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遥远的眼神

遥远的眼神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每每读起这首词,便会想起爷爷,想起他深邃的眼神。爷爷吹笛爱坐在院子里的梅树下,眼神中写满回忆,在唇边横着那只饱经岁月的长笛。爷爷的手指又有片刻的停顿,似乎是要将自己的感觉牢牢抓住,不愿从笛孔中走失。现在爷爷和他那深邃的眼神远我而去了,只留下我缠缠绵绵的思念。这是排比与通感的综合使用;“时而如小鹿跃在溪涧,芳蹄踏出无数晶莹的水花;时而如蛙敲鼓碎黄昏……”

苏州一考生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我每每读起这首词,便会想起爷爷,想起他深邃的眼神。爷爷曾说过他特别喜欢这首词,他是一位军人,大半辈子都是在异地度过的。或许是他在参军时特别想念故乡的人和事,这首词恰好契合了他当时的心境,于是他与这首词产生了共鸣。

读着、忆着这首词,少年时我与爷爷的那段特别的回忆便悄然走进了脑海中。爷爷很爱吹笛,也很会吹笛,父亲时常夸自己吹得好。每每听到他凝神静气、深情地吹着笛,我就仿佛沉浸在鸟语花香中。

爷爷吹笛爱坐在院子里的梅树下,眼神中写满回忆,在唇边横着那只饱经岁月的长笛。开始吹了,我就觉得那笛声生动而又柔曼。爷爷长长的手指在笛孔上轻轻地滑动,那笛声仿佛是缕缕烟岚,缭绕着、氤氲着,仿佛一阵阵微雨,从晨曦初露的天空中洒落,洒在花丛中,洒在欢笑着的少年的衣服上,把人的心思抹得有些润湿。片刻,爷爷的手指又迅速地弹将起来,活泼跌宕,错落有致。时而如小鹿跃在溪涧,芳蹄踏出无数晶莹的水花;时而如蛙敲鼓碎黄昏,落霞染醉天涯路。

突然,爷爷的笛声又低沉下去,无心竟触伤你的悲处。忽而笛声又一转,只觉笛孔中又奔出千军万马,纷至沓来,黄尘蔽天,炮火连连。只是突然间千军万马又完全消失了,笛孔中又涌起奔腾的海浪,席卷着风雪,冲刷着岸边的礁石……爷爷的手指又有片刻的停顿,似乎是要将自己的感觉牢牢抓住,不愿从笛孔中走失。接着那手指又揉搓起来,揉出了金黄的秋叶,从黄昏的枝头轻轻地、静静地飘落又被风卷起。时而又揉出一川寂寂的月辉,泼湿梦幻边缘的期待和苦待。转而到了末尾,我总能感觉到爷爷眼前一亮,他的吹奏是在咏梅,沉浸在对过往岁月的无限追思中,流露出一枝凌寒独自开的俏梅在冰天雪地里向万物吐露着刚毅的性情。

爷爷吹奏的笛音仿佛是他深邃而闪亮的眼神、可视的音符在眼前活泼地跳动着,深深地震撼着我。爷爷常对我说:“我这笛声中洋溢着梅香,多闻一闻,你就会像梅花一样。”于是我少时的生活便与此紧密相连了。现在爷爷和他那深邃的眼神远我而去了,只留下我缠缠绵绵的思念。

内容点评:文章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一首宋词展开,匀起对爷爷的思念,这样的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又使得文章富有文学情趣;结尾处用爷爷的一句富含生活哲理的话“我这笛声中洋溢着梅香,多闻一闻,你就会像梅花一样”来结尾,这样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

表达点评:文章作者巧妙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读来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笛声仿佛是缕缕烟岚,缭绕着、氤氲着,仿佛一阵阵微雨……”这是排比与通感的综合使用;“时而如小鹿跃在溪涧,芳蹄踏出无数晶莹的水花;时而如蛙敲鼓碎黄昏……”这是比喻和对偶的综合使用。

特征点评:对爷爷的精彩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一个多才多艺、爱孙如命的祖父。如神态描写:“眼神中写满回忆”;动作描写“在唇边横着那只饱经岁月的长笛”“接着那手指又揉搓起来”;语言描写“我这笛声中洋溢着梅香,多闻一闻,你就会像梅花一样”,这些人物的精彩描写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