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白蔑视权贵

李白蔑视权贵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在当时封建王朝复杂历史的背景下,李白又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但他仍保持着向往自由、蔑视权贵的性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一说其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其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他与李商隐、李贺3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李白不愿应试作官,但诗名远播,诗歌在当时已经唱响天下。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可历史上没有韩荆州对于李白的回复。直到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杜甫《饮中八仙》里就有“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奇句。在当时封建王朝复杂历史的背景下,李白又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任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一说喝醉了酒,在水中捞月亮而死。

天宝元年,李白得到了征召入京的诏命,因为名声显赫和文才非凡,玄宗起初对他颇加礼遇,不仅请他吃饭,而且“亲为调羹”。但他仍保持着向往自由、蔑视权贵的性格。他常常在长安市上游冶饮酒,有时酩酊大醉,需左右侍从用清水洗脸,才慢慢醒过来。有一次,借着酒意,竟让受宠备至的高力士给他脱靴,使高力士对他十分怨恨、恼怒,摘出李白《清平调》中“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来刺激杨贵妃。后来李白终于高吟着“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的高傲诗句,离京东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