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文学习导语”的教学使用研究

“课文学习导语”的教学使用研究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助学资料中的课文“学习导语”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应该被重视并被有效利用。本文论及的“课文学习导语”,特指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前教材编写者撰写的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起着提示和引导作用的文字。总结提示型课文学习导语多是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对教学内容层面的看法,对师生起着目标导航的作用;问题引导型课文学习导语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引论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形成以下共识: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文本的呈现方式不单是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组成,而是可以有多重方式呈现,如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类型等。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建立在语文课程资源基础之上的,既取决于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又取决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取舍。

教材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目前,对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篇课文的研究。尤其是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因其直接关系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所以被很多语文教师重视,研究成果丰硕。

2011年版本的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建议”提出,教师要“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对教师的一项明确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完全而深入的解读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能力,而“钻研教材”“理解和使用教材”当不只是单纯地钻研教材里的课文,还应该包括教材里所有的助学资料。

教材中的助学资料系统,与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以及实践系统共同构成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如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化常识、综合性学习、非连续性文本(图片图表)、课后练习等,这些资料作为语文教科书内容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对教师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助学资料中的课文“学习导语”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应该被重视并被有效利用。然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学习导语空置不用、用之不当、用之不活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使课文学习导语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准确把握文意、促进有意义阅读的产生、提高阅读能力等目标无从实现。研究并利用好课文学习导语,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对教材的简单化处理,也是科学利用教材、发挥教材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论及的“课文学习导语”,特指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前教材编写者撰写的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起着提示和引导作用的文字。与一般意义上的“助学资料”有明显区别(语文教材中的注释、习题、插图、附录等资料通常被称作“助学资料”)。

本文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全部课文的学习导语进行梳理,归纳出学习导语的内容和特点,深入分析,试图寻找出学习导语内在的规律,并结合具体课文和案例,探究学习导语在教学中的利用价值。通过对学习导语的分析和利用,丰富“用教材教”这一理念,并试图给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开辟出新的研究角度和空间,希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教材编者意图的理解,实现教者与编者对文本理解、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圆润对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学习导语进行研究:课文学习导语的类型和特点;课文学习导语的学习功能分析;课文学习导语的教学使用价值;课文学习导语指瑕。

一、课文学习导语的类型和特点

按照呈现的方式来看,课文学习导语一般可以分为总结提示型和问题引导型两类。总结提示型课文学习导语多是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对教学内容层面的看法,对师生起着目标导航的作用;问题引导型课文学习导语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按课文学习导语的作用来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提示引导型、目标定向型以及能力培养型三类。提示引导型侧重对背景知识的介绍;目标定向型侧重对学生阅读目的的引导,使学生沿着编者的意图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型侧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养,而不拘守现成的结论。

从指向内容的对象来看,课文学习导语有两种:单元学习导语,单篇学习导语,即分别针对一个单元的和针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导语。

单篇课文学习导语的内容,一般包括课文内容、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等几方面。单元学习导语的内容亦是如此。通常以两个段落出现,第一段是从内容的角度对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概括,第二段则从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相关的提示。

课文学习导语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课文内容、提供写作背景、介绍相关知识、激发阅读兴趣、提出讨论话题等。

课文学习导语因为涉及的课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呈现出多彩的风格。

有平实凝练型的,如《化石吟》《月亮上的足迹》《伤仲永》《最后一课》《伟大的悲剧》《曹刿论战》等课文的学习导语,以朴实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文章内容。如: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在下面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化石吟》)

有亲切温和型的,好像娓娓道来,在与读者对话,如《羚羊木雕》《社戏》《我的第一本书》《敬业与乐业》等课文学习导语。如:

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不仅铭记在作者的心里,也会给每一个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这篇文章,你是否感受到其中表现出的盎然情趣?是否回想起你童年生活的某些片段?(《社戏》)

有诗意铺垫型的,应和着课文的语言风格,用诗一样的语言点燃读者阅读的心。《春》《安塞腰鼓》《华南虎》《中国石拱桥》《雨说》《诗经》等课文的学习导语就充满了诗情,如:

舞!舞!舞!忘情地奔放,狂野地倾泻,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安塞腰鼓》)

还有设问激疑型的,在提问中打开读者的思绪,不知不觉地读者就走进了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台阶》《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等课文的学习导语就是如此。如:

与《背影》一样,这篇课文写的也是一位父亲,儿子眼中的父亲。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他有什么追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叙述父亲的故事的?(《台阶》)

通过比较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课文学习导语表述的风格尽管不同,但与该课文的文体及内容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二、课文学习导语的学习功能分析

课文学习导语作为教材中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提供的材料之一,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使这些看似简短的文字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真正发挥它作为教材的作用。课文学习导语对学生学习课文的帮助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了解写作背景

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这个背景可能是作者的创作缘由,可能是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背景。对那些能够提供写作背景的课文学习导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预习、课堂学习等诸多环节运用。

如《土地的誓言》的课文学习导语: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朗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端木蕻良的这篇《土地的誓言》,如果在没有任何助读材料的情况下去阅读这篇文章,学生最直接能够感受到的仅仅是扑面而来的对乡土浓厚的眷恋之情。要想让学生在情感深处读到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爱国之情,想让读者与作者真正达到心灵的共鸣还需要相关材料的辅助。课文学习导语唤醒了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认识,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导语这一桥梁对作者的创作缘由、几十年前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于正式进入课文学习前在情感、知识上有了一定的铺垫,将对“九一八”事变的情感和文章表达出的情感相互渗透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利用学习导语呈现与文章内容直接相关的背景资料在教材里还有多篇,如《在沙漠中心》的课文学习导语:

20世纪初,飞机还是一个不常见的交通工具,最初从事航天事业的人们用生命探索,开辟出一条条新航线。作者是撒哈拉航线的一位飞行员,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山,沙漠。在各种求救求生均告失败后,濒临死亡的他却感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

同样,《真正的英雄》的课文学习导语也提供了准确的背景资料: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其中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之中,世界也为之震惊。1月3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表了这篇电视讲话。朗读这篇声情并茂的悼词,要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知文章内容

有的课文学习导语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学生可以借助这份特殊的文字迅速感知全文内容。

如下面一些课文的学习导语,让我们在阅读课文之前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内容了。

这篇课文以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最后一课》)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1960年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本文生动地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程。阅读时注意感受队员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登上地球之巅》)

八年级上册《观潮》的学习导语尤其高度凝练:

本文只有两百余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风景,又写民俗,使读者叹为观止。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的学习导语既介绍了课文的相关背景又概括了文章内容,整句和散句结合,语言颇具表现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蜂起。帝王之胄刘备有心兴汉,却无计安邦。于是,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出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3.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课文学习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学生一定会主动积极地阅读和思考,潜入文字中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教材中激发阅读兴趣的课文学习导语也是不少的。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音乐巨人贝多芬》)

这一则学习导语,以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切入,用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贝多芬故事的了解渴求,尤其是“耳聋”后、“生活中”的“形象”更让读者有迫切阅读的想往。

再如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的学习导语,虽然很浅很短,可是却传达出每个读者对鲁迅为什么写作此篇的共同疑惑:

这篇文章写的是对儿时保姆的回忆。这位保姆不识文断字,又有些愚昧迷信,甚至连真名实姓都不为人所知,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写她呢?她是怎样的人呢?

这样的一份疑惑自然会引领我们走进课文,走近人物。

用问句的方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这一类课文学习导语的一般写作方式,如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的学习导语:

针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不义之财,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众多好汉志在必得;而负责押运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机,力求“生辰纲”不失。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斗智斗勇,最终结果如何呢?

还有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的学习导语也是如此:

曹操,在正史的记载中,他颇受赞誉;在戏台上,他被固定为奸臣;而在《三国演义》中,他的面貌要复杂得多,常常让人捉摸不透。杨修,这个素负才名的文士,当他自以为能读解曹操的心思时,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读完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当然,也有用留白的方式来促发读者猜测和想象的。如:

《万卡》的故事,勾起李京京对往事深深的怀念。他多么想在课堂上满怀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可是老师却说他“嗓音沙哑”,拒绝了他的请求。在公开课上,京京还是抑制不住地举起了手……(《心声》)

当他举起手后,老师还会拒绝他的请求吗?他为什么要执着地举手呢?是怎样的“往事”勾起了他“深深的怀念”呢?这一切的疑问,都蕴含在那个美丽的省略号里了。

再如:

芦花丛中,渔夫唱晚。一个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与他新买来的“孙儿”拉开家常,其乐融融。老人不禁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了传人而怡然自得。然而,他的愿望却落了空……(《变脸》)

既然已经有了“传人”,为何又说“他的愿望却落了空”呢?这其中有怎样的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呢?

4.提示学习方法

有了阅读兴趣,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也许只能停留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肤浅层面;倘若有恰当的学习方法,那么,课文就可以被我们更好地利用,让它们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钥匙了。有些学习导语,从提示学习方法的角度给我们以启发。如:

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了“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面对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我”感悟到了什么?朗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品味优美的语句。(《紫藤萝瀑布》)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朗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土地的誓言》)

这两则学习导语都强调了要朗读,要品味、欣赏精美语句,这是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标再一次强调,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朗读、品味、欣赏就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再如: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读这篇课文,要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然后把这种社会的风貌想象出来。(《大道之行也》)

抓住“关键词理清课文层次”,这既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独立阅读的能力”。“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社会,谁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想象”、利用与《桃花源记》的联想把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表现出来。

很多作品里的社会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我们都可以借助文字想象出来,从而更好地走进作者笔下的世界和人物的内心,如: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调动你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剧中情景,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雷电颂》)

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教会我们如何去学习议论文,如何把握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学习本文,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有了这样的方法指导,自然可以学一篇而带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5.引发深度思考

王荣生先生曾经论述过课文的四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的课文,其实都是借助对特定课文的学习来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与服务。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这是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的课程目标之一。

有一些课文,利用学习导语这个小小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深思的内容与角度。如,七年级上册的两则《短文两篇》的学习导语都能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短文两篇》:《蝉》《贝壳》)

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宝贵的生命体验?这两篇短文将给你深刻的启示。(《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而以下两篇课文的学习导语则能引发学生对人性良知的深思和追问: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族灭绝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阅读课文,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在震惊的同时,你还能想到什么?(《斑羚飞渡》)

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20世纪70年代,仙湖消逝了,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有时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或者说,理解作品,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对话中,实现读者和另一个心灵的沟通,从而更好地聆听发自自己心底的声音,进一步认识自我。读以下的学习导语,你能说这只是在学习课文吗?这何尝不是启迪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反思呢?

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能否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呢?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对照梁启超提出的“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你对人生价值也许会有更深的领悟。(《敬业与乐业》)

面对家门前的高山,已经年近九十的老翁居然决意与全家人“毕力平险”,这是聪明的举措,还是愚蠢的行为?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或许有时也会面对大山一般的艰难险阻,你将如何选择?本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愚公移山》)

三、课文学习导语的教学使用价值

课文学习导语除了对学生学习课文有诸多帮助以外,对教师教学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当我们努力去寻求其他资料来帮助我们了解教材、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时,我们也许正忽略了手边这个最最宝贵的资源。研读教材,永远是教师的第一能力。解读和利用课文学习导语,就是语文教师研读教材能力的一种表现。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和挖掘课文学习导语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帮助教学设计

网络时代,有不少教师忽略了刻苦钻研教材、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培养,他们宁可舍弃书本,而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从网络上直接下载现成的教学设计。教师的风格不同、具体的学情不同,哪一份教学设计可以有普遍适用性呢?

没有精心的解读,哪有精致的设计?其实,只要我们用心阅读教材,就会从课文学习导语中获得教学设计的灵感。

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导语里的一句话,“快乐”的基调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别致的角度。

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做到声情并茂,从表情写到内心”,还可以“在记叙中插入抒情、议论”,《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课文学习导语提示我们如何写作人物和教学写人的文章。

《孙权劝学》一课的教学则可以抓住学习导语中的“善劝”进行设计:结合具体内容来证明孙权是“善劝”的。孙权劝说的几句话的角度、意味、语气、心理,“鲁肃与吕蒙的对话”“遂拜蒙母”“结友”等都可以证明“善劝”。以一个“善劝”牵起全篇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线条单纯、结构简约,但是有厚度、有力度。

八年级上册的《桥之美》的学习导语非常简要:

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这么短短的两句话将此文与同一单元的其他文章的特点区分开来:这是一篇由画家写的人生小品文,当然不能用教学普通说明文的方法来教学,我们可以从审美角度进行“话题解说”的方式进行设计:说说画家笔下的桥之美的原则,欣赏画家笔下的桥之美的画面,谈谈画家对桥之美的理解给我们的审美和生命启示。清晰明了,又不乏深度和角度,这样的设计乃是源自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的设计。

笔者《答谢中书书》的精妙设计就来自对学习导语的独特领悟。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语言精练生动。

在“赏文”环节,笔者围绕学习导语中的“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设计了两个话题:

“这幅山水画,美在_____,我仿佛看到(听到)了_____。”

“这首山水诗,美在_____,我欣赏到了_____。”

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句式、视角、手法、语言、情感等多个角度对这篇山水小品进行赏析。学生有了这两个话题和教师提供的多个角度,在文字间徘徊品味,发言精彩迭出。

以下诸篇教学设计均得益于笔者对课文学习导语的细细品读和深刻领会: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欣赏“月夜小景”,体会“微妙心境”。

(学习导语:《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欣赏雪后西湖“奇景”,体会雪夜游湖“雅趣”。

(学习导语: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说说那份“失望”,理解那份“追求”,仰望“寒夜”里“闪亮”的“星辰”。

(学习导语: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雪》教学设计中的“比读学习”:欣赏“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体会“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

(学习导语: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是“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粹,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味。

巴金的《短文两篇》(《日》《月》)教学设计:了解“特殊的年代”,体会“别样的心情”,感受“寄托”的“深意”。

(学习导语: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这样的设计简约而又精致,由表及里,由外而内,教学线条简单,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丰美。

以上课例的教学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问题指向性强,思维力度大,都避免了以提问的方式来解读文本,尤其避免了碎问碎答,学生有较为整块的时间思考和交流,课堂面貌干净清爽。

课文学习导语,传达的是教材编者对课文的理解及教学主张。我们要注重理解并努力实现编者的意图,抓住课文学习导语中编者表述上的独特之处,因为这可能正是这篇课文的解读和教学的切入口。教材中几篇儿童视角的小说的课文学习导语,就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设计角度。

《最后一课》的课文学习导语:

这篇课文以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

设计以下这样的一些话题,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

小弗朗士眼中的教室;

小弗朗士眼中的同学;

小弗朗士眼中的韩麦尔先生;

小弗朗士眼中的普鲁士士兵;

小弗朗士眼中的镇上的人;

小弗朗士眼中的课本;

小弗朗士的昨天;

小弗朗士的今天;

小弗朗士的明天;

……

每一个话题都可以引发对文章的精细解读和深度品析。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也是采用了“儿童视角”。《孔乙己》的学习导语是这样的:

一个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一个“苦人”和弱者,在当时的社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篇小说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给我们展示了晚清世风图的一角,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沉的批判力量。

这个“少年的眼光”设计得很独特、也很重要,少年站在“曲尺形的柜台”里,拥有了一个“全知视角”,于是,通过他,我们看到了孔乙己的一生,我们也看到了孔乙己身边的所有的人,我们更看到了孔乙己所处的那个特殊的时代。

“我”的工作;

“我”的掌柜;

“我”身边的短衣帮;

“我”听说的丁举人;

“我”周围的儿童;

“我”看到了孔乙己的出场;

“我”见证了孔乙己的谢幕;

……

这样的传统篇目,因为采用了“儿童视角”来设计,教学会显得更有深度,更有张力。这也是课文学习导语给我们的启示。

2.用作教学导语

教学导入,是一个教学环节,但不一定是必要环节。开篇揭题,直入教学,更多的时候比迂回绕圈更有效。一些教师开课喜欢兜圈子,尤其是公开课的教学,教学导入更是竭尽心思,花样百出,似乎直接入题就显得没有水平、没有艺术。笔者并不反对运用教学导语,而是不赞成说些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教学导语。教学导语应该紧扣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来设计。

教材中的课文学习导语,有不少可以直接转用为教学导语。我们来读下面的这些文字,哪一段不是精彩的教学导入语呢?

你听过知了唱歌、蟋蟀鸣叫吧?你看过蜘蛛辛勤织网、蚂蚁满载而归吧?也许还玩过贪食的花金龟、挂着灯笼的萤火虫吧?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听,蝈蝈又开始唱歌了。(《绿色蝈蝈》)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容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蜡烛》)

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课文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课文的语言却很朴素。那么,这篇课文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请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背影》)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真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下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这样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奇妙的克隆》)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列夫·托尔斯泰》)

傅雷和傅聪父子,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阅读这两封信,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舔犊之情吧。(《傅雷家书两则》)

教材的编者们精心研读课文,提取和整合出的这些美丽的文字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或创设氛围、或激疑起惑、或介绍背景、或提示话题,直接用于教学导语,便是对这些文字教学价值的一种开发。

3.评价人物形象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写人的文章。课文学习导语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可以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更好地走近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品质。

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竟然把自己看得如此平凡。如果你想知道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那就读读这篇短文吧——不仅用眼读,还要用心读,用你的心贴近这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我的信念》)

有这颗水晶般的心的人是玛丽·居里。她曾经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之所以能取得那么伟大的成就,与她的平和的心态是非常有关系的。“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邓稼先,“‘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这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做人就是要做这样的人!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吧!(《邓稼先》)

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就要做像邓稼先一样的人。他的科研品质、他的爱国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的!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芦花荡》)

这一段文字介绍了小说故事的背景、环境、人物,尤其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精练而又丰满。他的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他对子弟兵的满腔热情、对敌人的深仇大恨,他的特殊的战斗本领,都一一跃然纸上。

当读到课文里的“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时,我们自然想到了老头子的那股战斗热情和坚韧品质;他巧设妙计一个人将敌人“狠狠地敲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望了一眼,“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飘撒的不仅仅是芦花,还有老头子的那股老而弥坚、老当益壮的精神。

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弱女子,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奇迹。让她人生出现转机,引领她走向光明的人,就是文中这位为她“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创造了奇迹;谁能否认,她的莎莉文老师不也是一个创造了奇迹的人吗?

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秦王显然包藏祸心,以强凌弱。安陵国的使臣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词穷色挠。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自称为“布衣之士”者,以其智慧和胆识令秦王“长跪而谢之”。他是为国家利益而愿意舍生取义的又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

除了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评价以外,有的课文学习导语还对作者进行了评价。如: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端午的鸭蛋》)

“故乡情结”“超然自在的心”,显然是编者对作者汪曾祺的评价。这样不经意的一笔也可以帮助我们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贴近作者去理解生活的味道。

4.介绍相关知识

初中语文教材虽然只有薄薄的六本书,可是却为我们积累语文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积累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材里,有哪些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呢?通过对教材的细细研读,我们发现,有太多的语文知识蕴藏在课文学习导语中。教学中,利用好课文学习导语中的知识,可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材是一座宝库,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仅仅在课文学习导语中出现的语文类的知识术语,就近70个。笔者对它们进行了粗略分类,鲜明地感受到了教材中这个资源的宏大力量。

如,关于文体的知识有:

寓言、神话、童话、悼词、民歌、新闻、书信、说明文、解说词、散文诗、小说、回忆录、传记、赠言、文体特征、游记散文、讽刺小说、戏剧、影视剧、剧本、记游小品、随笔、杂文、古代白话小说等。

关于写作学的知识:

议论、抒情、叙述、描写、托物言志、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抒情独白、表达方式、写景、状物、模山范水、情景交融、驳论、题材、取材、感事抒怀、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等。

还有关于文学理论和文化学知识的:

体裁、主题、人物形象、艺术形象、艺术手法、悲喜剧、科学文艺作品、山水小品、环境、长短句、咏史、意境、诗词曲、先秦诸子散文、诗经、诗史等。

这些导语涉及的角度广泛、内容丰富。有些是学生已经比较熟识的,如寓言、童话、叙述、描写、说明文、小说、主题等,有些是配合着具体的课文新出现的,如悼词、新闻、传记、赠言、山水小品、意境、演讲、驳论、戏剧等。

当我们遇到单元学习导语和单篇课文学习导语中出现的这些语文术语的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语文知识的传授。当然这些知识不必讲授太深,但要让学生借助这独特的一篇课文了解有关文体、有关手法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丰富他们的语文积累,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对于与文体有关的导语,我们尤其要重视,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处理是否科学恰当。很多课文都有自己鲜明的文体特征,教学中必须考虑文章的体式,依体而教。如笔者抓住“传记”这个知识点对《五柳先生传》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收获了独特的创意设计:以“赞”为钥匙打开“传”。这个角度的设计是基于对传记作品一般教学的反思。《五柳先生传》常见的教法,是逐段讲解。按照一般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朗读、翻译、讲析。传记教学僵硬化,缺乏传记的味道,是普遍的事实。可以说,从课堂上看不出教师对这篇别致的传记文本的独创理解和深度加工,自然就看不到充满个性的创意设计。《五柳先生传》,作为初中教材传记作品中的一篇,有以下特点:第一,是文言文;第二,是以第三人称写的自传;第三,它有一个独特的内容:赞。这几个特点就决定了教学中要做相应特殊的处理。利用这篇传记的结构,我们可以做一个灵动的改变——印证法,把两段的内容打通,让传与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以“赞”证“传”的方式品读传记,而不是机械地翻译、解读课文。学生会因要完成印证这一任务而在文本里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以“赞”为钥匙打开“传”,将传记作品教得灵动,让学生学得生动,这是对“传记”这一知识点的准确把握。

四、课文学习导语指瑕

一般而言,单元课文学习导语对整个单元的课文的学习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它抽取出单元内的几篇课文的共性特点,不论是内容的,还是表达方法的,或者是学习方法的。单元课文学习导语与单篇课文学习导语应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通过反复研读和深入理解,笔者发现,在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不论是单元学习导语还是单篇课文学习导语都存在有失偏颇的现象。

(一)单元学习导语指瑕

上一单元涉及的非正义的战争中残杀无辜的暴行,使我们在震惊与悲痛之余,发出这样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这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学习导语。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分别是: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李森祥的《台阶》,杨绛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几篇作品都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保姆、父亲、邻居、信客,他们确实是社会中的平凡人,但他们都是单元学习导语里的“弱者”吗?

老王,一个生活艰难的人,一个没有亲人的人,一个死后埋在不知道什么名字的山沟里的人。老王是弱者,这是确凿的。然而,其他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呢?

中年的鲁迅回忆自己儿时的保姆,是把阿长当作“弱者”吗?他在《朝花夕拾》里记录的几个人都是对自己的人生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对阿长,更多的是追忆和感激。“诉说”“对弱者的关爱”,应该不是这篇文章的创作意图!

朱自清在回忆当年父亲车站送别时是把父亲当作“弱者”吗?虽然,在那时那刻,父亲确实处境很困难;但是,通常情况下,一个儿子是不会用同情弱者之心去定位自己与父亲的感情的。联系朱自清与自己父亲之间的那些波波折折的事情,我们相信,朱自清写作《背影》时更多的还是因为对父亲的理解,尤其是在祸不单行日子里对儿子爱的那份理解吧。

《台阶》的学习导语中写到:“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叙述父亲的故事的?”这一句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以为文中的父亲就是作者的父亲。其实,这是一篇小说,作者借这么一个父亲来反映中国农村绝大多数的父亲的终生梦想:改变居住条件,获得似乎与之匹配的精神评价。在对这样的父亲的命运表达关爱的背后,也许还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品味去理解。

我们来重点分析《信客》这篇文章。

《信客》的学习导语:

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

《信客》,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散文。散文要表达的是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独特的态度和字里行间弥漫着的情思。《信客》像余秋雨先生的其他散文一样,蕴含着“对文化所留有的尊敬”。文章中“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他“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余光中语)在这篇文章中,要“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的话,这是一种怎样的关爱呢?单元学习导语对几篇文章的主题的概括不能涵盖这一篇。这一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写人记事散文。这是一篇表达作者对信客这种特殊职业的思考的散文,不是为了表现和讴歌信客的品格和精神,而是要借两个信客的命运引发我们该怎样理解信客这种职业。“信客”,他们的身上背着一个大大的、重重的“信”字,而他们又何尝不是别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作者冷峻的目光后面是对信客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关注,更是对以信客为轴心的广大的城乡社会生活的深度揭示。文章固然含蓄地表达了对信客品质的尊重与褒扬,但更多的还是因信客而引发的对社会、对人性的追察和思考。学习《信客》,最需要理解的是穿插在信客事迹叙写中的议论性语句。课文里的以下这些语句是我们理解这篇文字的很重要的钥匙:

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

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

来“看个热闹”的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寻。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让我们再来看看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学习导语。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在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学习本单元,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是:鲁迅的散文诗《风筝》,张之路的小说《羚羊木雕》,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冰心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两则》。

在此处刻意列出几篇课文的文体,就是想要说明,单元学习导语里的表述是不妥当的。

先说说这几篇课文的主题。

几篇文章都写了家庭,但是主题是否都是反映亲情呢?是如单元课文学习导语所说的“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吗?

“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风筝》)

《风筝》一文中记述的“我”破坏弟弟风筝的事情基本属实。借助对儿时这件事情的回忆,鲁迅先生要表现的是对亲情的理解吗?表现一个中年人对曾经经历的一份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对儿童教育的思考也许更贴近作者原先的创作目的。

《羚羊木雕》中父母对女儿的爱是文字表面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折射出的家庭教育和代沟问题才是这篇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

至于《世说新语》的两则故事更不能说是表现亲情的了(后文详述)。

再谈谈这几篇课文所反映的事情的真实性问题。

单元课文学习导语中写到:“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自己的切身体验”,这也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小说《羚羊木雕》一定就是作者张之路的“切身体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现实中的作者!“你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已有了主见。有时候,对某些问题,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学习导语提示我们,这一篇小说反映的是孩子“与父母的分歧”问题。

这几篇文章中,也许除了《散步》,其他文章的“我”都不是作者。用文学的手法表现作者对某一主题的理解,作者就一定要有过“切身体验”吗?《世说新语》就更不能说是作者的“切身体验”了。

再看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导语:

少年时代,是人生中难忘的诗章。在成长中,有和煦阳光,也有风霜雨雪。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欣赏这些作品,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这个单元里有这样四篇小说:鲁迅的《故乡》,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黄蓓佳的《心声》。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经历串起对故乡前后二十年生活的展现,表达“我”对故乡发展的深度思考。其间尽管有回忆儿时生活的片段,但是定位为“主要写少年生活”显然是不对的。

《我的叔叔于勒》借助“我”的眼睛来呈现生活。小说主要不是写“我”的生活,而是采用“儿童视角”来展现生活风貌、揭示社会问题,激发对人物命运(不仅仅是对于勒,更是对菲利普夫妇)及整个社会的思考。

“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显然是以偏概全了。

另外,单元学习导语在具体的每课的学习导语中没有呼应、没有落实,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九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学习导语中写到:

学习这个单元,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这一则学习导语提示我们,本单元要关注“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这个单元里有两篇演讲和两篇书信,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这是教学中对文本处理定位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单篇课文的学习导语中,全都重在对文本内容的解说上,而没有对单元学习重点的落实。

(二)单篇课文学习导语指瑕

每一篇课文学习导语都反映了编者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出来的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可以是其他人物。虽然,作品离开了作者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作品了,文本解读也是丰富的、多角度的、多层面的,但是忠于作者的创作动机应该是理解文本的前提。

下面我们试着对几篇课文的学习导语进行解读,来看看它们的表述是否恰当。

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这始终是人生的两大难题。用心体会下面两则寓言的寓意。(《人生寓言》)

这是周国平的两则《人生寓言》的学习导语。这两则寓言是《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第一则寓言写白兔最终拥有了月亮,可是他原先的快乐却失去了不少。月亮在白兔眼里就是“财富”吗?幸福、向往、追求、梦想,或者仅仅就是一份遐思,也许都是那个挂在天上的“月亮”。把月亮等同于财富是狭隘地理解了这篇寓言了。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这里,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读懂这两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世说新语〉两则》)

这两则故事一则是《咏雪》一则是《陈太丘与友期》。《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的“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咏雪》叙写了谢太傅带着孩子们赏雪论议的生活画面,表现的主要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文学活动,高雅有格调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从“言语”的角度来表现两个不同性格孩子的特点。《陈太丘与友期》在展现元方与父亲的那位失约的朋友相处的短短的情节里,表现出古人对做人要方正的要求。两则故事其实塑造了三个孩子,用“聪颖机智”来评价他们显然是不确切的,也是不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七年级上册的《散文诗两首》(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 母亲》)的学习导语如下:

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两首诗,就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冰心的《荷叶 母亲》是一篇典型的托物抒怀的作品,托借荷叶在大雨中呵护红莲来表现母亲对孩子的疼护,赞颂母爱。文章的最后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卒章显旨,“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泰戈尔的《金色花》的主题是表现母爱吗?

泰戈尔在《金色花》里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形象,他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悄悄地为妈妈做事。整篇文章以孩子为主要叙描对象,通过他的一言一行,来表达他对妈妈的热爱和依恋。孩子对母亲的爱并不是母爱。联系泰戈尔的家庭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泰戈尔对已在天国的妻子和一对儿女的追思,文中的温馨欢快默契的母子生活画面也许曾经就是泰戈尔家里的情形,也许是泰戈尔希望在天国的妻儿能够拥有的美好景象。

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不仅铭记在作者的心里,也会给每一个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这篇文章,你是否感受到其中表现出的盎然情趣?是否回想起你童年生活的某些片段?(《社戏》)

与《背影》一样,这篇课文写的也是一位父亲,儿子眼中的父亲。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他有什么追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叙述父亲的故事的?(《台阶》)

以上两则学习导语中的“作者”都是不恰当的。这两篇都是小说,文中的“我”不能视为就是作者本人。用“作者”来代称“我”,这样的表述是不严密的,甚至是错误的。

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信客》)

信客“已经消失了”?虽然当前的通信事业很发达了,但是,在穷乡僻壤、山里旮旯的很多地方,人们与外界的联系还是要通过信客才能实现。也许,在名称上已经不叫“信客”,但是,这个职业的性质却是没有改变过。从这则导语看出,编者对此文的理解是要学习信客这样的具有“默默奉献”“品格和精神”的人。这样理解,就把《信客》简单化为记人叙事文章了,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的风格和立意是有出入的。

结语

要能够很好地“用教材教”,就要先深入教材,解读教材,整合教材,才能充分挖掘并用足教材价值。

课文学习导语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教材处理能力是一个教师必需的基本能力。理解课标精神、把握编者意图、实施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对教材的研读和处理。

通过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学习导语的全面梳理、解读和分析,笔者对“用教材教”理念的认识更为清晰丰富了。

愿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课文学习导语的作用并在教学中发挥出课文学习导语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