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苏世长是唐高祖李渊的谏议大夫。谏议大夫是一种专门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向皇帝提出建议,指出不足的官职。他原是隋末军阀之一的王世充的部下,后来归附唐高祖李渊,因为品德高洁,为政清廉,又能直言敢谏,很得唐高祖的重用。苏世长受到重用之后,并不对唐高祖逢迎谄媚,仍经常当面指出李渊的缺点,并能用巧妙的方法,说得李渊心服口服。他劝谕李渊吸取隋朝奢侈亡国的教训,严以自律、厉行节俭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有一次,李渊邀请苏世长到长安披香殿饮宴,披香殿是李渊精心设计建造的最华丽的宫殿。建造之时李渊招募了全国最好的工匠,又借鉴历朝的宫殿,仿照秦朝的阿房宫式样,金饰屋壁,银裹柱梁,铜门漆户,瓷地罗帷。白天,阳光斜映,金碧辉煌。夜晚,火烛照耀,银光灿烂。宫前栽各种名贵花木,又运来美石围池作山,将宫内所获珍宝美器古玩全摆列在四周。还选来天下美女数十人,作殿中役使、侍候的嫔妃。对于寻常人,李渊不在这里接待,在此接待苏世长,本想表示对其的尊重和宠爱。苏世长也是第一次到这个披香殿内来。
一进殿苏世长就大吃一惊,李渊竟悄悄建了这样一个隐避的华丽处所。可见,平日向他进谏的“治国之本,节俭为先”的话,全白说了,今日要用什么办法,来让他省悟呢?苏世长陷入了沉思。但外表上他不动声色,谈笑自若。一会美女献上美味佳肴、琼浆玉液,苏世长也不推让,和李渊杯瓶如梭,开怀畅饮。当李渊在令侍女斟酒三杯之后,苏世长精神更为振奋,便对李渊禀奏道:“今日蒙圣上厚爱,在如此华丽、辉煌的隋炀帝宫殿宴饮下臣,下臣实在感恩不尽!”
“苏卿一贯喜欢进谏,给人的印象是你很直率、坦白、心明如镜。现在看来,世人都看错了,苏卿是最为狡诈不过的了!”李渊以戏谑的口吻笑着说。
“圣上何以见得下臣狡诈?”
“这宫殿本是朕精心建造,你为何说是隋炀帝的宫殿?”
“这宫殿如此豪华精美,原来不是隋炀帝建造的呀?”
“这是朕花了五年时间,遍招天下能工巧匠建造的,怎么是隋炀帝建造的?”
“请陛下恕罪,下臣实在不知。下臣过去陪伴陛下,只见陛下在夺取天下之时,艰苦节俭,所住的居室,不求华丽,只要能遮风避雨就行。所盖被褥,皆用粗丝缝制,破旧了还不准人换新的。所穿衣袍,也多是破旧补过的。我清楚记得,有一次,一个侍卒将陛下的破旧马笼头丢了,换上一副饰有银饰的笼头,陛下还将侍从狠狠训斥一顿,硬不用那银饰的,又去将旧笼头找来套上。圣上当时还说:国之兴衰,人之能否成器,只需用‘节俭’二字量之,便可知矣。臣万万想不到,隋帝的寝宫、鹿台的硫璃瓦会在这里看见。殿内珍珠满屋,银柱金梁,美女盈室,也只有隋炀帝的宫殿才有。圣上前后变化,下臣实在是不敢相信是真的啊!”唐高祖李渊在听了苏世长的话后,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是啊,我的变化为什么这样大呢?怎么在我不知不觉中,已走上了隋炀帝灭亡的道路了。不是苏世长提醒,我不是还要继续走下去吗?怎么这段日子像在梦中一样呢!
苏世长见李渊皱着眉不吭声,明白自己的话已有几分效力,还要紧抓不放,便说:“陛下,下臣因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醉意上来,神智不清,胡言乱语一通,请陛下恕罪。”“不,”李渊颇有感触地说,“我确实走上了亡隋的道路。不是苏卿的提醒,我现在还醒悟不过来。”
苏世长听到这里,赶快跪下叩谢,说道:“陛下这一醒悟,实在是可喜可贺!这是百姓的大福、社稷的大福、国家的大福啊!不瞒圣上说,下臣早已为圣上登基之后的日渐奢靡十分担忧。隋朝就因为奢靡无度,使人民负担沉重,痛苦不堪,最终使天命归于有道的明君。圣上如今取得江山,应该是戒除隋朝的奢侈荒淫,不要忘记打江山时的勤俭节约啊。现在刚刚打得天下,你便学着秦、隋盖起这样的宫殿来,想使天下养息元气,倡廉励俭,澄清混乱的局面,这能办得到吗?”
从那以后,唐高祖李渊一直注意保持俭朴的风尚,使大唐江山得以长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