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对观摩课

“真”对观摩课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摩课,必然是具有表演性的。”曹文轩先生对观摩课的这种评价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是不是但凡“观摩课”都得表演才行呢?观摩课的表演,目的不是给观众以视听享受,而是借助观摩课这个特定的舞台进行某种教学理念的传达、教学模式的呈现、教学方法的示范,以引起一些思考和研究。真对学生,是一个教师必须做到的。优秀教师,不论是在平时自己的课堂上,还是在观摩课上,一定是从教学内容、学生成

“观摩课,必然是具有表演性的。”“讲课老师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都不可避免地成为表演者。”曹文轩先生对观摩课的这种评价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

一线的语文教师心里都清楚:各个地区各个级别的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不仅仅是参赛教师的比赛,更是参赛选手所属单位的一场没有硝烟的大比拼。即便是“语文报杯”这样高规格、高级别的语文赛事,也像是各省市语文教研室的实力拼杀。

曹文轩先生评价2012年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观摩课时说:“那个拿着麦克的执行者,他的行为绝不是个人行为,他的背后有一个团队。”他“经过长时间的排练,他的课程设计是精心策划的,并且是他身边的同事以及专家多次讨论、反复推敲、反复修改过的。”曹文轩先生的这句话反映的是大家都熟知的事实:每一次县市里有人参加省里的或者全国性的大赛,教研室都会组织一个庞大的备课指导团跟着,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多人。在抽签之后,这个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备课中。我们不反对这样的备课指导,可是,如果一个教师最终呈现的仅仅是团队的备课成果,关注的也只是自己在那个特定舞台的表演效果或是否会获得奖项,而没有自己对语文、对教学的理解,那么就会失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面对课堂、面对学生、面对文本时应有的那份真诚。这也许可以算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悲哀吧。

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名称不同,但必须承认的是,它们确实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表演性。是不是但凡“观摩课”都得表演才行呢?难道可以因为课具有了表演性我们就更强化它的表演成分和特点吗?

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篇文章,《公开课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点”》(《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7年第2期)。对第三个“基本点”“关注教学设计品位,把握课堂教学格调”,作者是这样论述的:“公开课(尤其是示范课)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特点,那就是:它既必须超脱于一般课的标准,具有前瞻性、独特性,引领教学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方法;又应该研究师生和专家们的情趣,迎合他们的口味,最大限度地去吸引他们,打动他们,以受到更多听课人的欢迎。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划线为笔者所加)

暂且不去分析划线句中“他们”的指代内容有问题,笔者想说的是:难道因为是“公开课”,语文课的目的就要变吗?要“研究师生和专家们的情趣,迎合他们的口味?”把公开课作为个人成名的重要渠道,而忘了语文教学的根,这绝不是极个别现象。如果一堂课真的是为了获奖或者“受到更多听课人的欢迎”就去“迎合”,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的尊严、语文课的尊严就完全丧失了。

平时的语文课是为谁而讲的,语文观摩课就还是为谁而讲。课的性质、目的绝不会因为现场多了一些专家、听课人就改变,更不能丢弃了课堂的主人——学生而去“迎合”“吸引”“打动”那些客人。

对待观摩课,唯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们坦坦荡荡,让我们不丢失为人师、为语文人的尊严,那就是:真。

对课堂要真

观摩课,一般都有特定的要求:特定的观摩目的,特定的教学时空,特定的参与人群,特定的师生关系,因其多方面的特殊性,而使得观摩课具有与平时的教学课不同的特点,因而“具有表演性”。上课的舞台似乎就成了执教者的表演舞台。

普通的舞台表演,演员力求通过自己的声音、体态、表情等来表现剧本内容,让观众获得视听享受。观摩课的舞台不是一般的表演舞台,它只是为观摩课提供的一个场所而已,不是展示教师表演技艺的地方,而是一个有着神圣名称的地方:课堂。观摩课的表演,目的不是给观众以视听享受,而是借助观摩课这个特定的舞台进行某种教学理念的传达、教学模式的呈现、教学方法的示范,以引起一些思考和研究。可以说,观摩课不过就是把课堂搬到了舞台上,其实质是没有根本变化的,即它作为语文课的性质是恒定的。对于执教者来说,必须始终要有这样的认识:观摩课不是让观众来欣赏和评价“我”这个表演者的,而是观摩“我”和学生们在课堂上是如何学习语文的。

课堂,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空间。对语文课来说,课堂是师生借助教学内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进行心灵对话,提升生命品质的场所。教师对课堂的定位有且只有一条: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其他的目的都要服从、服务于它。从这个角度看,一堂观摩课是否成功,不在于执教者的预设多么完美,个人的表演多么娴熟,而主要在于是否表现出了语文课应有的风采,师生是否真的在围绕语言文字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彼此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要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成长需要,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根基”。

人教版九年级的一篇课文《心声》,反映了现实中公开课教学的一些典型现象和问题:课前过度预设、甚至排练;为了所谓的教学效果和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学校争光)而漠视课堂上非优秀学生的存在;教师为了名利让学生配合作假。

笔者的学生在学习这一篇小说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因为这篇小说中的内容,和他们小学时的生活那么相似。他们说上小学时的公开课,确实就有小说中的一些现象,甚至于开课前都设计好了秘密方案:问题提出来后,会的学生举右手,不会的学生举左手。听来似乎觉得可怕,可现实就是这样。我简直不敢相信,让学生在公开课时配合老师上演真实版的造假戏剧,这竟是我们的语文同行做出来的事情。一个学生在讨论这篇小说时,泪光盈盈地诉说自己小学时被老师贬低斥责时的那种委屈、不甘、痛苦的神情至今还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为了那么点说不出口的所谓名声荣誉,教师在学生面前、甚至还带着学生一起,如此做作和造假,我们的教育良心去哪儿了?我们还如何在学生面前称自己是为人师表的教师?还会有底气教导学生要言行一致,做真实的、真诚的人吗?语文教育,因着它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一直被我敬仰着,二十多年来,我努力用赤子之心去理解、诠释、表现它对人的魂灵精神的引领。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有一些学生因为被要求着配合观摩课上教师的造假而失去了他们对语文的崇敬,对教师的尊敬,对教育的敬畏;美好而神圣的语文教育,就这样被一些看似浓重实则轻飘的表演给侮辱了,真是令人心痛。

真对学生,是一个教师必须做到的。教育的要义在于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真实的人。连最具有人文情怀的语文教育都掺假了,还能培养出真君子吗?

当我们把舞台视作师生生命相互润泽、生命质量提升的重要情境场时,语文才是我们的,我们才对得起我们是在教语文。优秀教师,不论是在平时自己的课堂上,还是在观摩课上,一定是从教学内容、学生成长的角度让自己的课堂具有观赏性、审美性,而不是仅仅注重外在形式上的表演。他们对课堂的设计和调控,关注的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领、激活下是否有了进步和提升。真正贴近学生,从“基于学生,为着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来上的观摩课,才可能是好课。

对文本要真

曹文轩先生说:“一个老师讲课的功夫,其实就是拿捏的功夫。”这个“拿捏”,指的当然是教育教学的内功,而不是外在的花架子。如,文本研读能力,教学资源开发能力,课堂节奏调控能力,面对生成的应变智慧,这些素养都不是能表演出来的,是在教学细节中悄无痕迹地一点点流淌出来的。观摩课上呈现出的是执教者坚实的专业基础、优秀的教学素养、精湛的讲课技艺,这才是观众希望欣赏到的有“拿捏”功夫的“表演”。

曹文轩先生在评点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孤独之旅》时说,余老师简直太懂他了,把他的作品看得太透彻了。余映潮老师说课时提到,为了备好《孤独之旅》这篇课文的教学,他阅读的关于曹文轩先生的文字不少于10万字。如果没有精细的研读作为根基,没有精心的设计搭建框架,没有精致的角度切入教学,怎么可能会有精彩的课堂呢?怎么能够“拿捏”得住、“拿捏”得准、“拿捏”得稳课堂呢?有了“拿捏”这个硬功夫作为前提,课堂自然是不着表演痕迹的。

以文本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课堂,离不开对文本的精深解读、对课堂的精妙设计、对学生状态的精准把握,最根本的是对语文的精到理解。观摩语文前辈陈钟樑、余映潮、黄厚江、胡明道等名师的课堂,会感受到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精美整合,他们的课就像他们的人一样,那么真实、真诚。他们的课可谓是真实的课,是真正值得观摩的课,因为,他们的课折射出他们一心一意关注的是开掘文本的价值,是利用文本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他们心里装的是文本,是学生,于是,他们潇洒自如地带着学生一起,风度翩翩地走入文章,在字里行间穿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更是师生之间在进行彼此的内心对话。

“表演但不着一丝表演痕迹,那是最高的境界。”曹文轩先生这样评价“表演”。要达到“最高的境界”,其实只有一条道:返璞归真。

“真”在哪儿?“真”在真诚,对学生、对课堂、对文本的真诚;“真”在真实:做真实的人,才能引导学生做真人;“真”在真爱,真心爱语文、爱学生,绝不以虚假、做作的演技面对神圣的课堂和值得我们感恩的学生。

“真”对观摩课。

“真”对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