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一词,在中国家长的字典里很少出现。他们习惯了对男孩进行说教的教育方式,而忽视了通过亲密行为无形地影响男孩的有效性。其实,亲吻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它能够让男孩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再以爱为出发点,不断地奋斗、努力。
李明家有一个很特别的惯例——每天早晨、傍晚和睡觉前,他的父母都会给他一个吻。这个惯例自从李明12岁的时候就有了,一直持续到现在,已有五年之久。
这天,王阿姨来串门,又看到李明的妈妈亲吻儿子,忍不住地问道:“你们这是什么习惯呢?这样去亲吻男孩,他不会不好意思啊?不是外国才有这样的家庭礼仪吗?”
妈妈笑着回答:“以前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要亲吻,但看到了美国著名画家本杰明·威斯特的故事后,发现亲吻对男孩的成长真的很有帮助。”
妈妈接着说:“在本杰明小的时候,他的妈妈有事出去,安排他和妹妹在家。他在家中发现了彩色墨水,就在地板上画起妹妹的肖像。等他的妈妈回来的时候,看到地板上被各种颜色的墨水所污染,顿时心生怒气,但当她看见地板中间妹妹的肖像时,惊讶地叫了起来,微笑着并亲吻了他。在妈妈的亲吻鼓励下,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人的爱,因受到激励而做得更好。”
看着刘阿姨,妈妈指着自己说:“这就是我要亲吻男孩的原因。父母的亲吻可以鼓励男孩,使男孩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进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生活。最初的时候,我也羞涩于亲吻儿子,但是通过几次的实践,我发现儿子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有自信,更加信任、尊重我,于是我就一直坚持,把亲吻当成一种习惯。”
案例中的这个故事,正是体现出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当本杰明的妈妈看到他的行为时,并没有马上生气,而是在发现了他的超强画画能力后,以亲吻的行为结束了这一事件。
妈妈的这一行为,使本杰明清楚地看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在妈妈的鼓励下,他逐渐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李明的妈妈在看到这一故事后,深刻地认识到亲吻的重要性,便亲身实践,慢慢地在李明的身上看到了变化,她的亲吻改变了儿子。
亲吻是通过具体的亲密行为,来表现对特定人的喜爱。父母的亲吻行为是以爱为出发点的,从中能够表现出对男孩的尊重以及肯定,鼓励男孩来进行正确的活动。因此,亲吻能让男孩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然而,自古以来中国文化比较含蓄,由此使得很多中国父母因为羞涩、无意识等原因而不去亲吻男孩。许多父母认为亲吻是外国的文化,没有必要去接受。其实,亲吻更是一种教育男孩的方式。通过肢体的接触,男孩更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使其受到鼓励而不断发展。
父母在亲吻男孩时,虽然彼此之间没有语言的交流,但却是胜于语言的心灵交流。所以,父母要意识到亲吻对男孩的重要作用,学会亲吻、用心亲吻,带给他爱的力量,鼓励他不断努力、超越自我、完善人生。
意识到亲吻的重要性。
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亲吻这一举动给男孩带来的益处。其实,这一个小小的行为,既能体现出父母对男孩的爱,同时也能化解亲子之间产生的误会,使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坚定。亲吻可以把父母与男孩的感情凝聚到一起,从而使彼此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亲吻能够使儿子更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倘若父母没有任何的外在行为来表达出自己对儿子的亲近,孩子也就不可能靠心完全地体会到,这就容易造成父母与儿子之间产生裂痕,不利于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因此,父母要意识到亲吻的重要性,多亲亲男孩。
亲吻男孩有讲究。
亲吻是通过爱的方式来表现对对方的接纳。不同的生活情境,亲吻或许产生的意义不同。因而,父母就要了解如何亲吻。在亲吻男孩时,应该讲究亲吻的部位。
比如,在儿子即将睡觉的时候,父母通过亲吻他的额头,来表示晚安,暗示他明天即将开始新的生活;在儿子兴高采烈或者伤心郁闷的时候,父母通过亲吻他的脸颊,来表示对他的鼓励,告诉他你很棒、你能行;在儿子放学回家后,父母也可以通过亲吻他的脸颊,来表示对他的喜爱,表现出父母的爱;在儿子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亲吻他的手,使其感受到对他浓浓的爱意。
用亲吻来鼓励男孩。
亲吻是一种巨大的鼓励,能够激励男孩不断前进。当男孩犯错误时,父母在给予批评后,还可给予他一个亲吻,能够使他产生适当的愧疚感,促使他改正错误而坚持正确的行为;当男孩因做成某件事而受到表扬时,父母的一个亲吻,能够更加激励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内在驱动力,从而不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父母要善于把握这些看似很小但作用很大的举动,用亲吻使男孩感受到父母的爱,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支持,从而鼓励男孩不断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坚持正确的行为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
亲吻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是父母教育男孩的有效方法。通过亲吻,可以使男孩更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培养其积极的良好性格,促进男孩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