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写议论文到底有哪些难处呢?高考应试压力下无暇阅读、思考和行走,这是从大处而言。如果就写文章本身来说,又有哪些难处呢?
在笔者开设的四期《逻辑与写作》的语文校本课上,开讲前都先做一番调查来了解每一期学生对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声明的是选这门课的学生之所以选择上这门课,是因为他们想在原有基础上写出他们理想中的更好的议论文。他们来之前都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第一种是通过连续的大量的事例来论证的议论文。如下文:
藏锋与露锋
古人论书法时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现代人则说,“善藏锋者与善露锋者皆成大器。”然而,我认为只有把握藏锋与露锋的尺度,才能真正成大器。
“藏锋”顾名思义,是要人收敛锋芒,低调行事。看过有关宫廷斗争的电视剧或小说的人都知道,往往一开始最嚣张的人死得最早。没有实力却“初生牛犊不怕虎”,毫不知收敛自己,肯定是要早些出局的。而笑到最后的人,往往一定是低调又智慧的聪明人。懂得处事原则,会察言观色,不张扬得罪人,成功也就近在眼前了。我听过一个故事。讲在一家公司,有一个勤勤恳恳,十分低调的员工,他混了几十年,一直只是个科长,他本身很有才华,但却没有雄心。所以一辈子碌碌无为。这种人相对于前面大肆露锋的人来说,要智慧了很多,但仅仅只会藏锋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懂得转换这两面。
能把握藏锋与露锋的人有很多。越王勾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越王败给吴王后,被掳至吴国成为阶下囚,每天卧薪尝胆,收敛锋芒,私下训练军队,准备东山再起。而吴王由于越王的献媚逢迎而放下提防,最终身死国灭。而越王,攒足了实力后,锋芒毕露,打败吴军,重建家园。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也是能平衡藏锋与露锋的成功者。当西楚霸王项羽大权在握,刘邦身份低微时,他善用良将,在鸿门宴上躲过一劫,在项羽面前说话谦卑,而私下做事却异常果断。这的确是刘邦能最终掌握大权,成为赢家最重要的原因。而相较之,项羽则太过骄傲自大,锋芒毕露,以为大权在握,不听谋士之言,优柔寡断,最终败给对手。
可见,露锋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在没有实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不可过分张扬,而应低调处事。当拥有足够实力时,露出锋芒,展露出自己的能力。这是最智慧的做法。
针对“藏锋”与“露锋”,过分露锋最最愚蠢,有如寻死路的做法,而只知藏锋的人注定一生没有什么成就;而真正把握锋芒,该藏时藏得低调,该露时露得张扬,才能成大器,获得成功。
这篇文章共用了4个事例,其中第一个还是真实性很值得怀疑的“我听过一个故事”(其实是不可以拿来作为论据的,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已经对此一贯是忽视的)。
若把这四个事例删去,剩下的是:
藏锋与露锋
古人论书法时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现代人则说,“善藏锋者与善露锋者皆成大器。”然而,我认为只有把握藏锋与露锋的尺度,才能真正成大器。
“藏锋”顾名思义,是要人收敛锋芒,低调行事。看过有关宫廷斗争的电视剧或小说的人都知道,往往一开始最嚣张的人死得最早。没有实力却“初生牛犊不怕虎”,毫不知收敛自己,肯定是要早些出局的。而笑到最后的人,往往一定是低调又智慧的聪明人。懂得处事原则,会察言观色,不张扬得罪人,成功也就近在眼前了。
但仅仅只会藏锋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懂得转换这两面。
能把握藏锋与露锋的人有很多。
可见,露锋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在没有实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不可过分张扬,而应低调处事。当拥有足够实力时,露出锋芒,展露出自己的能力。这是最智慧的做法。
针对“藏锋”与“露锋”,过分露锋最最愚蠢,有如寻死路的做法,而只知藏锋的人注定一生没有什么成就;而真正把握锋芒,该藏时藏得低调,该露时露得张扬,才能成大器,获得成功。
这剩下的一半多一点的,是思想的“干货”,是作者对论题的认识和思考。它结构完整、观点明确、思路清楚,有一点层次,确实算不错的。看作文,关键的是看这个。
第二种是说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一点想法反反复复说几次的议论文。
不要考验人性
诺贝尔奖得主芬森,晚年时看中了哈里作为他的接班人。但他的助手担心哈里会因为家境贫寒而轻易被金钱诱惑,想要考验哈里,但芬森断然拒绝。最终,哈里成为芬森的弟子和丹麦最有影响力的医学家。在哈里晚年时,他坦言,如果老师那样做了,他会被诱惑,甚至一生碌碌无为。
芬森的行为告诉我们,不要轻易考验人性。哈里家境贫穷,怎么会不向往金钱?如果针对这个软肋,设置一个难题。让他选择正义,而又偏偏给他一个大的诱惑,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我们无法大义凛然地说出我们无所求。穷人对金钱的渴求,我们如何能说这只是他人性的缺陷?作为常人的我们,对金钱难道会视之如粪土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性都有欲望。有时欲望会造成人性的缺陷。然而,有的缺陷并不影响大局。如果一定要追求完美,摒弃一切人性有弱点的人,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一个房地产老板十分看好一个对他忠诚的部下。于是,他让部下在某个上市的房子中任选一套。他期待部下能选小的房子,这样便可让部下证明自己是一个不贪婪的人。但事实相反,老板受不了部下的“贪”而自作主张给他一套小房子,最终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差,老板也失去了一个好帮手。
有的人就是这样,总是希望自己看好的人没有一点缺陷,因而设置一些所谓的考验。
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试图考验别人的人性,而是抓住与他人共同获得利益的机会。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试图考验别人,最终两败俱伤。
人性总有弱点,考验人性就是变相使得弱点变大,突显出来,形成自己与对方之间最大的阻碍。
芬森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视人性,也不要考验人性。”这是智者的劝言。
芬森的明智之举,造就了他与哈里不平凡的人生。
人生在世,没有几个圣人,不要试图通过考验别人,而揭露你所“期盼”的对方的人性弱点,而应该缩小“人性”的阻碍,共同创造利益。
上文中意思相同的语句和段落有: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
人性都有欲望。有时欲望会造成人性的缺陷。然而,有的缺陷并不影响大局。如果一定要追求完美,摒弃一切人性有弱点的人,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试图考验别人的人性,而是抓住与他人共同获得利益的机会。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试图考验别人,最终两败俱伤。
人性总有弱点。
人生在世,没有几个圣人,不要试图通过考验别人。而揭露你所“期盼”的对方的人性弱点,而应该缩小“人性”的阻碍,共同创造利益。
我们可以把作者对题目的全部思考概括为:作者认为人无完人,人性总有缺陷,考验人性,会放大弱点,形成人我之间的阻碍,所以提倡不要考验人性,以获得共同利益。这里的思考是较为平庸、世俗的,以“利益”为最终权衡标准,思考的归宿是难以令人赞赏的。
2014年和2016年以自愿参与为前提,笔者曾两次对所教校本课程《逻辑与写作》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的方式是书面回答问题:在写议论类文章的时候(具体分为四个时段:审题立意时、展开思路时、运用论据时、润饰语言时)你觉得哪些困难比较大?
一、审题立意时
没有比较深刻的立意点,无法写出比较与众不同有独特思想的文章。(2015届 叶*繁)
很多时候不会选择写作中所谈问题的角度,不知道哪个角度更适合我(或更优)。
选取角度后对这一角度分析时会思考出一定数量的原因或相关的例证,但不善于取舍,无法理出一个比较连贯通顺的思维路线,也无法自如地引出更深层的含义。(2015届 叶*嘉)
审题时经常会有所偏颇,或者错会题目的意思。(2015届 乐*薇)
经常落入俗套,写一些社会现象与个人的关系,或批判一下社会什么的,但是没有办法从这个题目中找出它的独特之处,得出更深、更普适、更带有自己见解的中心,只能在与案例有关的一个社会领域徘徊,不会更加全面发散地思考。(2015届 赵*简)
缺少独到的对材料的解读和对材料的清晰透彻的理解,有时观点会走极端或有所偏差,缺少观点。(2017届邵*)
审题出现偏差(材料作文)。(2017届 吴*难)
提炼不出最佳的论点。(2017届 杨*)
对话题的分析,应该以何为关键,如何切题。(2017届 夏*)
缺乏新颖、有深度的论点。(2017届 乔*妮)
缺乏好的论点。(2017届 陈*)
难以把握立论的准确性。(2017届 马*忻)
对材料的分析深度不够。(2017届 谢*扬)
题材不好会偏题。写的时候不很清楚主旨。(2017届 陈*婕)
思想不够深刻。(2017届 易*宇)
二、展开思路时
希望老师可以多讲些构思方面的东西。(2015届 乐*薇)
希望能多讲讲结构安排的方法。(2015届 宋*舜)
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使每一段的论点十分清晰,并不能很好地连接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不能很好地理清层次,使文章最后上升到比较有深刻的立意点。(2015届叶*繁)
在确定思维路线后常把握不好引用和论证的篇幅,或者浅层次的思考谈了很多,而那些较为深刻的思考篇幅较小或讲述不透彻。(2015届 叶*嘉)
开头不喜欢直接用论点或论题开头,但很难想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开头。
逻辑行文的逻辑比较混乱,选择的角度比较散,很难想出递进或升华的关系。
对于层次的把握不太好。
如果写三段式,个人认为应该有侧重点,即使在一个大标题下三个小论点也应该有所侧重,不能完全平分秋色。不知道怎么更好地把握层次的详略。议论与记叙的详略把握得不好。(2015届 赵*简)
我认为议论文的论述过程中,思想应顺畅,语言一气呵成,不是表面上的结构清晰。
因此我认为我的不足在于论述过程中缺乏流畅性,容易不断重复同一层面(观点)的句子。
且论述应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我容易过早提出最终的结论,导致后面的内容空洞。
我认为并列式的论述就缺乏这一过程,在行文中应多从正面反面,前后有递进,对观点的升华较好。
我希望老师能教授些行文结构怎样自然,一气呵成的办法。(2015届 李*毅)
思想比较匮乏,较深的观点深不下去。
想要由浅入深却时浅时深,段落间关系较乱。
想要说明多种想法导致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
容易扯开去说,最后收不回来了。
有些思考一闪而过抓不住,听了别人的文章才记起自己似乎想到过同样的观点。
结构安排不利,有些段落过长,有些过短。(2015届 宋*舜)
写时常感没话说,每个分论点的目标不明确,导致结论很弱,缺乏细节描述和举例,有时陷入“空谈”的困境中。(2015届 孙*横)
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有困难。(2017届 李*润)
逻辑不够严密。(2017届 吴*难)
总体论证结构不够清晰。(2017届 罗*旭)
无法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文章条理不清晰。(2017届 孙*妮)
对文章内部应该进行怎样的论述。即分析问题,应该怎样分析,由何展开,以什么为关键来展开。(2017届 夏*)
始终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在分论点阐述论证中偏离中心论点。(2017届朱*钰)
不善于组织明确、清晰而又符合主题的论证架构,无论是在草稿或实际写作中。(2017届 朱*峰)
无法把握开头、结尾升华以及作文的结构。(2017届 陈*)
无法很好地将辩证的双方有机融合,往往一碗水端平。(2017届 马*忻)
无法把握议论文写作的结构。(2017届 谢*扬)
很难在短时间内构思一篇逻辑严明、说服力强的文章。(2017届 丁*宁)
缺少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2017届 易*宇)
三、运用论据时
举例不太会选择事例,尤其是关于人物的例子,这些例子常常是双面性的,很容易被驳倒。(2015届 乐*薇)
我的例子有时比较牵强。(2015届 宋*舜)
找不到合适的论据。(2017届 叶*熙、金*铭)
引用事例名言不恰当。(2017届 吴*难)
缺乏事例,不知如何正确地分析事例。(2017届 杨*)
议论文写作中缺什么?论据。(2017届 乔*妮)
缺少充分有力并合适的论据。(2017届 朱*钰)
缺乏论据的积累。(2017届 陈*、易*宇)
不善于配合分论点的举例内容。(2017届 马*忻)
有时无法找到合适的事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2017届 钟*强)
从一个事例到另一个事例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逻辑关系或过渡不顺畅。(2017届 钟*强)
论据不足,且无法很好利用。(2017届 罗*旭)
四、润饰语言时
议论文写出来后有时很枯燥,有时又“文艺”过头,显得无病呻吟。(2015届 乐*薇)
缺乏“文人气息”,词句太平淡(2017届 叶*熙)
如何避免议论文语言太过记叙文化。(2017届 夏*)
间杂抒情时控制情感表现程度不当。(2017届 朱*峰)
按写作阶段,感到困难比较大的人数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展开议论思路时感到困难的学生人数最多,审题立意第二,运用论据第三,润饰语言最少。
在展开思路时学生感到困难比较大,且他们自己又很想做到的是以下四个方面:有流畅的贯穿全文的思想,5人,由浅入深的走向透彻的论述,10人,清晰的结构层次,12人,合理的详略分布,5人。
学生需要的四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相当多的同学渴望议论文能拥有清晰明确的结构,但也正如上面某一位同学所云,结构清晰是表面上的,结构清晰的文章不一定思想流畅、逻辑清晰,可是思想流畅、逻辑清晰的文章一定结构清晰。结构的组成单位是段落,思路(笔者更喜欢把它叫做思想路线)的组成单位是层次。前者是表面的,后者是内在的。二者可以对应,即一个层次为一个段落;也可以不对应,即一个段落包含几个层次,或者一个层次写了几个段落。但从严谨整饬角度来看,提倡层次与段落的对应性。
层次相对于段落是内在的,逻辑相对于层次是内在的,层次相对于逻辑是外在的。逻辑不仅包含在层次与层次之间,也包含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包含在整篇文章的每个毛孔里。学生不太喜欢并列关系的层次是因为他们不太喜欢思考在一个平面上滑行转悠,他们喜欢破冰,由表现到本质地深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做能更让他们感到自己具有思想的力量,也更能清楚地看清世界的“真相”。他们有思考的勇气,有勇于挑战自我、挑战成见的勇气,甚至挑战命题者的勇气,他们想写出勃勃生气的文章,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由浅入深的论述的确是高层次的能力,因为它要求作者对命题能开拓出更加宽阔深邃的认识空间,其背后是作者的视野、阅读积累、思维方式、伟大的心灵等更为“素质”的实力。
清晰的结构中已包括了对详略的要求,学生之所以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这是一个更显性的困难。所以,清晰的结构、合理的详略与由浅入深的论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硬币的本体就是“流畅贯通的思想”。
学生感到困难的其实就是他们所期待的。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
不要试探他人
诺贝尔奖得主芬森医生晚年断然拒绝了助手提议,不用高薪试探弟子哈里,从此造就了丹麦的另一位医学家。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要用诱惑去试探他人。
当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用诱惑去试探别人时,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于被试探者的不信任。我们用金钱的诱惑去试探家境贫寒的年轻人,用官位的诱惑去试探地位卑微的人,这是出自于我们自以为对其了解,并建立在我们自己对他了解的基础上而妄加的不信任。这种试探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必要的。因为错误的试探往往导致不良的后果。
如果被试探者的人格品行果真没有那么高尚,试探的诱惑可能会使人误入歧途。正如哈里,他自己坦白,确实可能会接受诱惑,那么这次试探便成为了他被金钱收买的机会。而如果不用试探来对待,那么哈里会因此而避免与高薪诱惑的接触,最终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保持追求医学的信念和纯粹的热爱来取得成功,而不是沦落为金钱的海洋里风雨飘摇、见风使舵的小船,金钱的官衔中低声下气的婢女,而使医学进取的道路上免于掺杂金钱的杂质。
另外一种情况,当被试探者真能免于接受诱惑,那么当真相大白,试探者对其人格的不信任必将使他的心灵受到创伤。自己本有高尚节操,不被诱惑所扰,却被人的猜忌和怀疑而扰乱了内心的平静;更为可怕的是,这种不信任的试探使得被试探者产生了厌恶与反感,这样的后果对于被试探者和试探者来说都是不利的。
所以不论被试探者的人格如何,我们要尽己所能去为他们排除诱惑的干扰,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去做他们的事业,不去轻易试探他人。这就像“勿舍己道,勿扰他心”中的后半句话所体现的人生处世的智慧。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距离带给人们很多不信任,我们总想用试探的方法去揣测他人的人心。上司用高薪的诱惑试探员工,老师用参考答案的诱惑试探学生,我们总在待人接物时相信“防人之心不可无”,宁可相信人心的复杂,也不愿相信美好,宁可用试探来加深人与人的隔阂,也不愿稍微吃亏来成就一段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当我们总感慨“心累”,是否应反省自己给他人戴上的有色眼镜?其实,纯净的眼睛才会带来清晰敞亮的视野,而这观看他人的视野便是你自己的心界。
从这层意义上说,己欲立而立人,在生活中我们不用诱惑去试探他人,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去努力立人。其实反过来也是立己。芬森受到的最好回报便是一位出色的弟子,这也是他事业的延续。
所以,不要用诱惑去试探他人,请努力成人之美。
【评析】
这篇文章是这样完成由浅入深的论述的:
文章先提出论点“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要用诱惑去试探他人。”
然后进行归因分析,我们用诱惑去试探他人的原因是什么。
再进行后果分析,这种不必要的试探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分析后果时采用了分类分析,将后果分为两类逐一、明确地论述其“不良”到底是怎样的。
自然地得到了结论:所以不论被试探者的人格如何,我们要尽己所能去为他们排除诱惑的干扰,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去做他们的事业,不去轻易试探他人。与开头的论点贯通。
并引用佛教语“勿舍己道,勿扰他心”予以深化,指出这是一种人生处世的智慧。
文章后半部分进行对当今社会用诱惑去试探他人的现象批判。在简练地罗列了若干种这类事情之后,作者进行了正反两面的论述,都各有精彩。先从反面论述,环环相扣,落点在常常感慨“心累”的我们应该反省自己具有怎样的心境,照应了前文我们用诱惑去试探他人的原因是对被试探者的“不信任”。再借论语名言从正面强调在生活中应该努力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去努力立人。其实反过来也是立己。”在回扣材料绾合结构之时深化主旨,掷地有声。让读者在反省自身之余懂得更深层的意义所在。
全文的思想路线是:提出论点→归因分析→后果分析、分类分析→归纳小结、深化认识→现实批判、反省自己→意义推进、立人立己。
可见,无论是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文章的思路始终是向前走的,只有由浅入深的论述,思想才能不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拉锯。
不要怀疑人性
人性善恶之辩自古有之。时至今日亦未争出上下。而西方,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芬森与其助手也对人性是否应遭试探有所分歧。芬森选择了相信人性,不试探,因而促成了哈里的成功。因此,我们不应当怀疑人性。
不要怀疑人性,因为在客观上,人性永远受到环境、时间等的影响。哈里坦言一贫如洗时的他若遭芬森的高薪试探,会被诱惑甚至一生碌碌无为。也许有的人葆有着美好人性,但为了面包,为了生计这些无法自主决定的客观条件,人有时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外在的条件会使人性在隐秘中发生改变,而试探人性便如一根导火线一般,引燃了这场“毁灭性爆炸”。其带来的结果将是一个脆弱的美丽心灵的湮灭。
正因为如此,不要怀疑,因为人性自身内在是脆弱的,无论是性善论的孟子,或是持性恶论的荀子或西方主流,他们都对美好人性或人性美好部分达成了共识:脆弱。哈里后来的成功不是得益于拥有了“人性之善”而是得益于没有失去。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原本美好善良的教授和心理正常的学生都成了凶残冷酷施虐成瘾的暴徒,人性是多么容易改变。但也不代表人性的碎片是不可黏合的。教授最后又再次回归“善良”,人性其实是脆弱而又坚韧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它是脆弱的,因而我们并不应该试探人性。
如果说这些只是在为“不要怀疑做辩护”,那么我们不妨直中“试探人性”的要害。
试探人性之举本身并不是对人性善恶的怀疑,而是一种对人性的蔑视。芬森选择不质疑、不试探,本质上是抱有对人性的尊重。试探人性,成功了就是对于一颗美丽心灵的戕害,失败了就是对于自身人性的一种侮辱。对于他人的戕害,对于自身的侮辱,人类真的会这么愚蠢,去毁坏本正开放的人性之花吗?无论从其客观本质或是从主观意义试探人性均不能给人类带来裨益,那么又为何要“试探”呢?
因此,无论如何人性都不应遭质疑。这不会带来任何损失,甚至会带来巨大收益。芬森选择了静静观赏哈里这朵花,不去辨其好恶,最后让它长成了一丛牡丹,面对人性,我们应当做的,便是远远观望,让其自开其花,正如郭橐驼所言“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人性亦是如此。
但是当下社会,尤其是在城市化严重的地区,当水泥森林阻隔了心与心的亲近,人们已经开始质疑人性了,以“不信任”“冷漠”“小圈子”的城市化带来的“文化”,正在绑架人们固有的对于人性的信任。闵行区的“钓鱼执法”正是一例,连国家机关都将“人性”当作疑犯,试问我们还能剩下什么?
哈里成功了,可是当下还有更多的哈里失败了,我们需要重建对于人性的信任,迫在眉睫。
【评析】
这篇文章是这样完成由浅入深的论述的:
文章先提出论点“我们不应当怀疑人性”。
然后阐述理由,为什么我们不应当怀疑人性,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阐述。
接着直中要害,“试探人性”的本质是对人性的蔑视、侮辱。
自然总结上文,“无论如何人性都不应遭质疑。”并引用柳宗元之《种树郭橐驼传》所言之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深化认识。
最后揭露当下社会对人性不信任的黑暗面,明白地批评了“钓鱼执法”行为,流露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文的思想路线是:提出论点→从客观到主观阐述理由→直击要害、论述本质→总结并深化→揭露现实、发出呼吁。
文章主体部分从论点到理由是一层深入,从客观理由到主观理由又是一层深入,从理由到要害本质又是一层深入,这就叫“逐层深入”,一般而言,对论点的论述能有一层深入就算不错,能再向内纵深一层已算非常不错,能向内纵深达三个层次绝对难得,这样的议论自然能抵达对论点的透彻认识!能写出这样的议论文不仅是学生自身的期望,更应是广大教师的教学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