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品·情感·人生

作品·情感·人生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希腊教育家们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理智健全和人格完善。纵观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是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人文教育本质上可以归结为情感教育。通过阅读,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语文课前口语训练活动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都能见到。然而出发点不同,势必就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影响。纵观语文课前活动的形式,通常有以下一些内容:学期初的自我介绍;一事一议;说成语故事;诗朗诵;推荐一本书;说名人故事……不论形式怎样,内容如何,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上台演说的胆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然而,从教育的目的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这些都还远远不够!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把语文课堂课前几分钟的口语训练当作一门学问、一种艺术,我琢磨并研究它,努力使其成为利用课外作品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对话,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引领学生打好人生旅程的重要基础。我深深地认识并理解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以及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默默地按照自己的思考实践着。

《叩问灵魂》《幸福加减法》《珍爱生命》《慎对优势》《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感悟“享受贫穷”》《快乐的真谛》《学会放弃》《活着才有可能》《道德的大厦》《朋友如钻石》《机会的本质》《生活的态度》《心境的魔力》《拒绝浮躁》《生命中的大石块》……以上这些均是笔者语文课堂上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时学生提供的文章的名字。抛开对以上文本的一切分析、评价,单看这些题目,就有理由相信,学生在抄下这些题目时,内心就会掀起或大或小的情感涟漪。

经常受到饱含人生哲理、充满人间真情的作品的熏陶,在与作品、同学、老师对话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人生的真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我所追求的语文课堂的口语训练境界。我相信,这样的语文课堂会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很重要的灵魂牵引作用。

古希腊教育家们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理智健全和人格完善。纵观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是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教育以人为本”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教育理想,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到布什总统的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其充分发展的完美的教育。

于漪老师说过,真正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牵引人的灵魂,提升到真善美的境界。(1)

母语教育,实际上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即“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

语文学科,是母语教育的直接渠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的概念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简言之,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

人文教育本质上可以归结为情感教育。情感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亲情、友情乃至热爱他人等;还有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如热爱世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知识等。情感(Feelings)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客观环境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一种直接反应状态,折射着人的价值观”。(2)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人的情感比作是调准了弦的小提琴,他说,只有调准了弦的小提琴才能演奏。“黑格尔曾把人类精神发展史比作以理性和情感为经线和纬线编织的大地毯。”(3)

朱小蔓教授认为,情感教育是“主张人格和谐的教育”,它“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的领域之一,对其施与教育力量,促使个体情感潜能在新的教育氛围中,发生新的质变,达到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4)“情感在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中,起着调节、组织、导向和动力作用,它的发展对个体的认知、行为,以至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制约作用。”(5)很显然,情感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片面地理解为只是对人的‘情感’——与认知性素质相对的要素的开发与教育,而是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健康、充分生成”。(6)如果把学生仅仅看作是一个盛知识的容器,自然没有必要进行什么情感教育;而如果真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主体,则要尊重他的人格,促使他们产生内心的积极体验,则必然要十分重视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源于生命又开发生命,生命既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语文课程的开发对象。语文学习,较之其他学科,更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教学是偏重于情感与内心活动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精神养成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大量的是情感性的、体验性的、充满着人文精神的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学生通过感悟、咀嚼、体味、深思、积累而慢慢地内化为自己作为“人”的基本素养。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广泛阅读就是直接的人文教育,学生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更在深刻地接受着最丰富的情感教育。通过阅读,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从某种角度讲,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胜过任何一种形式的机械说教。

有人说:“教室是最拥挤的人类环境。”(7)每天在这个几十平方米的环境中,通过大量的新闻和美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实在是一项令世人敬仰的光荣而宏伟的事业。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开展课堂口语训练的(因篇幅有限,在此选介两种形式的口语训练)。

1.读报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勃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紧张繁重的学业的重荷下,学生几乎没有多少时间能将他们疲倦的目光从作业堆里抬起,更别谈他们会主动了解国内外大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状况让我把时事新闻拉进了我的语文课堂。

基本程序和做法是:按学号顺序,每节语文课前由一位同学给大家读报。要求是:读报者在近两天的各类报纸中,选择一篇给自己震撼力最大的新闻类文章,用普通话和适宜的语调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全班同学用线条法记录新闻的要素。读报者要向大家诉说此新闻对自己究竟有怎样的震撼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考,也可以就新闻反映的社会问题等向台下同学发问。全班同学交流听后的想法。

几分钟的活动,不仅锻炼了读报者的朗读能力、口头表达和应对能力,积极的思维能力,还最大限度地培养了所有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更重要的是,从“人”的角度来看,读新闻让学生能始终关注社会、思考社会并进而引导他们积极建设社会。如:民工生存、教育收费、下岗再就业、市政规划、物价涨跌、国际争端、体育赛事、空难海啸……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都是课堂里被积极讨论和交流的话题。

“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社会适应。”(8)“艾丽丝·默达克(Iris Murdoch,1970)认为,关注是道德生活的关键因素。”(9)读报让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关注现实生活。另外,每一位学生都是讨论活动的主角,他们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因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10)语文课前的读报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以说,只要教师运用得好,无论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角度还是从“为不可知的社会培养可知的人”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堂的读报活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美文

基本程序和做法是:每节语文课按学号的顺序,在开课伊始,由一位学生背诵他精心挑选的课外美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准确快速地记录自己最有感触的文中的语句。背诵的同学在背完全文以后,向全班介绍选择此文的理由,重点是赏析文本内涵,听记的同学则从不同的角度有感而发,展开讨论交流,尤其鼓励新视角、新观点。师生在平和宽松的氛围里作彼此的心灵对话、与文本对话。

对于“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是相当感动和珍视的。我与学生们用实际的投入体验并享受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是无话不说的朋友。记得一次交流感受时,我说到:“我以为在这样喧嚣的世界里,不会有什么能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了。没想到,昨晚读《读者》上的一篇故事时,我的眼泪怎么也控制不住。”说到这,学生们急切地询问是哪一篇,没想到一些孩子也读过这篇文章了,于是我们又就亲情、感恩进行了交流。学生们说起自己的经历时,有时激动得几乎是双眼含泪、声音哽咽。此时的课堂充满了人性的光芒,没有一个人游离于主题之外,心与心之间产生了磁场,精神与精神之间响起了共鸣。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境界啊!

听记、赏析、讨论精彩的美文的做法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除了学习教材上的30篇课文,学生们挑选、讨论、赏析美文,扩充语文学习的内容,把视线由课本引向更多的学习材料,每个学期光是在语文课堂上就多学习几乎近百篇文章。“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菲尔(Peter Mcphail)认为:“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是一种合作互助、友爱情深的治疗场所和人格生成的摇篮。”(11)每节课都能接触到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的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可以“有所超越,而生成一定的人生意义”。(12)只有美的东西,才能把渴望成长的心灵导向正确的方向;只有美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激发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接触美文,欣赏美文,使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激动人心的智力探索,一种愉快的审美享受,一种怀着希望的文化旅行。这时,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审美的需要,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对生命意义的精神企求的过程。

以上的两项课前活动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改变了每一次口语训练只针对个别人的低效率做法;同时,也真正贯彻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既实实在在地重视并实践了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重,又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更重要的也更有价值的是,活动通过呈现、交流文本的形式实现了语文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了学生优良的情感素养。

我们说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在“多元社会中,人类的生命意识在凸显……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13)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急迫。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之约发表的教育声明中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14)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教育心智而不教育心灵就是没有进行教育。”(15)

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完成知识和能力的目标以外,更应该注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用和开发语文教学中的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丰富和创造自己的人生意义,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语文教学应该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

(1) 于漪,《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期。

(2) 杨岚:《人类情感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3) 杨岚:《人类情感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4) 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中学情感性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终期研讨会发言记录。

(5) 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1页。

(6) 刘慧:南京师范大学“中学情感性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终期研讨会发言记录。

(7) 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8) 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9) [美]内尔·诺丁斯(Nel Norddings):《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10) 《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3月23日。

(11) 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1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13) 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14) 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15) 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