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易论第九》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
闵子骞小时候,受后母虐待。后母疼爱自己生的两个儿子,有好吃的,就偷偷地给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吃,闵子骞吃不着还常常吃不饱饭。可是,闵子骞怕父亲知道了担心,从未告诉他。
冬天到了,后母所生的两个儿子穿的都是棉絮衣,身上暖烘烘的,而闵子骞穿的却是芦花做的棉衣。
有一天,闵子骞的父亲坐着他们兄弟三人拉着的车外出。
那天,天气非常寒冷,西北风呼呼地刮。闵子骞的棉衣不能御寒,一吹就透,他冻得浑身颤抖,面色灰白,手都冻僵了。
而他的两个弟弟,因为拉车赶路,衣服保暖,脸上直冒热汗,面色红润。
闵子骞的父亲一看,闵子骞瑟瑟发抖而两个弟弟直淌汗,以为闵子骞拉车不卖力气,一气之下,就用鞭子抽打他。
鞭子抽破了棉衣,芦花忽地飞了出来。父亲感到奇怪,抓着几个一看,才恍然大悟。啊!原来儿子身穿芦花,是冻得在发抖。“回家!哪儿也不去了!”父亲命令三兄弟往回走。
闵子骞的父亲真是气极了,他心疼起自己的儿子来。
一进家门,父亲便把妻子叫出来,骂她没有人心,要休掉她。
闵子骞一见,跪在地上哀求父亲说: “母亲在这儿,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离去,那么我们兄弟三人都将孤单,我的棉衣絮芦花,是我家贫困,没有那么多棉花。”
父亲见他的话说得婉转而近情理,便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后母听了闵子骞的话,非常惭愧。从此以后,她痛改前非,待闵子骞比她的亲生儿子还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