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
刘勰(465—520),字彦和,南朝梁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那个时候,腐败的朝廷为了保持自己奢侈的生活,竟不顾人民的死活,随意增加税收,苛捐杂赋多如牛马。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老百姓妻离子散,四处逃荒。刘勰的父母身体多病,干不了地里的活计,又不能带着年幼的刘勰外出讨饭,竟被活活地饿死了。父母死了之后,刘勰失去了依靠,他每天只有靠邻舍的救济过活。后来,刘勰长大了,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7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自立了。他每天早晨很早就到山上去打柴,然后再背到镇上去卖,以此换取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生活。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小刘勰慢慢地长大了。
10岁那年,有一次,刘勰同往常一样,从山上打了柴,背着往镇上走。路过街道旁的学堂时,正好从里面传来一阵朗朗的读书声,这声音一下子就把刘勰给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走到学堂门前,侧耳倾听,一直到下课才走开。卖完柴,在回家的路上,刘勰一边走一边想:“我正愁没钱上学读书呢!这下可好,既可以学习,又不耽误做事。”从此,刘勰不管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每天都去听课,从不间断。
由于刘勰刻苦努力地学习,他长到16岁的时候,就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乡里。加上他本人干活又勤快,更是深得邻舍的称赞。古时候男子16岁时就要把头发扎起来,谓之“束冠”,表示已经成人了。成人以后,按照一般的习惯就要结婚,即所谓成家立业。刘勰虽然没有父母,家境贫寒,但是凭他的人品和勤快,要想娶一个媳妇还是不成问题的。可刘勰却并不这样想。
刘勰有个邻居,对刘勰很关怀,总是帮这帮那。刘勰父母去世后,生活很艰苦,多亏这位邻居照顾,才使得他没有和父母一样被饿死。刘勰对这个邻居非常感激,自己长大以后,也经常帮邻居干些粗活重活;邻居家里偶尔有什么好吃的,也都要分些给刘勰吃。刘勰把邻居当父母,邻居把刘勰当儿子,两家人亲如一家人。邻居有一女儿,比刘勰只小一岁,和刘勰从小青梅竹马,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两人感情也颇深。刘勰成年以后,邻居曾多次暗示愿意把女儿嫁给刘勰,但是古代男女授受不亲,一般都须男方主动到女方家里去求婚,所以邻居的意思就是要刘勰赶快来求婚。刘勰是个聪明的小伙子,这点意思岂能瞒得住他?可他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如果结了婚,那么他就必须真正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照顾老人、媳妇、孩子。一大堆的家务活等着他干不说,整个家庭的生活也必须靠他一个人来负担。这样,他只能整天整月整年地忙碌奔波,以求得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如果这样,他哪还有功夫来看书呢?他的著书立说的愿望不就成了泡影吗?不,不,不能这样!
没办法,刘勰只能装作什么也不懂的样子,仍和以前一样,不停地干活,看书,看书,干活。过了一段时间,邻居看到刘勰还没来求婚,也猜出了他的意思,就没有再强求。
谢绝了这一家,又来了那一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村里给刘勰说媒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乎踏破了他家的门槛。不管刘勰怎么婉言推辞,大家都不相信这么能干、这么有学识的小伙子会一辈子不娶媳妇。对于这些热心人,刘勰无可奈何,只能报之以苦笑。
20岁的时候,刘勰为了表示自己笃学不娶的决心,收拾好了行李,离开家搬到了附近的一个庙里,与和尚住在一起。他一方面帮和尚干些事,另一方面利用庙里的清静环境拼命读书。这样坚持了十几年,读了大量的书,他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特别是对佛教经典和文学理论很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著作中,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密的巨著——《文心雕龙》就是他研究成果的代表作。在历史上,这本书被称为艺苑之秘宝,影响很大。许多人对他的治学精神更是推崇,清代黄叔琳说:《文心雕龙》在于一个“心”字,如果能像刘勰那样用心读书和钻研,文章一定写得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