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男孩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不会,而是粗心马虎。男孩一旦养成读书、学习不求甚解、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就会导致其对所学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不良后果。此时,父母正确有效地帮助男孩消灭“马虎”等不良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读初一的东东性格活泼好动,大大咧咧,课下喜欢和同学们嬉戏打闹,课上小动作也很多,顽皮贪玩的东东颇有同学缘。东东自认为脑子好使,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内容也容易领悟,所以做起作业来总是粗线条式的应付了事。
按理说,靠着自己的脑子,东东是可以考出好成绩的。但是由于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他的成绩总是不好。
今天,拿到考试卷的东东,看到填空题和选择题又丢了分,很是懊恼。这些本不应该丢的分,只是因为东东的粗心马虎而失去了。
放学后,东东回到家里显得闷闷不乐,很不开心。爸爸看到东东这副样子,就知道他又犯了马虎的毛病了。可是,爸爸并没有批评责备东东,而是坐了下来。他仔细看了东东的试卷,与儿子进行了一次诚恳的沟通。
爸爸说:“儿子,爸爸分析了你的试卷,你把最难解的题都答对了,却在小分值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上频频丢分,有些可惜。这些题的丢分并不完全是你不懂不会,只是因为你的马虎粗心。”
东东默默地点了点头,似乎很认同爸爸的分析。爸爸说:“儿子,学习马虎,不仅会让你失分,还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如果医生把手术器械落在病人体内,就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邮递员投错信或遗失信件,就会耽误别人的大事;如果忘关了电门,就有可能引起火灾。马虎的危害有多大啊,爸爸要求你今后一定要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否则马虎的坏习惯会使你贻误终生。”
爸爸的深刻教诲,东东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青春期,男孩普遍都有贪玩、粗心马虎的毛病。“马虎”似乎是小毛病,实则不可小觑。一旦发现儿子出现了马虎的迹象,家长就要及时耐心地和他进行交流沟通,要将“马虎”的不良习惯带来的危害告诉他。
故事中,东东爸引导儿子改正马虎的不良习惯。这种方法很恰当,爸爸通过启发式的教育,让东东改正了这种毛病,养成了做事严谨认真的好习惯。
青春期的男孩可塑性很强,如果在这个阶段对男孩的不良习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及时加以纠正,长此以往,就会危害他的学业和人生。因此,以培养男孩严谨认真的健康人格为出发点,家长就要与男孩多进行一对一的启发式沟通,让男孩清醒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性,进而培养起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
告诉男孩,要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要告诉儿子,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切勿对所学内容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勤查字典,把这个生字的读音、字义学会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会准确全面。
在考试中对试卷的仔细审题非常重要,试题中往往设计了“埋伏”,把容易混淆又很相似的题型作为考题,让考生做选择判断,目的是检验学生的认真程度。如果马虎粗心,分数必丢无疑。因此,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是培养严谨思维的第一步。
告诉男孩,克服马虎的不良习惯就要改掉急躁的性格。
很多时候,男孩的马虎粗心是毛糙急躁的性格造成的,做作业、做习题只要速度不管质量,一心想着赶快做完好出去玩耍,具有这样风风火火对待功课的学习态度的男孩,成绩一定不会好。
面对男孩的急性子,家长切不可着急上火,而要耐心告诉他:学习就要有一颗沉稳安静的心,只有静心和细心才能少出差错或者不出差错,改掉急躁的性格才能杜绝马虎的不良习惯,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才会成为可能。
告诉男孩,好习惯的养成会受益终身。
青春期的男孩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会让男孩做事浮躁、缺乏恒心。此阶段,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帮助男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男孩养成严谨认真、脚踏实地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好习惯的带领下健康成长、受益终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好习惯会成就人的一生,一个坏习惯也会毁掉人的一生。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巨大。青春期的男孩贪玩好动,在学习中马虎粗心也在所难免,但是要让他们认识到马虎粗心的危害,引导并帮助男孩培养认真细心的好习惯——这是家长送给青春期男孩的最好礼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