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设计日晷

如何设计日晷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晷是利用太阳的阴影测量时间的仪器。日晷的设计方案有好几种,这里描述最流行的一种—水平日晷。指针倾斜指向日晷的子午线3,倾角等于日晷安装地的纬度。若用石材制作,则要25毫米或50毫米,或更厚,视日晷的大小而定。标记为X的点用作日晷的中心。安放日晷时,必须小心地将它保持在良好的水平状态,指针与日晷面成直角,其斜边指向北极。而标准时间和当地时间的差异,通过改变日晷的位置而消除。

image

日晷是利用太阳的阴影测量时间的仪器。在钟表发明前的古代使用非常普遍。现在,它们更多地是用于装饰而不是用来测量时间,尽管建造正确时它们十分精确。日晷的设计方案有好几种,这里描述最流行的一种—水平日晷。它由固定安装在坚固柱座上的圆表盘组成,表盘上装有称为日晷指针的三角金属板(图1)。指针倾斜指向日晷的子午线3,倾角等于日晷安装地的纬度。从上午到下午,三角板边缘的阴影绕日晷的北面部分移动,这样就大致指出一天的小时时间。

由于指针与水平面的夹角总是等于当地的纬度,它可按以下方法设计:见图1,画一条127毫米长的直线AB,在一端作垂线BC,其高度从表1中取得。对于某一给定的纬度(例如41°30'),可能需要内插得到。从表1中查到,纬度42°是114毫米;下一个最小的纬度40°是107毫米。它们差2°相当7毫米,1°就是3.5毫米。30'是1°的1/2,对应1.75毫米。全都加入后者(40°对应的高度),我们有107+3.5+1.75毫米=112.25毫米,作为纬度41°30'时线BC的高度。如果你有自然函数表,线BC(或指针)高度就等于底边(这里是127毫米)乘纬度的正切。画直线AD,对于给定纬度,角BAD是指针的正确角度。若指针用金属制作,其厚度可为3.2到6.4毫米。若用石材制作,则要25毫米或50毫米,或更厚,视日晷的大小而定。通常,为了外观简洁漂亮,指针背面镂空。投射阴影的上边沿必须尖而直,对于这种尺寸的日晷(直径254毫米),它们的长度应有190毫米左右。

image

表1 指针高度(毫米)在底边为127毫米时,与不同纬度的对应关系。

设计小时线时,画两条平行线AB和CD(图2),它们代表底座的长度及厚度。分别以点A和C为中心画两个半径127毫米的半圆,分别与线AB及CD相交,交点将是12点钟的标记。通过点A和C的直线EF与底边或指针垂直并与半圆相交,给出了6点钟的点。标记为X的点用作日晷的中心。中间的小时线及半小时线可根据表2绘制,把它们置于12点钟点的右边或左边。对于表中没有的纬度,用得到指针高度的类似插入法获得。1/4小时和5分钟及10分钟分度可用眼来估计,或计算得到。

安放日晷时,必须小心地将它保持在良好的水平状态,指针与日晷面成直角,其斜边指向北极。考虑偏角后,普通的罗盘能帮助我们安装日晷,或者,将日晷尽量按人的判断接近南北,与设定在标准时间的钟表比较后安装。用表3的时差校正后,日晷时间与钟表时间应该一致。而标准时间和当地时间的差异,通过改变日晷的位置而消除。太阳时间与标准时间每年只有4次一致:4月16日、6月15日、9月2日和12月25日,在这些日子日晷无需校正。每月不同日子的校正值可从表3得到。“+”代表钟表比较快,“-”代表日晷时比太阳时快。还必须做另一个校正,对于每一个确定的地方它是常量。查明你的日晷离最近标准子午线以东或以西有多少经度度数,将其除以15,得到的答案就是时间的分秒校正值。若日晷在所选子午线以东,钟表比较慢;若在以西,钟表比较快。将这一校正值加以与表3中的值合并,当日晷在标准子午线以东时,每一值要减一些,在以西时,每一值要加一些。

image

日晷表详图。

image

表2 直径为254毫米的圆日晷的弦。(单位:毫米)

指针及其基座可用水泥制作,安装在水泥柱上,该水泥柱有足够的基座安放在地面上,非常结实。制作者完全有机会在日晷设计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image

表3 太阳时转换为地方标准时的以分钟计量的校正表,标“+”为从日晷时间加,标“-”为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