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文明,是古印第安人创造的印加文明,它是三大美洲文明之一,“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为“太阳之子”之意。
印加文明15世纪起势力强盛,极盛时期的疆界以今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北抵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南达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16世纪初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印加”一词的本来含义是“首领”或“大王”的意思,西班牙人到来后,简单地以“印加”一词指称这个国家及其居民,至今已是约定俗成。
印加帝国享有“美洲的罗马”之称,它以有一套完整的国家体系而闻名于世。印加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包括印加王、王室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印加王被称为太阳之子,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印加奴隶主还拥有一支20万人的训练有素的常备军队,并建立了严厉的司法制度。
印加人的文化在其他安第斯地区古代印第安人文化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在帝国成立前,已存在特殊风格的陶器,并使用青铜制品。
印加人重视农业,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马铃薯。饲养羊驼和骆马,但不用于耕作,掘地用人工。修建梯田和远程水利灌溉工程发达,最长的水渠长达113公里。
印加人还长于金属冶炼和加工,已能开采金、银、铜、锡等金属,生产工具和武器以青铜制造。金、银、铜等制作的首饰和日用器皿也很精巧。主要手工业部门除金属加工外,还有制陶、纺织等行业。陶器造型优美,纹饰绚丽。纺织品主要为棉毛织物,其中有时夹有金线或鲜艳的羽毛,图案丰富多彩。但印加社会尚未出现自由手工业阶层,优秀工匠多专为宫廷服务。村社间多实行产品交换,故贸易不发达,无金属货币,交换的规模也有限,公共建筑和公益事业极发达。
为统治广大的国土,首都库斯科与全国各地有许多道路相连接,主要的两条自北而南纵贯全国,沿海的一条宽约7.3米,长4055公里,内地的与之平行的一条宽4.6~7.3米,长达5229公里,沿线设有驿站和里程碑。
印加时期的建筑在库斯科和马丘比丘等地仍有遗存,库斯科城的宫殿、庙宇和城墙均以巨石建造,衔接处不用灰泥,但仍极密合,刀片亦难插入,显示了高超的建筑技巧。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印加人已有一定的天文知识和历法。历法有太阳历和太阴历两种。库斯科城中建有高台,用于观测天象,以根据太阳位置确定农业季节。
印加人还为贵族子弟设立学校,学习期为4年,学业主要为克丘亚语、宗教教义、历法、结绳记事等。结绳记事法以绳索的结和颜色表示一定的事物和数目,用于传递公文,记述日历、历史和统计资料。有人认为当时已创制出图画文字,但后来失传。医学也有一定水平,使用许多草药治病,已能制作木乃伊,对颇有研究,并掌握开颅术等外科技术。另外,印加人已有一定的度量衡制度,考古工作中曾发现骨、木或银制的天平。
在宗教方面,印加人主要崇拜太阳,自称为太阳的后代。月亮、土地及其他星宿也被崇拜,但地位较低。仍保持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残余,各氏族公社以动物命名,视祖先为公社保护神。印加人已确立国家信仰及祭司教阶制度,祭司阶层享有特殊地位。全国的宗教中心是库斯科城中的太阳神庙(金宫)。每逢农事周期的各个节日,都要举行祭典,祭典上的牺牲主要是动物,但当印加王出征或发生巨大自然灾害时,则以活人为牺牲。
现在在南美洲的高原深地中,还居住着印加民族的后裔,在秘鲁境内还留存着些许印加古城痕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马丘比丘古城,一个建立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印加皇城,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这样的高山之巅挖掘出这样一座雄伟之城的。它像是忽然间在地球上出现的一样,它的真正历史至今仍未有定论,印加文明给人们留下了无数不解之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