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是最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同样适用于男孩的教育。父母与男孩握手,通过肢体接触传递情感信息,男孩可以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支持与鼓励。进而,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所以,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多与男孩握手交流。
明超的妈妈一直以来都只是采用说理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他。随着明超的年龄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青春期阶段,妈妈发现他渐渐地抵触这种方式,不再有耐心去听她的话。于是她意识到,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应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来引导、教育儿子。
通过对一些教育书籍的研究,妈妈发现,握手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行为。它不仅能够简单直白地表现出父母对男孩的支持,还能够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所以,妈妈尝试用握手的方式与男孩沟通。
当明超正在从事一件正确的事情时,妈妈不再像过去那样,苦口婆心地告诉儿子坚持做的好处、反复提醒他要继续,而是通过简单的握手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支持,鼓励他继续前行。
当明超做错事情时,妈妈不再像以前一样,在严厉批评后一味地要求其改正,而是在批评的基础上通过握手不断地支持、鼓励儿子,激励他不断改正错误。
妈妈在与明超进行沟通的时候,非常注重使用握手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妈妈发现与儿子多握手,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更加亲密。
握手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能够表现出对他人的支持。明超的妈妈意识到,单纯地跟儿子说话、讲道理已经不能引起他的兴趣,甚至使他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她通过对一些教育书籍的研究,选择了握手的行为方式。在与儿子的交流中,妈妈采用多握手的教育方法来表示对他的支持,起到了很好的提升自信心的作用,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中国的很多父母在表示对男孩的支持时都习惯用语言,但殊不知一味地用语言表现既乏味又毫无新意,使男孩感受不到父母语言以外的温情,从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语言上的效果不理想,不妨采用握手的方式试试。
握手是一种最常见的肢体接触,通过身体的交流来传递情感。对男孩来讲,父母的握手行为,能够带给他极大的精神支持。当父母的手握住儿子的手时,儿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温暖,进而从心灵上感受到父母的爱,体会到父母对他的支持。
握手表达了对男孩的支持,是给予他成长力量的有效行为。父母应该重视握手的作用,多与男孩握手,掌握握手的礼仪,使其发挥最大功效,支持并鼓励男孩不断向前发展。
父母多与男孩握手。
首先,父母要意识到握手的重要性。握手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行为,可表现出当事人的情感。父母主动与儿子握手,使其感受到手的温度,进而温暖身心。男孩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支持后会逐渐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父母都是他的坚强后盾。
握手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友好,一种支持,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尊重。当男孩感受到父母的平等友好与尊重时,他就更容易打开心扉,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这时,父母也就能够深层次地了解儿子成长中的方方面面,以便进行正确的引导。
其次,父母要多与男孩握手,也要鼓励男孩主动与父母握手。父母与男孩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父母应该适当地放下长辈的身份,与男孩平等的交流。习惯于同儿子握手,让儿子感受到父母的友好与支持。作为父母,也应该鼓励男孩主动握手。男孩主动握手的行为,体现了他的积极态度,表现了他对事物的接受。一旦接受,就能促使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待人接物。
掌握握手的礼仪。
父母只有掌握了握手的礼仪,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效果。在握手时,父母要注视着男孩,态度要真挚亲切,切不可漫不经心。注视,即告诉儿子,父母爱你,可使儿子意识到父母的用心,感受到父母的爱。
握手的姿势,应该是“平等式握手”,即手掌垂直于地面。切勿出现掌心向下的“支配式握手”行为。握手的力度要适中,力度过大会给男孩造成疼痛感,过小又会使男孩毫无感觉,起不到效果。在握手的时间上,应该控制在3秒以内。有研究表明,3秒即可达到恰当好处的情感传递效果。
用握手的行为来鼓励男孩。
父母太多的语言鼓励会让男孩失去倾听的兴趣,不妨用握手的行为来鼓励他。当你用坚定的眼神注视着儿子,握住他的手时,就把支持和信任也传递给了他,那么儿子在收到信息后,会心生责任感,进而把父母的支持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不断地努力。
当儿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只需要握住他的手,告诉他“我一直在这里支持你”;当儿子犯错误时,父母握住他的手,告诉他如何去努力,支持并鼓励他沿着正确的方向改进;当儿子取得进步时,父母不需要太多的表扬话语,只需要真诚地握住他的手,使他切实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促使他勇往直前。
握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行为,但是却对男孩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一个握手行为,能够使男孩感受到巨大的支持力量,增强男孩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同时,还有利于亲子交流。所以,父母要多与男孩握手,给予他巨大的支持力量,促使他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