本遵循了孙策礼贤下士的遗风。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三国时吴国的张昭,是个两朝开济的老臣,他在孙权面前从来是直言不讳的,因此,获得了孙权的信任,也因此产生了矛盾。

有一次,远在辽东的公孙渊派人递降表,孙权一看,高兴极了,马上要派张弥、许晏两人前去拜公孙渊为燕王。张昭听了,马上阻止说:“公孙渊背叛了魏国,怕因此受到征讨,所以才远道来求我们援助,归顺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了主意,打算重新获得魏国的谅解,就会杀人灭口,这两个使节肯定回不来了。那样的话,不是白白送了他俩的性命而叫天下人耻笑吗?”

孙权说出自己这样做的想法,张昭一一加以驳斥。这样反复了几次,张昭一次比一次态度坚决,言词非常激烈。孙权说不过张昭,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变了脸,拔出宝剑怒气冲冲地说;“吴国的士人入宫则拜见我,出宫则拜见您。我对您的倚重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可是您却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使我难堪,我真担心有一天会因为不能容忍而杀死了您。”

听了这些,张昭既没慌张又没退缩,他非常镇定地说:“我之所以明知道您并不按我说的做,还满腔热忱地来规劝您,是因为常常想到太后在临终时发出的遗诏,叫我精心辅佐您啊!”说完,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孙权见状也感到伤心,把宝剑扔到地下,和张昭相对而泣。但是孙权很固执,没有因此就采纳张昭的意见,仍旧派张弥和许晏到了辽东。

张昭见孙权不听劝告,非常恼火,回府以后,就称病不理国事。

孙权对他这样做很生气,干脆派人用土堵住了他的府门,表示永远不再用他为官。

张昭看孙权把他家门堵了,非常气愤,他也不示弱,索性在院里用土封住了门,表示永远不出门为孙权办事。

张弥、许晏按照孙权的意图,来到了辽东,公孙渊果真变了卦,把他们俩给杀了。

孙权万万没想到真让张昭言中了,他很惭愧,觉得对不住张昭,派人运走了堵在张昭门口的黄土,几次向他赔礼道歉,可张昭理也不理。

有一次,孙权从张昭家门口路过,想请他出来当面谈一谈,消除隔阂。张昭推说病势沉重不能起床,根本不出来。

孙权几次派人前去,都吃了闭门羹。继续叫门,干脆没人答理了。

怎么办呢?孙权灵机一动,就派人放火烧张昭府上的大门。他想,大火一着起来,张昭还不往外跑?到那时,自己不就看见他了吗?

孙权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没想到,张昭看见孙权放火烧门,索性把大门关死,等着大火把他烧死。

孙权一看这招不灵,大惊失色,真怕火着起来把张昭烧死。于是,他慌忙下令扑火。

在烟火弥漫的大门外,孙权久久地站立着。他回想着和张昭并肩战斗、休戚与共的日子,回想张昭为帮助建立东吴呕心沥血、肝脑涂地的战斗历程。他恨自己办错了事,伤害了这位股肱之臣一颗火热的心。

他越想越后悔,越想越伤心,事到如今,想进不能,想退不是,真难办啊!

孙权在门口暗暗责备自己,站着就是不走。张昭的儿子一看再僵持下去也太不象话了,就连劝带拉硬逼着父亲出见孙权。孙权一看张昭终于出了门,不禁喜出望外,抢先一步赶上前去,一把扶住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诚恳地请他到宫中一叙。

张昭来到宫里,孙权向张昭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今后要尊重他的意见,搞好君臣关系。张昭见孙权这样诚心诚意,满肚子的闷气顿时一扫而光,就又竭尽全力地协助孙权治理起国家来。

张昭作为吴国两朝重臣,刚直不阿,直言敢谏,对于三足鼎立之一的吴国内政建设,有不可磨灭的功绩,难怪孙权之兄孙策故去的时候曾立下遗嘱:“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在位期间,基本遵循了孙策礼贤下士的遗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