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逻辑规律篇

逻辑规律篇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违反矛盾律的常见逻辑错误是:两个判断之间自相矛盾。即在同一个论证过程中将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都予以肯定了,便是两个判断之间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叫“两不可”。康德认为,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都是真理的逻辑标准或形式标准。其次,研究证明,现在艾滋病对西方国家男同志威胁正在节节升高。我们并不否认艾滋病并不只存在于西方。

逻辑规律有哪些?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一、同一律

它是指任何一个概念、判断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概念,不能更换它的内涵与外延,任何一个判断不能改变判断的质与量。

公式:A就是A

A表示任何一个概念、判断或论题。

同一律与议论文写作的关系是:在同一个论证过程(即同一个思维过程)中,论点和概念自身具有同一性。也就是概念、论点是什么,那么它们就是什么,而决不让其他的概念、论点与之混淆。

违反同一律的常见逻辑错误,有以下两类:

1如果违反了概念同一的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的错误。

2如果违反了判断必须同一的要求,就会犯“偷换论点”“转移论点”的错误。

【案例1】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复赛关于“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的辩论中,正方北京大学队的一位队员发言说:“我想提醒对方注意,你们刚才在概念上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你们把贸易保护主义说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具备这种保护主义,实际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保护主义是不同的。”

【分析】北大的队员指出概念间有明显区分,不应不加区别地混淆概念。这种反驳实际上就要求在论证中要遵循同一律,使概念的运用保持同一,防止混乱。

【案例2】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关于“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的辩论中,反方北京大学队曾几次指出对方“我提醒对方注意,今晚的论题是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你们跑题了。刚才同学大谈理性,说了在种种条件下,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可是,我们今晚的辩题是:在客观的现实世界里,发展旅游业是弊多还是利多”。

【分析】这里指出对方的辩论跑题,实际上是要求在论证中运用判断要遵循同一律,防止“转移论点”。

二、矛盾律

矛盾律是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与其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可以两个都是假的,也可以一个是假的。注意,此处“否定”的意思是指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

公式:A不是非A

它要求思想本身不能自相矛盾,因此也可以称其为不矛盾律。

例1 真理是要由实践来检验的。

有些真理不是要由实践来检验。

它们之中必有一个是假的。

例2 茅盾的《子夜》是小说。

茅盾的《子夜》不是小说。

它们之中必有一个是假的。

例3 所有的小说都是专业作家写出来的。

所有的小说都不是专业作家写出来的。

它们都是假的。

例4 一切优秀的小说,都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一切优秀小说,都未曾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它们都是假的。

违反矛盾律的常见逻辑错误是:两个判断之间自相矛盾。即在同一个论证过程中将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都予以肯定了,便是两个判断之间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案例3】在19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关于“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的辩论中,反方复旦大学队曾这样发言:“对方第一位同学说抵御西方歪风就是全盘禁止,而第三位同学又说,抵御西方歪风可以有一部分进来,只要削弱,那么题目恐怕要改了吧。”

三、排中律

它是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没有第三种可能性。“排中”就是排除居中。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叫“两不可”。排中律指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而且只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不能把它们都否定。如果将它们都否定,便是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例1 《满江红》一词,有的说出自岳飞之手,有的说不是岳飞所作,这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例2 甲:我看文艺创作要有点灵感。

乙:不能这么说,也不能不这么说。

甲:那你认为怎样?

乙:(无语)。

四、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的内容表述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如果被认为是真实的,总是要有充足的理由。

公式:A真,是因为B真,并且由B能推出A。其中A代表一个判断,B代表一个或一组判断。

充足理由律要求人们的思维要有论证性,即人们提出论题、作出判断都必须有充足的根据。没有充足根据的判断是不可信的。

康德认为,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都是真理的逻辑标准或形式标准。在他看来,矛盾律是反面的标准,因为遵守矛盾律的思想不一定真,而违反矛盾律的思想不可能真;充足理由律则是正面的标准,因为遵守充足理由律的思想一定是有根据的,是从一些原则得出而且不会导致假的结论的思想。

充足理由律是论证规律,还是逻辑基本规律?在逻辑学界有不小的争议。

【案例4】评价下面这篇辩论词的优点和缺点。

儒家思想能否抵御西方歪风?

我方(正方)的观点是,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我们所说的西方歪风是西方社会中一些造成影响的不好的风气与现象。而抵御也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根据现在依然优秀可行的儒家思想将其对我们的伤害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儒家思想也只是众多抵御西方歪风力量中的其中一支,即使没有成功抵御,也不能将过错全部归于是儒家思想没有发挥作用。

首先,在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淡薄。一个家庭中的亲情,尤其是和父母的关系上,表现得并不好,子女长大成人,就离巢而飞,与父母的利益往来演变成个体与个体的契约关系。而养育我们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使得每个人都知道了赡养父母的义务,亲情也因此绽放光彩。

其次,研究证明,现在艾滋病对西方国家男同志威胁正在节节升高。我们并不否认艾滋病并不只存在于西方。然而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就指出了个人应该修身养性,追求完美人格,他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修身正排在第一位。这种思想教导我们不滥交、不乱搞人际关系,自然也可以远离一些侵害。

另外,西方的功利性、自私、贪图享乐都有着不好的影响,使得社会越来越物质化,重视金钱名利而忽视了精神家园。儒家思想则让我们在社会上讲求尊亲睦邻,孝顺和气,引导我们建立一更为和谐的社会。因此,我方认为儒家文化可以抵御西方歪风。谢谢!

【评析】优点很多,诸如观点明确,多角度阐述理由,条理清楚。逻辑方面的缺点也不少——

1.对“西方歪风”下的定义,概念的外延错误,引起此歪风是发生在西方的误解。

2.“百善孝为先”的“善”与“义务”,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道德,后者是义务,违反了同一律。

3.“男同志”不是乱搞人际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不等于“男女关系”。

4.“我们并不否认艾滋病不只存在于西方。”那么与观点“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

【案例5】下面这篇随笔是否有违逻辑规律?请指明何处违背了哪条规律。

人生如溪流

①人生短暂,如溪流,缓缓地流淌过去,却也不一会儿就汇聚到了大海中。每个人又都何尝不是如此呢?从冥冥中来,过完或短或长的一生,最终又回到了冥冥之中去。

②人的出生其实是偶然的。而溪水不也是如此吗?从岩石间或山顶的缝隙中缓缓涌出,流着,之后几处小溪汇成一条较大一点的溪流。这就像童年的我们,有那样几个小玩伴,不是玩皮球就是捉蟋蟀,成天凑在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③然而溪水之后就没那么幸运了。落叶、树干、泥沙争相来阻挡它的去路。没有闯过这些的溪水就各自渗入了周边的泥土,而闯过这些的溪水则继续着它的流淌之路。我们长大后,也就开始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失败者另找其他路走,而成功者则不断地走下去。克服重重困难,一如溪流在顽强地抵抗着它路上的阻碍,人生与溪流一样,都需要成为强者。

④人生的路各有不同,在分叉的地方,一条溪恐怕会分成数条小溪。人生中,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悲欢离合只是常态。每条小溪的路也不一样,但不论过程怎样,同样都是为了绽放出生命最光彩的荣耀。

⑤到了最后,溪流汇入大河,最终汇入海洋。而人生亦如此,所有人一定殊途同归。溪流各自绽放了自己的生命,有些为人们提供了用水,有些灌溉了溪旁的花朵。而人们,不论成就大小,都会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人类进步提供力量。

⑥人生如溪流。一切都如流水般飞快地逝去,在人生的路上,愿每个人都如溪流般清澈。

【评析】主要违反了同一律和矛盾律。比如前面写到有些溪流没有闯过落石、泥沙的阻挡渗入了周边的泥土,它们还能继续流淌吗?它们还能保持清澈么?后面又说不论怎样的小溪都殊途同归:为社会作贡献。最后又希望人们能成为清澈的小溪。

【案例6】下面展示的课堂教学实录其实是从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评估鲁迅《拿来主义》的逻辑性强弱。

拿来主义

鲁迅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⑨“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⑩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⑪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课堂讨论实录】驳论和立论是议论说理的两种基本方式。一般认为上面这篇文章采用了先驳论后立论的方式,整体结构非常清晰。作者就当时呈现出的“送去主义”进行了一番反驳,提出“拿来主义”,论述对于国外文化和国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选择地进行吸收,但仍存在一些逻辑问题。

生1:本文在文章上半段主要批判了“送去主义”的危害,以及外国文化“送来”的危害,在文章后半段写“拿来”的方法、意义以及条件,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阐述。为什么“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是不对的,我们就要实行“拿来主义”呢?在作为衔接段的第6段,在写完外国文化“送来”的危害后,却直接说我们要“拿来”,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只能论证不要“送来”,不能推出要“拿来”。有驳无立,所谓驳论容易立论难,这是做学术者写文章共知的特点。在论证“拿来主义”上,违背了充足理由律;从全文论证结构上来看,违反了同一律,导致了有种上下文脱节的感觉。

师:你关注到了驳论部分与立论部分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发现反映出思维认识的深刻性。那么我们就来看文中的“送来”与“拿来”,或者说“送来主义”与“拿来主义”这两个概念是怎样的关系?

生1:文中的“送来”是外国列强主动地把他们的东西送给我们,“拿来”是我们主动地从别人那里把他们的东西拿过来,“送来”和“拿来”是矛盾关系。

师:根据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或概念不能同时被否定,其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为真。鲁迅先生在文章前半段已经否定了“送来”,根据排中律,是可以堆出“拿来”为真的。你先前指出它有驳无立,立论是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驳论是通过驳倒与之相反(矛盾)的观点从而证明观点的论证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把驳论看作是一种立论。

师:你先前还提出从全文论证结构来看有一种脱节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也有。

生1:老师也有吗?你刚才不是说从论证不要“送来”是可以推出要“拿来”的?

师:嗯,是的。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种脱节的感觉产生的原因。你们看文章前半部分论述对象是什么?

生1: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主义、送来主义。

师:这些都是各种观点。再想一想,想清楚,它们是针对哪个问题实行的主义?

生1:针对中国对外交流问题。

师:是的,论述对象是中国对外国的物质、文化交流的问题。那么文章后半部分写的“拿来主义”是针对哪个问题实行的主义?

生1:根据作者运用的系列比喻宅子、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针对的是继承接受文化遗产的问题。

师:是的,“拿来主义”论述对象是中国对传统文化遗产继承的问题。显然,文章后半部分论述对象与前半部分论述对象分别是不同的问题。

生1:同一律要求我们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论点必须与自身同一。这篇文章的前后部分是在论述两个不同领域的论点,论述对象完全不同,违背了同一律,所以给人一种前后文脱节的感觉。

生2:在文章开头五段作者先否定了“送去”,然后提出“拿来”。从刚才你们对“送来”和“拿来”关系的讨论中,我受到了一些启发,来分析此处可不可以推得出。

师:好啊!

生2:第一段作者说“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根据文意,“送去”是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别人,“拿来”是主动地选取别人的东西,它们也是矛盾关系。根据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或概念不能同时被否定,其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为真。否定了“送去”是可以推出要“拿来”的。

生1:“送去”和“送来”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

师:文中“送去”的含义是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外国列强,文中“送来”的含义是外国列强把他们的东西送给我们,但是他们给我们送来的绝不是他们所有的东西,而是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生2:都是些暴利的、报废的、倾销的东西。

生1:我懂了,如果外国列强给我们送来的是他们所有的东西,坏东西好东西都有,那么“送来”的概念与“送去”的概念就是矛盾关系了,但是现在并非如此。根据《拿来主义》文意,“送去”与“送来”是反对关系。根据矛盾律,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与其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可以两个都是假的,也可以一个是假的。所以,鲁迅先生把它们两个都给否定了,这完全符合矛盾律。

师:哈哈,学以致用,逻辑分析得很专业啊!

师:我们暂时将上面的讨论做个小结。在“闭关主义”这个历史背景之下,当时中国在对外物质及文化交往上实行的是“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根据矛盾律,作者从否定“送去”推出要“拿来”(第二段和第五段);然后再根据排中律,从否定“送来”推出要“拿来”(第七段),使当时中国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个论点得到了充分的理由。这契合了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充足理由律”。叔本华在《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一书里说道“一个概念系统,即一个互相联系的概念整体;而非缺乏联系,完全分离的概念集合”。并说“科学的概念是从它们的根据出发一个接一个地衍生出来的”。(叔本华《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第二版序论第四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充足理由律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论证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概念和判断本身符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具有确定性,还要求指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具有必然性,具有论证性。正确的思维就是论证性的思维。在一个思维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或论点是真实不虚的,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缺乏充足的理由,那就没有论证性。

生3:老师,我倒想从充足理由律角度来谈谈这篇文章逻辑性弱的地方。文章的讽刺意味突出,对于判断的理由大多建立在自己的观点上和对当时社会中的现象、人物的嘲讽,读起来颇有声势,但由于缺少客观性的事实作为支持,更多的是渗入了作者主观看法的夸张和漫画式的描写,从而看逻辑性尚有不足,不符合充足理由律。

师:讲得有道理。你能不能举出文章还有哪些看法或判断是不符合充足理由律的?

生3:首段提到的“中国一向是所谓的‘闭关主义’”,第二段作者说“我们没有人‘礼尚往来’”,第八段的“姨太太”导致“拿来主义”危机,实际上都没有充分的理由。

师:不仅毫无理由,而且表达还不太严谨。你刚才提到的第一个判断“中国一向是所谓的‘闭关主义’”,这是全称肯定判断,“一向”是主项“中国”的量项,它指向所有时期的中国都是实行“闭关主义”,这个判断太极端,很容易找到反例,比如明朝的开放可以找到很多真实的历史资料。第二个判断“我们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这是个全称否定判断,也很容易找到反例,只要找到一个反例,这个判断就为假。

生4:老师,我有一个疑问,“充足理由律”的“理由”可以有哪些东西做?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一般人会认为文中作者的每一个判断都有充足的事实论据才是遵守了充足理由律。其实,事例仅仅是论据的一小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思辨认识或具有思辨成分的认识都具有原因和原则”。柏拉图认为“即使观点正确也只有等人通过一个原因加以证明,使它们联系起来,才有价值”。论据是指原因、“为什么”、根据、原则。事实是观点成立的原因的一种方式。充足的事实并不必然证明论点,还要看事实与观点之间是否能通过一些规则、原则联系起来,否则依然“推不出”观点。同学们能否在《拿来主义》里发现这方面的例子?

生5:文章第六段体现了充足理由律,连举五个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输入产品即“送来之物”的例子,以其巨大的差异和共同的主要特征:都是外国主动“送来”并引起“清醒的青年们”的恐怖,增加了不完全归纳论证的可信度,从而有力论证了“清醒的青年们”对于洋货发生恐怖是因为被动接受外国产品输入而非自己主动去选取。

师:分析精彩!《拿来主义》不愧是一篇学习逻辑的极佳文本,我们可以学习它论证观点时极富逻辑性,也可以找到它在整体论证结构上的某些逻辑漏洞,还可以在某些事实论据的叙述上感到作者不惜夸张变形来达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尖刻风格。不仅感受了,而且能够理解认识它何以成为融严谨与有趣为一炉,汇理性与感性成一体的一代杂文经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