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由来

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由来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阿拉伯帝国在向四周扩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广泛汲取古代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这些国家的科学著作。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数字后,很快又把它介绍给欧洲人。也许正是因为他们不注意写作和记述,西方人在接受了经阿拉伯传来的印度数字时,他们忽视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功绩,称其为阿拉伯数字,直到现在,这个错误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计算的最重要基础是数字,也就是“阿拉伯数字”。而这个名称却是一个历史的错误,其实,这些数字从“1”到“0”与十进位法,都是源自古印度,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由于这些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以后以讹传讹,世界各地也就都认同了这个说法,“阿拉伯数字”也就约定俗成了。

这些数字源起于古印度庞大的城市建设设计和规划,以及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为了做好这些繁杂的工作,古印度人发展出一套自己的数字,就是这些所谓的“阿拉伯数字”。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已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到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在这一组数字中,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0”这个数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公元4世纪完成的数学著作《太阳手册》中,已使用“0”的符号,当时只是实心小圆点“·”。后来,到笈多时期才“标准化”,小圆点演化成为小圆圈“O”。而所谓的“阿拉伯数字”见诸阿拉伯典籍要比阿育王《岩石垂谕》晚1000年。

这样,一套从“1”到“0”的数字就趋于完善了。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曾经有人说,中国是从佛教的传教士那里学得的印度的十进位制,但2002年的中国考古在湖南龙山县里耶古城的考古发掘证明,中国在先秦就掌握了十进位制,但是“0”这个最富有价值的数字,却是古印度带给全人类的最有意义的礼物之一。

古印度的数字传播在当时很广,最先传到的是斯里兰卡、缅甸和柬埔寨等近邻国家。公元7到8世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崛起。阿拉伯帝国在向四周扩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广泛汲取古代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这些国家的科学著作。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毛卡把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国王)曼苏尔。曼苏尔十分珍爱这部书,下令翻译家将它译为阿拉伯文。译本取名《信德欣德》。这部著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由此,印度数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采纳。

此后,阿拉伯人逐渐放弃了他们原来作为计算符号的28个字母,而广泛采用印度数字,并且在实践中还对印度数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于书写。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数字后,很快又把它介绍给欧洲人。中世纪的欧洲人,在计数时使用的是冗长的罗马数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简单而明了的印度数字一传到欧洲,就受到欧洲人的欢迎。可是,开始时印度数字取代罗马数字,却遭到了基督教教会的强烈反对,因为这是来自“异教徒”的知识。但实践证明印度数字远远优于罗马数字。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数学书籍《计算之书》,书中广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进的印度数字,它标志着新数字在欧洲使用的开始。这本书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开头就写道:“印度的九个数目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随着岁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纪,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与应用。印度数字逐渐为全欧洲人所采用。

古印度人不注意写作和记述,因此,他们的计算特别是心算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种特质为今天的印度人所继承,不能不说,今天的印度软件产业异军突起,在一个连地铁和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竟然建起了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印度人的老祖宗遗传下的数学基因不无关系。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不注意写作和记述,西方人在接受了经阿拉伯传来的印度数字时,他们忽视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功绩,称其为阿拉伯数字,直到现在,这个错误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